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著名思想家的故事8(1 / 3)

第三章著名思想家的故事8

弗裏德裏希·尼采

弗裏德裏希·尼采,德國人,19世紀最具影響的哲學家,他以其驚世駭俗的勇氣開辟了西方思想史的新紀元,他的思想至今仍影響著西方思想的發展。

尼采1844年出生於德國東部呂茨恩市附近的勒肯村。他的家庭是一個虔誠的新教牧師家庭,貴族出身,和普魯士國王同宗。

尼采出生時頭大身小,並且身體差,有神經痛、頭暈、眼花等各種毛病。在他5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父親與病魔搏鬥,終於力竭而死的場景給尼采以深刻的印象,並永遠留在他的記憶裏。

父親去世後,教養尼采和他妹妹的責任主要落在他的母親、祖母和兩個姑媽身上。他的姑媽喜怒無常,母親固執偏見,這無疑影響了尼采那種躁鬱性格的形成。而且尼采整日生活在女人堆裏,從小就養成了女性化的心理狀態。他小時候就很弱的身體由於不能參加運動更加虛弱,長年的頭暈眼花症幾乎耗盡了他全部的精神和體力。

童年的經曆深深地影響了尼采後來的生活。在普福達預科學校,他攻讀詩學、科學、希臘文及拉丁文等,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他那種畸形發展的身心,卻成為同學們取笑的對象。他在學校裏整日被眼花症困擾,稍一見光就會頭暈,於是他更加懶得來到戶外,大多數的時間躺在床鋪上,聽著音樂,長久地陶醉於夢幻般的冥想世界中,在那裏他重新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天地。

1865年,尼采進入波恩大學學習神學和古典語言學,半年後放棄神學,專攻古典語言學。在初上大學的頭一年,他便碰巧讀了叔本華的著作《作為意誌與表象的世界》,這使他對哲學產生了興趣,並在幾年之後走上了哲學之路。

尼采畢業後,25歲那年,老師李契爾推薦他擔任巴塞爾大學的古典哲學講師。此時的尼采,在古典語言方麵、尤其是希臘文和拉丁文已有了驚人的造詣。尼采從這一刻起開始了他的教學生涯。

對尼采來說,相比於教書,似乎哲學對他的吸引力更大。從他接觸叔本華的著作那時起,他就開始沉思某些關於人生和人類的根本問題。

在巴塞爾大學任教的第三年,即1871年,他開始寫作《悲劇的誕生》,並於次年1月出版。通過這部著作,尼采感覺到了自己的哲學天賦,並且意識到自己抓住了某些最為重要的哲學思想。

隨後幾年,他一直為自己是繼續教學還是從事哲學這個問題而苦惱。但他還是寫出了一係列著作,如《季節的沉思》、《人性的,太人性的》等。

1876年,尼采曾向一女子求婚,但是遭到拒絕,那個女子嫁給了一個沒有一點哲學頭腦的人。這對尼采的感情生活是一個致命打擊,從此他終生未婚。這次戀愛的失敗,也把尼采的思想引向一個極端。他開始懷疑是非善惡的道德問題,他認為是非善惡本身並沒有道德的意義。

1879年,尼采辭去了大學的教席,做了一個純粹的哲學家,他獨自遊曆了許多地方:日內瓦、西西裏、萊比錫等,自稱是個“漂泊者”。

在1879至1889年這十年,尼采強化了他的超人哲學,認為真正的神明就是人類自己。他寫了一大批作品;《漂泊者及其影子》、《曙光》、《快樂的知識》、《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善惡的彼岸》、《道德的係譜》、《偶像的微光》、《瞧!這個人》等。在這些書中,尼采的唯意誌論的超人哲學已完全成熟。

1889年元月初,尼采摔倒在地,並出現精神分裂症,此後一蹶不振。1900年,尼采逝世。其妹妹在他死後整理出版了他最精彩的筆記《權力意誌》。

尼采是一位嚴格意義上的悲劇人物,他的反對者和支持者競相誤解、曲解他的學說。在尼采死後,他的思想越來越受人重視,在20世紀的哲學書籍中,尼采的名字閃閃發光,他的超人思想給後世極大的影響。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出生於奧地利摩拉維亞弗萊堡一個猶太羊毛商人家庭。由於生不逢時,和別的猶太家庭一樣,他們家一直受到反猶太者的迫害和歧視。弗洛伊德4歲時,全家遷到維也納。惡劣的環境,從小就使他養成了堅強不屈的品格。

由於遭受迫害,弗洛伊德沒有上過小學,盡管父親的知識有限,但卻四處借書給他閱讀,在父親的培養下,弗洛伊德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段時期他比上學的孩子讀的書還要多。

10歲時,環境稍有變化,弗洛伊德上了中學。在中學的幾年裏,弗洛伊德讀書非常刻苦。他不滿足教科書中所講到的知識,總是按教科書的提示去閱讀大量的參考書。他把解難題當作一種樂趣,這一愛好培養了他獨立思考,敢於解決困難的精神。

弗洛伊德除了學好所有的課程外他還閱讀了大量課外書籍,而且還自修希伯來文,他精通拉丁文、希臘文、法文、英文、意大利文和西班牙文。整個中學時期,他年年都是班上的第一名。

弗洛伊德曾打算將來去學法律,但當時正值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學說風靡歐洲。他說:“達爾文當時提出的那些頗有爭議的理論,引起了我濃厚的興趣。他的理論可望使人們在認識世界這一方麵大大地向前邁進一步”。於是他準備去學醫。中學畢業後,他由於品學兼優被保送到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學習。

當時巴斯德創立了細菌學,弗希納創立了心理學,孟德爾創立了現代遺傳學,這些劃時代意義的科學成果,對弗洛伊德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關於人的思想及整個人體的奧秘,吸引、推動著這位醫學院學生更加去努力鑽研、學習,他除了必修的專業課外,還要去聽哲學、動物學、解剖學、生理學等課程。據說,他在大學的幾年裏幾乎沒荒廢一天的時間,因此他還沒畢業就憑自己的真才實學當上了生理學教授布目克的正式助手,並在老師指導下完成了幾個難度很大的科研項目,這使他在奧地利科學界初露頭角。1881年,他順利地獲得醫學博士學位。並在第二年成為維也納醫院的臨床實習醫師。不久,他在布呂克教授的熱心推薦下,得到了一筆留學法國的獎學金。他在法國著手研究精神病和催眠法,並得出結論:如果催眠術能導致神經錯亂,那麼神經錯亂也許是由自我暗示所致,因為催眠術使患者對頭腦中原先沒有意識到的東西產生了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