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幸福之門7
化解心中之結
鑒真和尚剛剛剃度遁入空門時,寺裏的住持讓他做了寺裏誰都不願做的行腳僧。
有一天,日已三竿了,鑒真依舊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推開鑒真的房門,見床邊堆了一大堆破破爛爛的芒鞋。住持叫醒鑒真問:“你今天不外出化緣,堆這麼一堆破芒鞋做什麼?”
鑒真打了個哈欠說:“別人一年一雙芒鞋都穿不破,我剛剃度一年多,就穿爛了這麼多的鞋子,我是不是該為廟裏節省些鞋子?”
住持一聽就明白了,微微一笑說:“昨天夜裏落了一場雨,你隨我到寺前的路上走走看看吧。”
寺前是一座黃土坡,由於剛下過雨,路麵泥濘不堪。
住持拍著鑒真的肩膀說:“你是願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還是想做一個能光大佛法的名僧?”
鑒真說:“我當然希望能光大佛法,做一代名僧。”
住持撚須一笑:“你昨天是否在這條路上走過?”鑒真說:“當然。”
住持問:“你能找到自己的腳印嗎?”
鑒真十分不解地說:“昨天這路又坦又硬,小僧哪能找到自己的腳印?”
住持又笑笑說:“今天我倆在這路上走一遭,你能找到你的腳印嗎?”
鑒真說:“當然能了。”
住持聽了,微笑著拍拍鑒真的肩說:“泥濘的路才能留下腳印,世上芸芸眾生莫不如此啊。那些一生碌碌無為的人,不經風不沐雨,沒有起也沒有伏,就像一雙腳踩在又坦又硬的大路上,腳步抬起,什麼也沒有留下、而那些經風沐雨的人,他們在苦難中跋涉不停,就像一雙腳行走在泥濘裏,他們走遠了,但腳印卻印證著他們行走的價值。”
鑒真慚愧地低下了頭。
幸福心得
選擇泥濘的路才能留下腳印,不經曆風雨,沒有起伏的人總想在一片坦途上行走,終究不會有任何的收獲。隻可惜有許多人隻知道放棄而不懂得如何放棄。
放手的微笑
每一次默默的放棄,放棄某個心儀已久卻無緣份的朋友,放棄某種投入卻無收獲的事,放棄某種心靈的期望,放棄某種思想,這時就會生出一種傷感,然而這種傷感並不妨礙我們去重新開始,在新的時空內將音樂重聽一遍,將故事再說一遍!因為這是一種自然的告別與放棄,它富有超脫精神,因而傷感得美麗!
曾經有種感覺,想讓它成為永遠。過了許多年,才發現它已漸漸消逝了。後來悟出:原來握在手離的不一定就是我們真正擁有的,我們所擁有的也不一定就是我們真正銘刻在心的!繼而明白人生很多時候需要一對寧靜的關照和自覺的放棄!
世間有太多的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對沒有擁有的美好,我們一直在苦苦的向往與追求。為了獲得,忙忙碌碌,真正的所需所想往往要在經曆許多流年歲月後才會明白,甚至窮盡一生也不知所終!而對已經擁有的美好,我們又因為常常得而複失的經曆而存在一份忐忑與擔心。夕陽易逝的歎息,花開花落的煩惱,人生本是不快樂的!因為擁有的時候,我們也許正在失去,而放棄的時候,我們也許又在重新獲得。對萬事萬物,我們其實都不可能有絕對的把握。如果執意去追逐與擁有,就很難走出物外繼而走出自己,人生那種不由自主的悲哀與傷感會更加沉重!
所以生命需要升華出安靜超脫的精神。明白的人懂得放棄,真情的人懂得犧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脫!當若幹年後我們知道自己所喜愛的人仍好好的生活,我們會更加心滿意足!“我不是因你而來到這個世界,卻是因為你而更加眷戀這個世界。如果能和你在一起,我會對這個世界滿懷感激,如果不能和你在一起,我會默默的走開,卻仍然不會失掉對這個世界的愛和感激——感激上天讓我與你相遇與你別離,完成上帝所創造的一首詩!”生命給了我們無盡的悲哀,也給來我們永遠的答案。於是,安然一份放棄,固守一份超脫!不關紅塵世俗的生活如何變遷,不管個人的選擇方式如何,更不管握在手中的東西輕重如何,我們雖逃避也勇敢,雖傷感也欣慰! 我們像往常一樣向生活的深處走去,我們像往常一樣在逐步放棄,又逐步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