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仙旅 第一章 暮雲鎮上醫道世家(1 / 2)

第一章暮雲鎮上醫道世家

一路山色清幽,水汽飄渺,其間山路蜿蜒輾轉,遠觀已然絕地峭壁,近探卻是柳暗花明。隨著山勢起伏更有飛瀑流泉,隱沒其間,看那素湍綠潭,回清倒影,飲那泉水甘冽,沁人心脾。傾耳聆聽,又時常聞得高猿長嘯,百鳥空鳴,聲色起伏,幽穀傳響。好一派山色喜人,忘情處高歌一曲,引得山間野獸盡皆咆哮,驚得心田撲通撲通的跳個不停。罷了,山間行走,與獸同行,可不能過於大意,還是謹慎些好。

王二狗心中作此想時,不遠處的爹爹王明山正彎下腰挖采一株尺來高的羅衫,見其左手扶著羅衫幼苗,右手拿起鐵鍬正忙活著,額頭微微見汗。一身深灰色短布衣上略有些褶皺,袖口處還沾了些泥土,背上背著一口藥筐,其內裝了些尋常藥草,有三七、紫珠、地棉等,都是些止血化瘀、消腫止痛的草藥。

本來這些藥草醫館中還有些存貨,奈何近年來邊關戰事緊張,朝廷一紙令下,便將醫館內專治跌打損傷類的藥草全部征收了去。對此,王明山時常感歎當今朝廷之腐朽竟至如此,苛政猛於虎,若非自己是忠臣之後,恐怕也免不了一番兵役之苦。

“二狗,幫忙!”王明山見天色漸晚,二狗卻還坐在不遠處的道旁發愣,便急忙催促道。

二狗聞言,打了個機靈,將手中的石子一仍,立馬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塵土望向不遠處的父親:“就到!”

王明山此時已到中年,本是京城人士,世代為醫,其祖上更是皇帝身邊的禦醫總管。隻因其父醉心於醫術而不懂得進退之道,得罪了不少權臣,幾次被朝中大臣彈劾,還受了一次牢獄之災。後因皇帝的一位愛妃身染怪疾,禦醫們都無對策,才再次將其啟用,貴妃病愈後皇帝心中一喜便又讓其官複原職,此間艱險可謂九死一生。

官複原職後倒也有所明悟,平日裏恪守本分,兢兢業業,略得聖心,本該飛黃騰達的,卻因做官方麵有失圓潤,幾次遭人陷害。若非有當初那位貴妃娘娘在皇帝耳邊好言好語,即便懷有一身不凡的醫術,恐怕王家也至此絕了後。最後實在是厭倦了宮廷爭鬥,加之年邁已衰,再無精力伺候主上,便打算告老還家,好回到家鄉落雁郡暮雲鎮安度晚年。

王明山自幼便繼承了其父醫學上的造詣,甚至大有青出於藍的跡象,按說是可以享受父親的恩蔭,在朝中謀有一官半職。奈何與其父般生性迂腐,不喜爭鬥,便放棄了留居京城的打算。再者,京城,皇居,虎踞龍盤之地,是非之地,也不適合他留下。便隨父還家,卻不料父親途中病逝,好在有親朋的幫扶才得以度過危難,幾經輾轉回鄉後開了間醫館。平日裏遊醫鄉裏,頗得信任,被鄉鄰譽為“暮雲三傑”中的一傑,爾後又冠以“王神醫”的美名,行走鄉間,多有相識者點頭致敬。如此這般,日子倒也過得有滋有味,一晃便過去了十幾年,王家在暮雲鎮也算得上是個大戶了。

至於王二狗,說來比較慚愧,從小到大讓王明山可是費心不少。王二狗排行老二,本名王道。其上有個剛行過及冠之禮的哥哥王成,其下有個七歲的妹妹王雪。王道今年也不過十二歲,生的倒也白淨,眉目也算清秀,不太愛收拾,不像同齡人般在頭上紮兩個結,行那“總角”之禮,自小到大都是任由亂發披肩。一身灰白色棉衣倒還算幹淨,領口處隨意的打了個結,看上去稍微有些別捏。為此鎮上稍有身份的人見到王道這般打扮,嘴上難免要責難兩句:“不知禮法,枉讀聖書!”

王道雖不與其爭論,但心中卻想:“禮教繁多,害人不淺。世人高呼尊禮尚法,卻不知我身即禮,我心即法,至於那讓我身心不自在之禮法要來何用。”

雖說王道這身行頭為大多數人所嗤鼻,但王道這孩子的聰慧確是大家所認同的,相較於其他孩童尚繈褓於父母的懷抱中,王道卻要成熟獨立的多。加上其父王明山在鎮上頗有些的威望,王道的童年也還過得去,隻是不大喜歡和同齡人玩耍,鄉鄰們卻也沒有人因為王道這身著裝打扮而加以為難,久而久之也就習以為常了。

在王明山的安排下,王道也讀過兩年私塾,但這廝卻無心在私塾裏浪蕩,自幼便喜歡隨父山間采藥。還別說,王道在醫理上還真頗有些造詣,生來該是個醫術大家,卻因這廝做人懶散,生性不羈,數年間醫病人總是半死不活,醫治山間飛禽鳥獸確是頗為順當,以至於父親王明山笑侃道:“吾一生所學,至汝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