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敞開心扉擁抱生活6(1 / 3)

第三章敞開心扉擁抱生活6

4困境中保持微笑

任何人的一生之中都擺脫不了苦難,雖然程度不同,但苦難依舊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事情。如果把苦難看作是一種挫折,以一種悲觀的心態去對待,那麼,到最後隻有被它所打倒。但苦難往往也是一個人生命中的轉機,或許正如約瑟夫·艾迪遜所說:“在人生的旅途中,真正的幸事往往以苦痛、喪失和失望的麵目出現;隻要我們有耐心,就能看到柳暗花明。”

困境中,依然要笑對人生

家境貧寒的謝坤山,很小就懂得了生活的不易和父母的辛苦。但是因為家裏沒錢供他讀書,所以他很早就輟了學。貧困的家境使得他比同齡的孩子都早熟,從十二歲起,他就到工地上打工,用他那稚嫩的肩膀支撐著這個家。然而命運卻偏不垂青這個懂事的孩子,總將災難一次次降臨到他的頭上。在他十六歲那年,他因為誤觸了高壓電,失去了雙臂和一條腿;到了二十三歲,一場意外事故又使他失去了一隻眼睛。之後,他心愛的女友也離他悄然而去了……

然而,接踵而來的打擊,並沒有讓他喪失對生活的希望,相反,他勇敢而滿懷希望地麵對這一切。為了不拖累可憐的父母,也為了不拖垮這個特困的家庭,他毅然選擇了流浪。他獨自一人帶著一身殘疾上路,從此與命運之神展開了博弈。

在流浪的日子裏,他一邊打工掙錢糊口,一邊忙於公益事業,救助社會。後來,他漸漸地迷上了繪畫,他想重新給自己灰色的人生著色。但那時候,他對繪畫一無所知。於是,他就去藝術學校旁聽,學習繪畫技巧。沒有手,他就用嘴作畫。用牙齒咬住畫筆,再用舌頭攪動,因為這樣,他的嘴角時常會滲出血來;少條腿,他就“金雞獨立”作畫,通常一站就是幾個小時。他酷愛在風雨中作畫,捕捉那烏雲密布、寒風吹襲的感覺……就在他人生最困頓的時候,一個的漂亮女孩竟然不顧父母的強烈反對,毅然走進了他的生活。

這使謝坤山的生命有了一個支點。從此,他更加勤奮作畫,到處舉辦畫展,作品也不斷地在繪畫大賽中獲獎。俗話說“苦心人,天不負”。後來,他終於成了一位很有名的畫家,贏得了人生的殘局。

笑對人生中的困境,是一份超然。用這樣一份超然的心態去對待一切,謝坤山贏得了愛情,有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贏得了事業,得到了社會的認可與尊重。他用自己傳奇的一生,告訴人們一個很重要的道理:在困境中依然要保持微笑。

困境是上帝送給人類最好的禮物

人的一生就好像是一艘在時間的海洋裏航行的航船。當你的船兒即將打造完畢,沐浴著金色的陽光下海遠行時,你是否明白,人生的意義其實就在於去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駛過一片又一片險灘,最終到達勝利的彼岸。馬克思先生曾說過:“為了不在空虛的苟且偷生中生活碌碌無為,來吧,讓我們一起走向坎坷不平地的遙遠征程。”可見,人生的意義就在於越過人生中的一個又一個困難,最終走向成功。

有一次,上帝來到人間視察民情,當他看到農夫種得麥子結實累累,感到很欣慰。但是,農夫見到上帝卻說,50年來我沒有一天停止祈禱,祈禱年年不要有風雨、冰雹,不要有幹旱、蟲災。可是,無論我怎樣祈禱總不能如願。於是,農夫突然吻著上帝的腳說:“全能的主呀!您可不可以明年滿足一下我的請求,在這一年裏,不要大風雨、不要烈日幹旱、不要有蟲災?”上帝答應了他。

