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3 / 3)

最好韶山境。煙籠翠色輕。欲描描未就。猿鳥一聲聲。(石溪月)

韶山因遵布衲訪。師在山下相見。遵問韶山路向什麼處去。師以手指曰。嗚那青青黯黯處去。遵近前把住曰。久嚮韶山莫便是否。師曰。是即是。闍黎有甚麼事。曰。擬申一問。師還答否。師曰。看君不是金牙作。爭解彎弓射尉遲。曰。鳳凰直入煙霄去。誰怕林間野雀兒。師曰。當軒畫鼓從君擊。試展家風似老僧。曰。一句迥超千聖外。鬆蘿不與月輪齊。師曰。饒君直出威音外。猶較韶山半月程。曰過在甚處。師曰倜儻之辭時人知有。曰。恁麼則真玉泥中異。不撥萬機塵。師曰魯般門下徒施巧妙。曰。學人祇恁麼。未審師意如何。師曰。玉女夜拋梭。織錦於西舍。曰莫便是和尚家風也無。師曰。耕夫製玉漏。不是行家作。曰。此猶是文言。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橫身當宇宙。誰是出頭人。遵無語。師遂同歸山。纔人事了。師召近前曰。闍黎有衝天之氣。老僧有入地之謀。闍黎橫吞巨海。老僧背負須彌。闍黎按劍上來。老僧掗槍相待。向上一路速道速道。曰明鏡當臺請師一鑒。師曰不鑒。曰為甚不鑒。師曰水淺無魚徒勞下釣。遵無語。師便打。

黃龍新雲。好打者般漢。打殺百千萬個有甚麼過。當時若在黃龍手裏。棒折也未放過在。何山珣雲。布漫天網打鳳羅龍。主則琢玉鏤冰。賓則攢花蔟錦。當機不讓覿麵爭先。結角螺文互存互奪。諸方鹹謂好手手中呈好手。還端的也無。若約慧日見處。遵布衲若能慎初護末。待韶山指出路頭。驟步便升堂奧。管取明牕下安排。非惟截斷葛藤。亦免上他鉤線。何也。一著不到處。滿盤空用心。天童華雲。死心和尚一期大驚小怪。殊不知韶山自遭布衲毒手之後。至今無人檢點得出。且道誵譌在什麼處。

趨時適變。隨物窮通。鴻鵠之氣。誰辨雌雄。韓侯未遇布衲家風。三秦席卷非無計。忠義何勞憶蒯通。(方菴顯)

相逢狹路神機絕。一似雷崩兼雷掣。彷彿狂瀾經百折。郢斤施。基箭設。鶻眼龍睛難辨別。相如車避廉將軍。一任時人判優劣。(旅菴月)

青青黯黯客情賒。妙展雄機驗作家。收拾杖藜歸去也。免教月下弄琵琶。(益然濟)

韶山因僧問。是非不到處還有句也無。師曰有。曰是什麼句。師曰一片白雲不露醜。

天童覺雲。通身回互不觸尊嚴。退位旁提要當宛轉。還見韶山相為處麼。盡力推爺向裏頭。東山澓雲。韶山可謂打落楚天月。摘去漢地星。等閒道出一句。藏鋒不露。檢點將來。猶未劋絕。今日有問是非不到處還有句也無。直雲無。為甚麼無。但雲秋水長天一色。落霞孤鶩齊飛。

白雲不到中峰頂。滿目煙蘿景象殊。一句曲含千古調。萬重青碧月來初。(投子青)

獨向滄溟截眾流。等閒舞棹擲金鉤。白雲不露煙波闊。橫笛一聲天地秋。(木菴永)

一片孤雲不露醜。白雲兒倚青山父。鶴巢露滴夢初回。新月半鉤昇萬戶。(自得暉)

韶山因白頭因參。師曰莫是多口白頭因麼。曰不敢。師曰有多少口。曰通身是。師曰尋常向什麼處屙。曰向韶山口裏屙。師曰。有韶山口即得。無韶山口向甚處屙。因無語。師便打。

雲門偃雲。者話墮阿師。放你三十棒。又雲。將謂是師子兒。又雲。韶山今日瓦解冰消。翠峰顯雲。從來疑著韶山。愚菴盂雲。撥草傷蛇。惹火燒身。恁麼人處處有之。因禪多口直得閉殺。韶山無口直得屙殺。清化嶾雲。因白頭通身是口。不奈韶山一屙何。

