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威爾伯和奧維爾的寶藏(2 / 2)

兄弟倆互相看了一眼,直覺告訴他倆:卡莫基叔叔說的肯定不是假話。頓時,那個巨大的誘惑就在前麵召喚他倆了,他倆不得不狂奔起來。

霍桑大街的盡頭,拐向一個斜街,在斜街的中部剛剛開業一家零件商店。

威爾伯一看見那家商店,就奔了過去。奧維爾氣喘籲籲跟在後麵,哀求哥哥等等他。可是,那個“貪婪”的哥哥早就顧不上他了,已經推門而入了。

果然,這家鋪子裏陳列的玩意都是他倆“需要”的。可以這樣講:這裏的貨物,沒有一件是多餘的,都是兄弟倆夢寐以求的好東西。威爾伯最先看好了一把大鐵鉗,它嶄新嶄新的,閃著銀光,緊緊閉著嘴巴看著威爾伯,好像在說:“朋友,我等你好幾天了,快點把我買下吧。我們才是般配的夥伴……”

威爾伯小心地向店夥計它的價格。店夥計瞥了這兩個小孩一眼,繼續嚼著口香糖,沒有理會。奧威爾走到哥哥前麵,扒著高高的櫃台,大聲問:“要多少錢才賣!”

店夥計這才說出它的價格。果然是天價。

威爾伯把手伸進衣兜,手在衣兜裏摸索了一陣子,才縮出來。

“奧維爾,我們還不能……”

最終,威爾伯用僅有的幾美分買下了一個微型齒輪。這個小家夥也足以安慰兄弟倆一番了。

“我倆得想辦法賺點錢,奧威爾。”威爾伯走在街上,一邊擺弄著那枚可愛的齒輪,一邊跟弟弟說。

“該我拿一會兒了。”奧威爾從哥哥手裏“接收”了這個新寶貝。

奧維爾那時候還太小,還不懂得賺錢的重要。

一到家,威爾伯就去找爸爸媽媽談話了。那天,恰好爸爸剛剛從外地傳教回來。

談話在院子裏那些“廢銅爛鐵”的包圍中進行,他們談得很友好。米爾頓和蘇姍對自己的孩子們很平等,是朋友式的家長。

“舊零件我們能在一些地方撿到。不過呢……我有時候需要錢買些新零件,可是我不想白白跟你們要錢花,我想自己賺錢。你告訴我怎樣能賺到錢。”威爾伯說。

“好樣的!用自己的勞動換取報酬,這樣最好。爸爸告訴你,其實賺錢的機會很多的,比如幫媽媽洗碗,可以從我這裏賺一美分,”米爾頓說。

“還有,給爸爸擦皮鞋也可以得到一美分。”蘇姍說。

“一隻鞋一美分,一雙就是兩美分,這樣才算合理。”威爾伯開始跟爸爸媽媽討價了。

爸爸媽媽商量了一下,同意一隻鞋一美分。威爾伯很滿意。

最後,他們與萊特兄弟們達成協議,即孩子們沒承擔一份家務,都可以從中獲得一份報酬。

威爾伯一分鍾都不願意閑著,馬上找來擦鞋布,把爸爸按在椅子上,從爸爸腳上的皮鞋那裏賺到了兩美分。晚飯後,奧維爾得到了幫媽媽洗碗的機會,也賺到了一美分……

兄弟倆把賺來的零錢一點一點積攢起來。一個月後,他們買下了那把大鐵鉗。

慢慢的,米爾頓家院子裏的寶藏又增加了不少,連卡莫基叔叔都有點嫉妒了。

威爾伯自豪地告訴卡莫基叔叔,“這些新寶貝,都是我跟弟弟賺錢買來的!”

卡莫基叔叔撓著腦袋,上班去了,有是一陣機油的味道飄過。這時候,威爾伯的院子裏早已經不稀罕這個味道了。那些新買的零件身上,不缺這樣的味道。

提示: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獲。萊特兄弟為了得到心愛的機械零件,到處奔走。

他們用自己的“勞動”,從父母那裏賺取“報酬”。家長朋友們是不是也應該從開明的萊特父母那裏得到一些啟發:孩子的零用錢,可以換個“給法”嘛?萊特父母用另外一個辦法給孩子零用錢,順便培養了孩子“按勞取酬”的觀念。

萊特兄弟在“賺錢”的過程裏不但積累了“寶藏”,更體會到了勞動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