第二年,果然一年之內都沒有狂風暴雨、烈日與蟲災,農夫的田裏也結出了許多麥穗,甚至比往年的還多了一倍。農夫高興壞了。可等到秋天去收獲時,農夫卻發現幾乎所有的麥穗都是癟癟的,沒有一顆好籽粒。於是,農夫就含著淚問上帝: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上帝回答說:“你的麥穗沒有經曆過苦難的考驗,所以才會這樣。”

一粒麥子,倘若不經曆風霜雨雪、烈日幹旱、蟲災等的考驗,尚且如此,那麼,對於一個人來說,更是這樣。困境是你證實自己的一麵鏡子,這麵鏡子高懸在生命的險峰,它照出勇士攀登的雄姿,也照出懦夫退卻害怕的身影。戴高樂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困難,特別吸引堅強的人。因為他隻有在擁抱困難時,才會真正認識自己。”這句話就是說,一個人隻有經受過困難,才能夠證實自己的能力。

古往今來,那些成功的人士,無不是從困境中走過來的;不論哪一部名人傳記,無不是麵對困難並戰勝困難的人生經曆。困難是永恒存在著的,逃避困難,就等於拒絕接受成功。困難可以煆煉人,考驗人,成就人。我們應該感謝困難,因為在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時,我們也鍛煉了自己的能力。

所以,人生若不經曆磨難,可以說本身就是一種災難。如果人們總是生活在一帆風順、無憂無慮的環境中,那麼人類就不會進步,社會也不會向前發展了。而當我們每個人認真審視自己內心的時候,也會欣然發現,那些能夠點燃自己靈魂之光的,往往正是一些當時被視為磨難和困苦的境遇。因此,一個完美的人生,是離不開苦難的。

“苦難”是上帝饋贈給人類最好的禮物。所以,當苦難來到你的麵前時,請微笑著勇敢地麵對它,那麼此時你麵前的苦難就成了你人生中一筆巨大的財富。曾經有人說,人的臉型就是一個“苦”字,人一來到世上就該受各種苦難。仔細想想,這話不無道理。人的一生,在自己的哭聲中臨世,又在親人的哭聲中辭世,中間百十年的生涯,沒有一刻鍾不在與艱難、困苦、疾病、災禍打交道。那麼,既然困難與挫折是生活常事,就讓我們微笑著來麵對這一切吧!六、輕鬆地遠離優慮

心靈純潔的人,生活充滿甜蜜和喜悅。

人生的成長其實就是心靈跋涉的曆程,在這個過程中難免遇到情感上的困惑、欲望上的折磨、失敗後的迷茫等等,在此很多消極心理和情緒就會隨之而來,使青少年的心靈失去本來的清新與靈動,進而影響你以後的成長與發展。

隻有從根本上了解青少年的心靈深處,使其走出心靈深處的低穀,才能在成長的道路上更加從容!

1逃出焦慮的泥潭

現代社會到處充斥著競爭,“焦慮”這個字眼頻繁走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如“考試焦慮”、“生存焦慮”、“社交恐怖症”等。

日常生活中,焦慮在每個人身上都有可能發生,這是人們對於可能造成心理衝突或挫折的某種特殊事物或情境產生反應時的一種狀態,同時帶有某種不愉快的情緒體驗。這些事物或情境包括一些即將來臨的可能造成危險或災難、或需付出特殊努力加以應付的東西。如果對此無法預計其結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止或予以解決,這時心理的緊張和期待就會促發焦慮反應。如果個體經常而過度的處於焦慮狀態下,就會造成神經症性的焦慮症。