韶山因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絕頂無根艸。無風葉自搖。

妙峰孤頂偏肥膩。天產靈苗不觸地。翠葉無風常自搖。清香那逐春光媚。(丹霞淳)

韶山因僧參禮拜起立。師曰大材藏拙戶。僧過一邊立。師曰喪卻棟梁材。

城山洽雲。前箭猶自可。後箭射人深。

叉手須知已隔津。更重進步轉漂淪。頑銅若作黃金貨。祇可瞞它無眼人。(丹霞淳)

三月桃花水滿灘。錦鱗爭躍禹門關。難禁白浪滔天湧。卻使悠悠點額還。(浹水洽)

洪州上藍令超禪師(夾山會嗣)

因僧問如何是上藍本分事。師曰。不從千聖借。豈向萬機求。曰不借不求時如何。師曰不可拈放闍黎手裏得麼。

一片靈明本妙圓。箇中非正亦非偏。寶峰瑞艸無根蒂。不待春工色自鮮。(丹霞淳)

上藍因僧問。善財見文殊後。因甚卻往南方。師曰。學憑入室。知乃方通。曰為甚麼彌勒卻遣見文殊。師曰。道曠無涯。逢人不盡。

天寧琦雲。奇特中奇特。玄妙中玄妙。達法源底須是上藍始得。祖師門下直是未在。

鄆州四禪禪師(夾山會嗣)

因僧問。古人有請不背。今請和尚入井。還去也無。師曰。深深無別源。飲者消諸渴。

曹溪源派古之今。意識徒將度淺深。好是昔人遊戲處。雖然入井不曾沉。(丹霞淳)

太原海湖禪師(夾山會嗣)

因有人請灌頂三藏供養。敷座訖。師乃就彼位坐。時有雲涉座主問曰。和尚甚麼年行道。師曰座主近前來。涉近前。師曰祇如憍陳如是甚麼年行道。涉茫然。師喝曰者[犀-牛+水]牀鬼。

多是從人學得來。一生空把口胡開。欲窮此片虗明地。七佛已前總不該。(丹霞〔浮〕)

鳳翔府天葢山幽禪師(夾山會嗣)

有一院名無垢淨光。有人問。既是無垢淨光。為甚麼卻造浴室。僧無語。請師代。師曰。三秋明月夜。不是騁團圓。

雖然答盡深深意。爭奈投機句未親。欲會本來無垢底。更須入水見長人。(丹霞淳)

蘄州三角山令珪禪師(清平遵嗣)

因僧問如何是佛。師曰。明日來向汝道。如今不道。

傷心欲問前朝事。惟見江流去不回。日暮東風春草綠。鷓鴣飛上越王臺。(頻吉祥)

桐城投子感溫禪師(投子同嗣)

因僧問父不投為甚麼卻投子。師曰豈是別人屋裏事。曰父與子還屬功也無。師曰不屬。曰不屬功底如何。師曰父子各自脫。曰為甚麼如此。師曰汝與我會。

龍歸萬頃滄浪窟。鶴宿千年澗底鬆。月照淡煙秋色杳。清光已透玉簾櫳。(頻吉祥)

投子遊山次見蟬蛻。侍者問。殼在者裏。蟬向甚麼處去。師拈蟬殼就其耳畔作蟬鳴聲。者有省。

輕薄寒蟬殼。枯乾敗葉形。拈來臨耳畔。連噪兩三聲。(南堂靜)

明明腳蹋五須彌。道是神通孰信誰。翻不如它蟬殼子。一聲喚醒[犀-牛+水]牀兒。(懿山德)

福州牛頭微禪師(投子同嗣)

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山畬脫粟飯。野菜淡黃齏。曰忽遇上上客來又作麼生。師曰。喫即從君喫。不喫任東西。

瀛山誾雲。生鐵鑄心肝。打得丁當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