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1 / 3)

大鑒下七世

隨州護國院守澄淨果禪師(疎山仁嗣)

因演化大師在湖南報慈。值慈陞堂。化出問如何是真如佛性。慈曰誰無。化不契。遂請益師。師曰誰有。化於言下契悟。

誰無誰有句中玄。擊碎重關道宛然。若是子期聽品弄。肯將鬆韻作秋蟬。(大洪遂)

朝三暮四一何少。暮四朝三何太多。多少未能知數量。有無從此見誵譌。不誵譌。唵蘇嚧悉哩薩婆訶。(佛性泰)

誰無誰有全機道。言下翻身不即留。直饒未覺已先行。錯認簸箕作熨鬥。阿嗬嗬。若人便解倒騎驢。一生不著隨人後。(秀巖瑞)

護國因僧問如何是本來心。師曰犀因翫月紋生角。象被雷轟花入牙。

三腳靈龜荒徑走。一枝瑞艸亂峰垂。崑崙含玉山光潤。涼兔懷胎月未知。(丹霞淳)

護國因僧問如何是梵音相。師曰。河北驢鳴。河南犬吠。

目連求佛梵音相。運盡神通不見邊。誰悟驢鳴並犬吠。圓音落落示人天。(大洪遂)

護國因僧問如何是本來父母。師曰頭不白者。曰將何奉獻。師曰。殷勤無米飯。堂前不問親。

出門徧界無知己。入戶盈眸不見親。虗堂寒夜何所有。碧天明月頗為鄰。(丹霞淳)

寂寂重闈不露顏。春秋無涉髮無斑。殷勤祇用雲蒸飯。石女盛來不受餐。(思懶融)

護國因僧問鶴立枯鬆時如何。師曰地下底一場懡[怡-台+羅]。曰會昌沙汰時護法善神向什麼處去。師曰山門前兩箇漢一場懡[怡-台+羅]。曰滴水滴凍時如何。師曰日出後一場[怡-台+羅]懡。

博山來雲。護國三懡[怡-台+羅]。囫圇無縫罅。便是具鐵眼銅睛底漢子也分剖不下。惟同道者方知。誰是同道者。直饒你知道得。總是一場懡[怡-台+羅]。

鶴立孤鬆類莫齊。豈同鵞鴨狎羣雞。遼陽化去無蹤跡。靈木迢然鳳不棲。(大洪遂三)

古寺門前護法神。會昌沙汰鼻頭辛。時來天地皆同力。究竟還他有道君。

冰生滴水事清高。日出東方便不牢。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壯誌棱棱鬢未秋。男兒不患不封侯。反思清白傳家客。洗耳溪頭不飲牛。(天童覺)

陶令棄官日。仰眠艸屋中。誰將五鬥米。擬換北窗風。(鐵容玄)

瑞州黃檗山慧禪師(疎山仁嗣)

問踈山剎那便去時如何。山曰。畗塞虗空。汝作麼生去。師曰。畗塞虗空。不如不去。山便休去。

畗塞虗空。不如不去。前後際斷。今亦無住。倒騎佛殿出山門。卻把山門掛露柱。(懶菴需)

襄州萬銅山廣德義禪師(青林虔嗣)

僧問如何是透法身句。師曰。無力登山水。茅戶絕知音。

體妙探玄盡涉程。爭如野老異中行。功忘日用平懷穩。免事君王寵辱驚。(丹霞淳)

不愛長安歌酒樓。惟從野舍樂優遊。風清月白閒終日。無事癡癡鹿是儔。(浹水洽)

嬾與乾坤擔此憂。不如隨分上瀛洲。清風明月人三個。芳艸斜陽土一坵。夢短夢長都是夢。愁來愁去總成愁。無窮心事憑誰訴。滿目黃花別見秋。(鐵容玄)

襄州石門寺獻蘊禪師(青林虔嗣)

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物外獨騎千裏象。萬年鬆下擊金鐘。

夜明簾外月朦朧。騎象翻身擊寶鐘。洪韻上騰三界外。聾夫何事睡猶濃。(丹霞淳)

潭州報慈藏嶼匡化禪師(龍牙遁嗣)

