第二章7

18.尊老篇

老人不講古,後生會失譜

【釋義】古:古老,過去。譜:大致的標準。不經常聽老年人講述過去的優良傳統,年輕人做事就會失去準則。

【例句】高永太不覺歎了一口氣:“不是爺爺愛翻皇曆,俗話說,老人不講古,後生會失譜!”(張行《武陵山下》一九)

老人好述遠事

【釋義】好:喜愛,喜歡。指上了年紀的人經曆的多,喜歡談論很久以前的事。

【例句】諺雲:“老人好述遠事。”夫老人閱曆多,觸目生感,自無暇(xiá)及近事。(明·袁宏道《與段青園憲副》)

人老不算老,心老才算老

【釋義】指上了年紀、身體衰老不算老,真正的老是心態的衰老。

【例句】人老不算老,心老才算老。隔壁張大媽七十歲了,還去冬泳呢,活得可瀟灑了。

人老不以筋骨為能

【釋義】指人年歲大了,也就幹不動力氣活了。

【例句】我在年輕的時候,甭(bénɡ)說碰上一隻虎,就是三隻五隻,我也全不在乎。現在老了,不行了。常言說:“人老不以筋骨為能”呀!(《薛仁貴征東》六回)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釋義】不聽老年人的衷告,總會嚐到苦頭。指老年人閱曆豐富,要多多向他們學習、借鑒。

【例句】“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他沒聽父親的話,做生意很快就把本錢賠光了。

馬老鬃毛長,人老見識廣

【釋義】指老年人經驗豐富,見識廣博。

【例句】馬老鬃毛長,人老見識廣,劉大爺的一席話確實有理,你仔細體會一下,再做決定吧!

老不拘禮,病不拘禮

【釋義】拘:拘泥。指老年人和病人可以不拘泥於禮節。

【例句】古人雲:“老不拘禮,病不拘禮”。我方才看見肴饌(zhuàn)也還用些,或許酒略飲兩杯,才不致沉醉,也還不妨。(《儒林外史》一二回)

老健春寒秋後熱

【釋義】比喻老年人的健康就象春天的寒冷、秋後的餘熱一樣不可能維持多長時間。

【例句】做兒女的一定要在父母健康時多盡孝心,讓他們享受生活,常言道:老健春寒秋後熱,到他們身體不好時,都沒有心情享受了。

牛老怕驚蟄,人老怕大寒

【釋義】上了年紀的人不禁凍。

【例句】“牛老怕驚蟄,人老怕大寒”,剛一入冬,媽媽就給爺爺買了一件名牌羽絨服防寒。

牛老一冬,人老一年

【釋義】指年紀大的人每一年變化都很大。

【例句】再次見到她,已時闊別後的第三年了,當我心疼地看著她那臉上的皺紋,她爽朗地笑了:“牛老一冬,人老一年呀,不知不覺地已步入中年了。”

牛老角硬,人老藝精

【釋義】指老年人閱曆豐富,技藝精湛(zhàn)。

【例句】王爺爺從8歲起就捏泥人,牛老角硬,人老藝精,現在他年近八旬,捏出來的泥人,簡直無與倫比,傳神至極。

人生七十古來稀

【釋義】舊時認為,能活到70歲的人很少見。

【例句】七十六歲,也算高壽了,人生七十古來稀。(周立波《山鄉巨變》下一六)

手舞足蹈,九十不老

【釋義】指人經常運動可健康長壽。也作“手舞足蹈,長生不老”。

【例句】看著日益衰老的爺爺,我勸慰道:“爺爺,常言道:手舞足蹈,長生不老,您也學習練劍吧!”

樹老根多,人老話多

【釋義】指人年紀大了就愛嘮叨。

【例句】林德才年青時不這樣,話很少,現在老了,心也常不順,話也多起來了,有時嘮叨起來沒完,極平常的一句話,可以反複幾次。“樹老根多,人老話多”。或許人到老的時候,都要變成這樣吧。(辰汾等《殘夢》一)

樹老根多,人老心多

【釋義】說明人老了,考慮的事也多。

【例句】“樹老根多,人老心多”。姥爺年紀越大,越愛為舅舅們操心,整天怕孩子們受窮。

家有一老,黃金活寶

【釋義】指老年人生活經驗豐富,家裏有一位老人是難能可貴的。

【例句】我們已經看到有不少因為忽視老人們的勸告而在生產上、工作上、切身事件的處理上,受到損失的事。有句話:“家有一老,黃金活寶”。在這社會大改革的時候,老人的意見不可能都對,但在某些方麵仍是“活寶”!(謝覺哉《不惑集·愛父母》)

老將出馬,一個頂倆

【釋義】倆:兩個,這裏是概數,形容多。泛指老年人經驗豐富,一人能頂幾個人。

【例句】“老將出馬,一個頂倆”,你爹給人扳了十幾年的船,識水性啊,這一條就比你們強吧?(袁靜《淮上人家》三章一一)

19.舉止篇

話是開心斧

【釋義】指說話可以溝通感情,打開對方的心扉,解除誤會。

【例句】我看這姑娘的話很難說。常言道:話是開心斧。可在這件事上,她的心堅如金石。我對她什麼話都說啦,就沒有辦法剖(pōu)開她的心。(姚雪垠《李自成》三卷三二章)

刀利割手,話利傷心

【釋義】刀子太鋒利就會割破手指,話語太犀(xī)利會傷害別人的心。

【例句】為人處事,一定要注意說話方式,刀利割手,話利傷心,不要因為一句話,而傷了感情。

舌為利害本,口為禍福門

【釋義】話語言談關係到利害禍福。勸戒人說話必須謹慎,不能大意,更不可編造謊言。

【例句】那知縣說明日早來,不過是隨口的話,那家人改做絕早就來,這也是一時錯訛(é)之言。不想因這句錯話上,得罪了知縣,後來把天大家私,弄得罄(qìnɡ)盡,險些兒連性命都送了。正是:舌為利害本,口為禍福門。(《醒世恒言》卷二九)

狗嘴裏吐不出象牙

【釋義】壞人說不出什麼好話。

【例句】你這個人真是狗嘴裏吐不出象牙。衣長礙足,語多失言

【釋義】衣服過長有礙走路,話說的太多可能產生誤解。

【例句】傻兒子要去相親,母親千叮嚀萬囑咐:“衣長礙足,語多失言,你去人家家裏,盡量少說話。”

話說三遍淡如水

【釋義】話說的遍數多了就平淡無味,讓人反感。

【例句】有新對著全小的耳朵,說:“動不動就是長毛殺人成千上萬,血流成河……他見來!話說三遍淡如水,再說三遍不如狗臭屁。我聽過他這話,足足有五百八十回啦”。(劉江《太行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