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有一次他在山上拉著柴禾,柴要往下掉,他拽著不放,連人帶柴摔下來,石頭砸到腰上,把媽媽嚇壞了,從此卻練出了膽量,他經常腰係繩索在半山腰砍柴。砍一天的柴用繩子拉,一拉二百來斤,上下坡很難走,就需要一種毅力。那時砍的多,一次五六千斤。每家都有柴山,有野樹,雜樹,山民靠山吃山。他家住的大山叫帽子頂,春天漫山遍野開滿杜鵑花,風景真優美。
他說有一次學校組織春遊,他們爬到鳳凰頂,頂峰有個差轉台,有一個女播音員長的很漂亮,山上有清泉,能照見人,姑娘就用那水洗臉,心想以後就找這樣的女孩做老婆。那山很陡,山上有個土圩子,土匪住過的地方,易攻難守。有石壘的床鋪,鍋灶,倉庫,現在都是殘垣斷壁,還有累累彈痕,那時土匪占山為王,據守頑抗,等待蔣介石反攻大陸,沒想到解放軍來了,把他們全剿滅了。還有一部分據說跑到金三角去了,在那裏種罌粟。他說連隊也安排他陪同女編劇,去過一回。
小戰士對這裏輕車熟路,他還畫了一個部隊剿匪路線圖:1950年1-2月,剿匪區在大瑤山一帶,這裏有中平、寺村、象縣、金雞、黃茆、石龍、武宣、貴縣,是屬於柳州市管轄地帶;5月,又到大容山一帶,這裏有平南、桂平、滕縣、容縣、北流、玉林,是屬於梧州市界內;6-11月進入六萬大山、十萬大山在沙田、雙鳳、陸川、日王茂、博白、水鳴、鴉山、合江,風山,這裏離南海、北部灣不遠了。
大瑤山屬亞熱帶氣候,山多、水多、石洞多,林木茂密,葛藤蔓生,河流縱橫。這樣的地理環境,當年給部隊大規模搜剿行動造成一定困難。廣西是桂係軍閥的老剿,潛伏了大批匪特,形成了封建勢力、特務、偽軍官、貫匪四位一體的封建匪霸武裝。他們以特務、偽軍官為骨幹,以封建地主惡霸作靠山,以貫匪當先鋒,裹脅落後群眾,掠奪民間槍支,敲詐勒索山民,攻打人民政府,形成了嚴重的匪患。當地群眾有較濃厚的封建排外思想,受反動宣傳較深,一時不敢接近我們。當地股匪不敢公開活動,有的匪徒改頭換麵,混進我地方武裝。他們製造謠言,混淆視聽,所以在部隊中產生了輕敵麻痹思想。戰士們認為敵情不嚴重,沒有幾個土匪毛了。敵匪看我這種情況,便與國民黨潰散人員合股,打我鄉政府,殺害幹部群眾,搶劫公糧,破壞交通。這時有的同誌才認識到問題嚴重性,部隊經過教育,投入到新的剿匪行動。
小戰士說七連追殲殘敵時隻是一個前衛連。部隊到達廣西以後,地理環境已不適應大兵團作戰,殘匪鑽進深山裏很難剿滅,部隊主要是分隊分組行動。這裏有許多深山剿匪的故事,和《林海雪原》打座山雕,《烏龍山剿匪記》抓鑽山豹差不多。他還說山裏有個老人,就一戶人家住在山凹裏,從小母親帶他上山砍柴,有時在那老人家裏要口水喝,老人知道很多剿匪的故事。
我很想見見這位老人,他說有些事情提供給女編劇了,不過她在電視劇裏也沒全用上。他說在山裏剿匪,離不開當地群眾,當時向群眾了解匪情,有老人婦女兒童。他們能提供不少信息。他讓我看看影碟,說不定有用呢。
當晚來到大瑤山自然保護區,住在一家小旅店裏,我讓小戰士回家看看,說不定媽媽正想他呢?他說他家離這兒沒有多遠,坐半天的汽車就到了。他說連隊給他的任務是陪同采訪,怎麼能擅離職守呢?他說這裏他以前來過,這裏的住宿費不貴,一晚隻要五塊錢。我說他說的那個編劇我認識,我和她在一個單位待過。她人長的很漂亮,很會編故事,後來被上麵調走了。他也說那個人很靈,有時抓到一點點線索,她也能編出好幾集劇情,他還向她透露過一個秘密,說在連隊榮譽室的玻璃櫃裏有一本羊皮書,裏麵是老兵寫的《大瑤山剿匪記》,誰知道她拿走了這本書就不還了呢?
他說其實我也想看這本書。我去要過,她說丟了。我很不高興,這可是連隊留存的唯一資料啊。她說基層連隊是更新換代最快的地方,義務兵兩年,幹部也不會三年不動吧,新世紀都來臨了,要老的有何用呢?舊與新、生與死、存在與毀滅都是相輔相成的。我說現在有記者要給連隊寫曆史,找不著它,就少了一段!她說不就是剿匪那一段嗎?看電視劇不都有了麼。
我一直沒有看過《十萬大山》這部電視劇,我想,真實和虛構是兩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