僧問。情生智隔想變體殊。祇如情未生時如何。師曰隔。曰情未生時隔箇什麼。師曰者梢郎子未遇人在。

瑯琊覺雲。報慈不妨入泥入水。若據衲僧門下。遠之遠矣。黃龍新雲。也是小慈倣大慈。者僧還同受屈梢郎子未遇人在。今時往往作是非會。不作是非會如何理論。良久雲。天上有星皆拱北。人間無水不朝東。開福寧雲。報慈一隔佛祖命脈。放去收來凡聖罔測。東禪觀雲。報慈始初大開東閣。末梢祇以麤茶備禮。理安問雲。報慈可謂冰淩上行。劒刃上走。怎怪者僧對麵千裏。

無情猶隔若為通。絲髮之間路萬重。可惜兩頭空走者。不能直下見其宗。(白雲端)

隔。青天無雲轟霹靂。叢林衲子如稻麻。不知幾個仙陀客。(大中隆)

江南船。海南舶。把柁張帆知節拍。隨波逐浪幾時休。撒手到家頭已白。(大洪遂)

隔。穿耳梵僧眼睛黑。東院西邊是趙州。觀音院裏安彌勒。(石菴玿)

嫦娥月裏巧吹笙。響徹清霄駭見聞。玉戶推開偶失足。全身墮在萬重雲。(瞎菴見)

桃花紅焰爍雙睛。畵閣風高月作燈。睡起但看山色好。豈知春意在嶙峋。(現菴樸)

二八佳人陌上遊。逢人狹路避無由。便把紅羅扇遮麵。嬌羞無奈轉風流。(曉菴昱)

隔。打不如嚇。人命是虗。錢財是實。(漢關喻)

報慈贊龍牙真曰。日出連山。月圓當戶。不是無身。不欲全露。龍牙一日帳中坐。僧問。不是無身。不欲全露。請師全露。牙撥開帳子曰還見麼。曰不見。牙曰不將眼來。師後聞乃曰。龍牙老漢祇道得一半。

雲門偃令僧舉。我不妨與你道。僧舉了。門雲我不妨與你道。法眼益別雲。飽叢林。東禪觀雲。適來報慈龍牙把手從者裏過。拶破上座耳門。因什麼不知。

襄州含珠山審哲禪師(龍牙遁嗣)

問僧。張王李趙不是汝本來姓。汝本來姓箇甚麼。曰與和尚同姓。師曰同姓即且從。汝本來姓箇甚麼。曰待漢水逆流卻向和尚道。師曰即今為甚麼不道。曰漢水逆流也未。師休去。

薪傳瀾雲。含珠休去。心裏猶自不甘。者僧是則澤廣藏山理能伏豹。其如本來姓。實不曾道著。且道伊本來畢竟姓箇甚麼。隨喝雲。蘇州無。常州有。

潭州穀山有緣禪師(大光誨嗣)

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夜半烏兒頭戴雪。天明啞子抱頭歸。

瑞靄祥煙鎖玉樓。妙年王子恣優遊。琉璃殿上騎金馬。明月堂前輥繡毬。(丹霞淳)

岣嶁峰高勢逼天。雲深終不露其巔。殘碑古篆難尋處。忽見鬆梢桂轂圓。(入凡超)

京兆白雲善藏禪師(大光誨嗣)

僧問如何是和尚深深處。師曰矮子渡深溪。

白頭童子智尤長。半夜三更渡渺茫。任運往來無閒斷。不消船艇與浮囊。(丹霞淳)

吉州禾山澄源無殷禪師(九峰虔嗣)

因江南李主召入宮問和尚何處來。師曰禾山來。曰山在什麼處。師曰。人來朝鳳闕。山嶽不曾移。

瀛山誾雲。當時李主若道與麼則和尚遣侍者來耶。又作麼生。請代禾山對一語看。咄。速道速道。

禾山因僧問。習學謂之聞。絕學謂之鄰。過此二者謂之真過。如何是真過。師曰禾山解打鼓。曰如何是真諦。師曰禾山解打鼓。曰。即心即佛即不問。如何是非心非佛。師曰禾山解打鼓。曰如何是向上事。師曰禾山解打鼓。

東禪嶽雲。禾山以無量義百千法門若揭日月而行。浮雲豈能掩蔽。東禪不打者破鼓。臨機變豹見兔放鷹。且要諸人各各相委。如何是真過。實語。如何是真諦。如語。如何是非心非佛。不誑語。如何是向上事。不異語。此四轉語如鐵蒺藜。吞得過是好手。其或未然。言多去道轉遠。豐山嚴雲。禾山老漢被者僧一拶。直得註腳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