青少年正處於身心迅速發展時期,隨著第二性征的出現,青少年對自己在體態、生理和心理等方麵的變化,會產生一種神秘感,甚至不知所措。諸如女孩由於乳房發育而不敢挺胸、月經初潮而緊張不安;男孩出現性衝動、遺精、手淫後的追悔自責等,這些都將對青少年的心理、情緒及行為帶來很大影響。而且青少年往往會由於好奇和不理解而導致恐懼、緊張、羞澀、孤獨、自卑和煩惱,還可能伴有頭暈頭痛、失眠多夢、眩暈乏力、口幹厭食、心慌氣促、神經過敏、情緒不穩、體重下降和焦慮不安等症狀。由於自身生理心理失衡引起的情緒困擾和不安,以及各種環境刺激因素導致的精神壓力和負擔都有可能引發各種異常心態和行為,特別是焦慮心態和焦慮行為。

青春期焦慮症會嚴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長期處於焦慮狀態,還會誘發神經衰弱症,因此,必須及時予以合理治療。

焦慮的具體表現及形成原因

焦慮是由於過分緊張引起的一種心理狀態,在不同條件的刺激下,青少年學生會產生各種不同的焦慮。具體表現:第一,學習焦慮。即由學習活動引起的焦慮。有關調查表明,“學習和考試焦慮”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方麵存在的主要問題。第二,生理焦慮。即因自身生理發展不適應而引起的焦慮。如對“月經”、“遺精”、“手淫”及其他第二性征出現而產生恐懼、悔恨、羞恥感、罪惡感等。第三,心理發展焦慮。即由於自我意識迅速發展,“成人感”增強,卻未獲得他人應有的承認或尊重,對社會地位欲求不滿而產生的焦慮。第四,生活焦慮。即由於不能適應生活環境和條件的變化而引起的焦慮。如有的赴外求學不適應當地居住環境、飲食條件、生活習慣等;有的缺乏獨立生活和適應社會的能力等。第五,人際關係焦慮。即因無法適應各種人際關係而引起的焦慮。

以上不同的五種焦慮表現,如果它的存在是短暫的、輕度的,則不會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產生較大影響;但如果是持續的、較大強度的,則會損害青少年健康的人格形成與發展,造成不良後果。

當青少年學生處於焦慮狀態時,如果其遇到失敗或挫折的打擊,則會導致學生自身價值感的喪失或自尊心的嚴重受損,從而造成個體“神經過敏性焦慮”,該症狀主要表現為:患者會持續性或發作性地感到恐懼不安,提心吊膽,緊張焦慮,特別是當原發刺激情境出現時。在他人眼裏,患者所感到的恐懼緊張是完全沒有必要的,至少是過分的,但患者卻無法控製自己,走不出焦慮的泥潭。

那麼,是什麼原因促成了青少年的精神焦慮呢?

1家庭的壓力。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有用的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合乎情理的,家長期望孩子能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和收入,能“出人頭地”,因此形成了過高的期望值。他們寧肯自己省吃儉用,也要盡力滿足孩子的物質欲求,與此同時,不少父母並未把自己與子女的關係放在平等的位置來看待,習慣於選擇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來命令子女,儼然將之當作自己的私有財產。憑著一廂所願的“為了孩子好”的心理,很少顧忌孩子的內心感受。尤其對於孩子學習成績的要求,易於表現出幾近苛刻的態度。孩子的課餘時間不僅被家長安排得滿滿當當,而且一旦孩子考試成績稍不理想,即遭致家長“疾風暴雨”或“淒風冷雨”式的回應。這種過分的功利性教育必然會造成孩子的情緒高度緊張、焦慮。

2過重的學習負擔。青少年學習負擔過重也是導致焦慮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突出表現在,學習要求過高、作業量太大、考試太頻繁。這就形成一部分人因為無法完成學習任務而形成學習負擔。學校為了轉變這些“學習差生”,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就不斷地加大學習量,作業越來越多,使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整天陷在作業堆裏。頻繁的練習和考試不僅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而且逐步產生了恐懼心理,每天放學時學生怕老師布置作業,早上到校怕老師檢查作業,學生見到作業和考試會感到恐懼不安,心理極度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