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海河波瀾(2)(2 / 2)

他說接連反複好幾次,橋頭陣地上的“狗皮帽”們幾乎槍毀彈盡了。一心在黨的李全順、和朝鮮族戰士金寶善爬到敵人屍體旁撿手榴彈和子彈回來,又有一排敵人從院內湧了出來,這次敵人囂張得很呢,大喊“抓活的!”“繳槍不殺”起來,想必是從剛才的槍聲被他們判斷出這裏沒家夥了,也許是上司懸下了更高的獎賞,不然很難想象他們會叫出這類聲音來了。

這一回合,還是“狗皮帽”們收的夥食帳。

雙方的兵力都在增加,在打退敵人的第六次衝鋒後,二排的戰友們趕上了橋頭,而敵人的進攻規模已經加強到連。與此同時,三排的同誌們已迂回前進橋,把金湯橋左側院內敵警備旅的一個營援兵死死地堵在裏麵,不讓他們再從那裏出來攻奪橋頭。

攻防拉鋸戰持續了一天一晚。二排在陸續上來的友鄰連隊支援下把一部分敵人趕出了一座小樓。這座樓位於大院門口右側,從貫通內外成束的電話線來看,是敵人一個指揮機構。一陣激烈的槍戰後,樓梯布滿了屍體,敵方的、我方的、鮮血順著樓梯往下流。雙方殘酷地對峙著,要上的上不去,要下的下不來。二排長就是後來的軍區司令員李九龍。他叫兩個戰士抱著十幾個燃燒彈,在機槍掩護下順著死角往二樓爬,把燃燒彈丟上了二樓,妾時間,樓上火光熊熊、人影攢動、鬼叫神哭,有人帶著火團開始跳樓!有人拚命向樓下衝,無論作何努力,失敗的命運卻無法改變……

他說16日5時半,我永遠記住了這個時間。七連在殲敵180名後,牢牢地守住了金湯橋,在獵獵的紅旗下,主力部隊通過橋頭向市內湧去、湧去……

他說黎明前戰鬥打響,太陽一杆子高時結束戰鬥,38軍在橋西邊也打過來了,一看是自己人不打了,這時候吹起了集合號,兩軍會師,沒有多少人了,你看到的會師照片,那是後來從電影上剪的。我當時19歲,被手榴彈片炸傷了,連長說別下去,給我清點一下人數,我是通信員,對連隊戰士都認識。全連140人,還剩24人。這時產生一個誤會,打完仗,要命名啊,東野首長有言在先,有說是四連打的,因為四連也有麵旗子插在橋上。連長叫我過去,我摸摸戰友們的腦袋,一百多名烈士啊,全都躺在那裏,我說烈士遺體可以作證,戰友犧牲可以作證,指導員馬占海可以作證!

這時候首長們來了,有人喊:叫七連照相……一聽喊七連,就像喊我們的魂啊!眼淚嘩地流下來了……這時候才知道流淚啊!連長、司號員、我……隻有24名同誌了!我們扛著紅旗照相了,我們笑了,我們也哭了!

英雄流血也流淚——王占山擦了一把眼淚!

啊!金湯橋,光榮的過去,悲壯的一頁!

他說“七連官兵為什麼把榮譽看得比生命還重要。”因為榮譽來之不易啊,是前輩們用鮮血換來的啊!

他說金湯橋作為曆史的見證,像無數以往毫無聲息卻因人民解放軍的足跡所至,從此赫赫有名的地方一樣,永久地載入了中國革命的史冊——-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5軍發布命令,授予七連“金湯橋連”榮譽稱號。

他說搶占金湯橋,全連湧現出三大功臣4人,兩大功臣7人,一大功臣20人。100多名勇士在戰鬥中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

他說天津人民為紀念指導員馬占海等烈士,將“金湯橋”改名“占海橋”。

他說1949年是中國大地乾坤更新的年代,是華北大地熱流滾滾的年頭!

他說在華北大地另一方,河北唐縣的小山村,夜深沉,農家茅屋油燈亮。微弱火苗,映在搖籃邊的嬰兒臉上,年輕的女主人正在做一雙麻底布鞋,腦海中有多少期盼和夢想。此刻,她還不知道,她的丈夫,東北野戰軍45軍135師404團3營7連指導員馬占海,犧牲在金湯橋畔。

他說華北大地被狂飆掃過,槍炮停止了,天津解放了,人民在歡唱!海河水在陽光下靜靜地流淌,金湯橋頭的那麵戰旗啊還在迎風飄揚!

他說很多年後,烈士的妻兒來到占海橋上,白玉欄杆,碧水漣漣,共和國經過了五十年的變遷,馬占海的妻子守寡一輩子;她的兒子戎裝在身,也當過連隊指導員......

他說天藍藍,海藍藍,海河滔滔起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