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震四方(1)(1 / 3)

威震四方(1)

要成功一項事業,必須花掉畢生的時間,不達成功誓不罷休。——華西列夫斯基華西列夫斯基威震四方請求解除自己的總參謀長職務

在很早以前,東普魯士就被德國變成了進攻俄國和波蘭的最主要的戰略基地了。1914年,德國對俄國的進攻,就是從這個基地發動的;1941年,德國法西斯也是從這裏出發的。

在蘇德戰爭期間,即在1941年至1945年期間,東普魯士對德國統帥部具有著非常重要的經濟、政治和戰略意義。

直至1944年,希特勒大本營一直都設在這裏。這個被稱為“狼穴”的法西斯分子的大本營,就在拉斯登堡附近的很深的地下掩蔽部裏。

德國統帥部認為,保住東普魯士具有重大的意義,普魯士可以牢靠地掩護通向德國中心地區的要衝。因此,德國在普魯士境內以及與它毗鄰的波蘭北部地區,構築了築壘工事。

從工程技術看,它是很堅固的正麵陣地和斜切陣地,以及布滿永備工事的大型防禦樞紐部。該堡壘的所有工事,在築城方麵和火力方麵都互相緊密聯係著。這裏的工事總深度達到150公裏至200公裏。

東普魯士的地貌特點是,它有湖泊、河流、沼澤和水渠,有四通八達的鐵路和公路網,堅固的石料建築物。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於防禦。

至1945年時,東普魯士的築壘地域和包含有與天然障礙物相結合的堡壘的防禦地帶,就實力來說,不遜色於德國西部的“齊格菲防線”。在蘇軍進攻的主要方向上,即貢賓南、英斯特堡和格尼斯堡,防禦工事從工程技術方麵來看,其防禦非常的完備。

德國統帥部妄想依靠這些強大的工事,阻止蘇軍繼續前進。在白俄羅斯被殲滅後重建的中央集團軍群的重兵集團,均集中在這裏。

至1945年1月中旬,該集團軍群有坦克第三集團軍、第四和第二集團軍,總計兵力41個師。其中,有3個坦克師和4個摩托化師和一個旅,共有58萬官兵和20萬民眾衝鋒隊。它們擁有8200門火炮和迫擊炮,700輛坦克和強擊炮,第六航空隊的515架作戰飛機。領導北方集團軍群的是倫杜利奇上將,後來是衛斯上將。

1945年1月13日,白俄羅斯第三方麵軍和白俄羅斯第二方麵軍,揭開了東普魯士戰役的序幕。

早在1944年11月,蘇軍最高統帥部和總參謀部就開始醞釀東普魯士戰役計劃。在1944年11月初,華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就被召回莫斯科。總參謀部和大本營製訂了1944年冬季至1945年春季的戰局計劃。

1944年11月5日,白俄羅斯第三方麵軍由於試圖突入東普魯士境內,但是沒有成功。於是奉命在立陶宛南部轉入頑強的防禦。

11月8日,蘇聯統帥部大本營命令華西列夫斯基,仍然領導在立陶宛北部和拉脫維亞一帶活動的波羅的海沿岸第一和第二方麵軍的行動。

由於戰勢的需要,必須粉碎東普魯士的希特勒集團,這樣才能使白俄羅斯第二方麵軍的各集團軍脫身,參加主要方向的行動,消除敵軍從東普魯士對已經在主要方向突破的蘇聯軍隊實施側翼突擊的威脅。

蘇軍發起東普魯士戰役的目標是:切斷守衛在東普魯士的中央集團軍同法西斯其他軍隊的聯係,把該集團軍群壓迫到海邊,加以分割並各個殲滅,肅清東普魯士境內的敵軍。

在東普魯士戰役的第一個階段,雖然白俄羅斯第三方麵軍和白俄羅斯第二方麵軍未能完成最高統帥部交給的任務,但是卻使敵人遭到了重創,迫使敵人退卻,並占領了相當一部分地方。

白俄羅斯第二方麵軍,前出到被一個沙咀同但澤灣分開的弗裏齊斯—哈弗灣;俄羅斯第三方麵軍,前出到哥尼斯堡南、北兩麵海邊,切斷了東普魯士集團同德國法西斯其他部隊的聯係,並把北方集團軍殘部分割為三個部分。

敵軍的四個師被逼迫到澤姆蘭德半島的海邊;五個師連同要塞部隊一起被圍困在哥尼斯堡;將近二十個師被合圍在哥尼斯堡的西南麵。

同時,在1945年1月28日,從北麵保障白俄羅斯第三方麵軍行動的波羅的海沿岸第一方麵軍,攻占了大海港麥麥爾。這樣一來,德軍統帥部就幾乎沒有可能從東普魯士向已向柏林方向進攻的蘇聯軍隊實施打擊了。

1945年2月初,由於斯大林和安東諾夫要出席雅爾塔會議,所以,華西列夫斯基奉命履行總參謀長和副國防人民委員的職責。波羅的海沿岸各方麵軍的行動,由列寧格勒方麵軍司令戈沃羅夫上將領導。

根據大本營1945年2月6日的決定,華西列夫斯基開始部署東普魯士戰役第二階段的行動:

波羅的海沿岸第一方麵軍的部隊,撥給了波羅的海沿岸第二方麵軍。

而波羅的海沿岸第一方麵軍指揮機關,則從白俄羅斯第三方麵軍接收了第四十三、第三十九集團軍和近衛第十一集團軍。

白俄羅斯第三方麵軍,則得到了原屬白俄羅斯第二方麵軍的第五十、第三、第四十八集團軍和近衛坦克第五集團軍,以及近衛坦克第八軍。

這樣一來,前出到維斯瓦河岸馬林堡南麵的白俄羅斯第二方麵軍,遵照大本營的指示改變目標,以便直接在波美拉尼亞行動。

2月8日,華西列夫斯基同雅爾塔通電話,在征得斯大林的同意後,給羅科索夫斯基下達了命令:

方麵軍以中路和左翼,包括突擊第二集團軍,第六十五、第四十九和第七十集團軍,近衛坦克第一軍,機械化第八軍,近衛騎兵第三軍和不少於4個突破炮兵師,於2月10日轉入向維斯瓦河以西進攻,並應不遲於2月20日攻占維斯瓦河口—迪爾紹—貝倫特—隆梅爾斯堡—新什切青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