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狂泉
昔有一國,國中有水,號曰狂泉,飲之無不狂。國君穿井而飲,獨得無恙。國人反謂國君之不狂為狂,於是聚謀共執國君,療其狂疾,火艾針藥畢具。君不任其苦,酌泉飲之即狂矣。(《袁燦傳》)
藥渣寓言
某帝時宮人多懷春疾,醫者曰:“須敕數十少年藥之。”帝如言。後數日,宮人皆顏舒體胖,拜帝曰:“賜藥疾愈,謹謝恩。”諸少年伏於後,枯瘠蹣跚,無複人狀。帝問:“是何物?”對曰:“藥渣。”(《陸采》)
東方朔割肉
武帝嚐於伏日詔賜從官肉,大官丞日晏不來①,朔獨拔劍割肉,謂同官曰:“伏日當早歸,請受賜。”即懷肉去。已而大官奏之,朔入免冠謝。上曰:“賜肉不待詔,以劍割而去之,何也?且起自責。”朔再拜曰:“朔來②!朔來!受賜不待詔,何無禮也!拔劍割肉,一何壯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歸遺細君③,又何仁也!”上笑曰:“使若自責,乃反自譽。”複賜酒一石,肉百斤,令歸遺細君。(《前漢書》)
周五
俗以小指為最卑,每借喻輕褻之輩。有館師周五先生者,素方古,而主人善謔,周亦知之,恃以師道而無恐。一日會春酒,同座有不識周者,問主人曰:“此位是誰?”主人示以小指。周大怒曰:“莫說我為君家師,即君家之朋友,亦不應侮慢如此!”主人從容以手輪數曰:“尊姓是周,趙錢孫李周,周是小指,尊行第五,一二三四五,五是小指;君為我家師,天地君親師,師是小指,君為我之朋友,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朋友是小指。我示以小指,君之姓氏、排行、事跡,及與我交好之由,無不包括,省卻許多言語。”周竟無辭以對。
東方朔恐朱儒
朔文辭不遜,高自稱譽。上偉之,令待詔公車,奉祿薄,末得省見。久之,朔紿騶朱儒曰:“上以若曹無益於縣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臨眾處官,不能治民;從軍擊虜,不任兵事。無益於國用,徒索衣食,今欲盡殺若曹。”朱儒大恐啼泣。朔教曰:“上即過,叩頭請罪。”居有頃,聞上過,朱儒皆號泣頓首。上問:“何為?”對曰:“東方朔言上欲盡誅臣等。”上知朔多端,召問朔:“何恐朱儒為?”對曰:“臣朔生亦言,死亦言。朱儒長三尺餘,奉一囊粟,錢二百四十;臣朔長九尺餘,亦奉一囊粟,錢二百四十。朱儒飽欲死,臣朔饑欲死。臣言可用,幸異其禮;不可用,罷之,無令但索長安米。”上大笑。因使待詔金馬門,稍得親近。(《前漢書》)
東方朔詼諧得幸。漢武帝謂群臣曰:“相書雲:鼻下人中長一寸者,年百歲。”朔曰:“彭祖八百歲,果如陛下所言,則人中長八寸,以此推之,彭祖麵長丈餘矣。”上大笑。
不要錢嫌少
一年老令君,大書縣治之前曰:“三不要。”注之曰:“一不要錢;二不要官;三不要命。”次早視之,每行下添二字:“不要錢嫌少;不要官嫌小;不要命嫌老。”見者絕倒。(《筠廊偶筆》)
將兵將醬
今南方烹庖魚皆用醬,故不論大小門戶,當三伏時每家必自製之,取其便也。其製醬時必書“薑太公在此”五字為壓勝,處處皆然。有問於袁簡齋曰:“何義也?”袁笑曰:“此太公不善將兵,而善將醬。”蓋戲語耳。後閱顏師古《急就章》雲:“醬者百味之將帥,醬領百味而行。”乃知雖一時戲語,卻暗合古人意義。見《隨園隨筆》。(錢泳《澄樓雜記》)
老鰥戲語
蘇州有一老鰥,人問:“有了令郎麼?”答曰:“提起小兒,實在心酸。前回妻祖與妻父定親,說得垂成了,被一個天殺的用計促退了。致使妻父不曾娶得妻母,妻母不曾養得賤內,至今小兒杳然。”
落地
一舉子赴京會試,仆挑行李隨行。行到曠野,忽狂風大作,將擔上頭巾吹下,仆大叫:“主人帽子落地(地第同音)了!”主人心下不悅,囑曰:“今後莫說落地(第),隻說及地(第)。”仆領之,將行李掮好,將帽用繩拴緊曰:“如今憑你走上天,再也不會及地(弟)了。”(《堅瓠集》)
怕老婆說
《尚書》“星有好風,星有好雨。”古注雲:“箕星,東方宿也,東木克北土。以土為妻,土好雨,故箕星從妻所好而多雨也。畢星,西方宿也,西金克東木。以木為妻,木好風,故畢宿從妻所好而多風也。”由此推之,北宮好燠,南宮好燠,中央四季好寒,皆以所克為妻而從妻所好。則是上則星宿亦怕老婆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