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勇雙全(4)(1 / 3)

智勇雙全(4)

蘇軍兵力及部署是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北部,正對著德中央集團軍群方向的是羅科索夫斯基的中央方麵軍,包括第七十、第十三、第四十八、第六十、第六十五集團軍以及第二坦克集團軍,總兵力達711萬人,11萬門大炮和迫擊炮,1785輛坦克和自行火炮。

由於蘇軍認為強大的德中央集團軍群會擔當此次德軍的主攻,蘇軍在這個方向的力量也是最強的,朱可夫元帥也親自在此坐鎮指揮。

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南部,麵對德南方集團軍群的是瓦圖京的沃羅涅日方麵軍,下轄第六、第七、第四十、第三十八、第六十九集團軍、第一坦克集團軍以及步兵第三十五軍,總兵力625萬人,8718門大炮和迫擊炮,1704輛坦克和自行火炮。

在中央方麵軍和沃羅涅日方麵軍的後方是科涅夫的草原方麵軍,它的任務是當前方兩個方麵軍形勢吃緊時,向他們提供增援,而一旦庫爾斯克防線被德軍突破,它將成為最後一道防線,而當蘇軍轉入反攻時,它將提供新鮮的兵力。

該方麵軍轄近衛第四、第五、第二十七、第四十七、第五十三集團軍、近衛第五坦克集團軍、近衛第三、第五、第七騎兵軍、近衛第四坦克軍、近衛第一、第三機械化軍。總兵力為573萬人,8510門大炮和迫擊炮,1639輛坦克和自行火炮。

就本次戰役戰備而言,庫爾斯克戰役比以往任何一次大規模反攻戰役的準備都好,在莫斯科會戰時,蘇軍隻有17個兵力不多的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參加,沒有坦克集團軍;

在斯大林格勒戰役時,參戰部隊增加到14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一個坦克集團軍和幾個坦克軍;

而在庫爾斯克戰役時,共有22個強大的諸兵種合成集團軍,5個坦克集團軍和6個空軍集團軍以及大量遠程航空兵部隊參加。

蘇軍3個方麵軍對德國第九和第二集團軍、第四裝甲集團軍和肯普夫集群在兵力上占24比1的優勢,在坦克上占19比1的優勢,防禦縱深達250公裏至300公裏,另外還可以得到空軍第一、第二、第五、第十五、第十六、第十七集團軍共約2900架飛機支援。

在兵力構成上,炮兵團首次超過了步兵團,比例為15∶1,在威脅最大的中央方麵軍第十三集團軍的正麵,每公裏防禦正麵可以得到148門火炮支援,遠遠超過了德軍為發動進攻而拚湊的數目。

此外,索科羅夫斯基的西方方麵軍、波波夫的勃良斯克方麵軍以及西南方麵軍的第五十七集團軍和第二坦克軍也被部署到了庫爾斯克地區,以應付隨時可能出現的複雜局麵。

在軍工方麵,到了1943年,搬遷到遠東的蘇聯軍火工業終於開始達到並超過戰前水平,同時英美等西方的援助也開始大量抵達。7月2日淩晨,偵察部門送給總參謀部的情報稱:

在最近幾天,至遲不超過7月6日,德軍必將在庫爾斯克方向轉入進攻。華西列夫斯基隨即將此事報告給了斯大林,並請準許迅速通知各方麵軍。

接著,華西列夫斯基向斯大林讀了他預先擬好的一道大本營命令的草稿:

根據現有情報,德國人可能在7月3日至6日間在我正麵轉入進攻。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現命令:

1.加強對敵人的偵察和觀察,以便及時發現其意圖。

2.部隊和空軍做好抗擊敵人可能突擊的準備。

3.已下達的各項命令請即上報。

7月2日夜,斯大林批準了這一命令,隨即下達西方、勃良斯克、中央、沃羅涅日、西南和南方各方麵軍。

華西列夫斯基於當天前往沃羅涅日方麵軍,晚上到了“尼古拉耶夫”所在指揮所。“尼古拉耶夫”是瓦圖京的化名。為了保密起見,從1943年5月15日到1944年6月1日,蘇聯紅軍領導人的化名重新作了變更。

7月3日,沃羅涅日和中央方麵軍陣地又在平靜中過去了。

但是,從7月4日16時開始,德軍出動了大約4個營,在20輛坦克、炮兵和飛機的掩護下,開始在沃羅涅日方麵軍的廣闊地段上進行戰鬥偵察。敵軍楔入蘇軍前沿的一切嚐試很快就被擊退。

在戰鬥中,被蘇軍俘獲的步兵第一六八師的一個德國軍人供認:每個士兵都分到了幹糧和一份伏特加酒,他們應於7月5日轉入反攻。

華西列夫斯基從與朱可夫的電話通話中得知,7月4日向蘇軍中央方麵軍投誠的幾個德國軍人證實了同樣的情況。

在同瓦圖京商量之後,華西列夫斯基決定於7月5日淩晨實施計劃規定的炮火和航空火力準備。

在進攻出發後德軍的有生力量和技術裝備均遭到重大損失;敵人已經準備好的炮兵火力配係被摧毀,部隊的指揮被打亂了;敵軍在飛機場的飛機也遭受了損失,諸兵種合成部隊同航空兵的聯係也被破壞。

庫爾斯克弧形地帶大會戰就此展開了。當天,德軍的兩個集團同時從北麵和南麵,向庫爾斯克轉入進攻。兩軍展開了激戰。

德軍的進攻持續了不到一周,至7月12日便以失敗而告終了。蘇軍的堅強抵抗使敵軍遭到巨大的損失,敵軍在庫爾斯克弧形地帶的背麵推進了不到12公裏,在南麵推進了不到35公裏。隨後便被迫停止進攻,接著就開始後退了。

在整個防禦戰期間,以及隨之而來的進攻戰役中,湧現出許多驍勇善戰的英雄。

在爭奪波列沃耶地域201高地的戰鬥中,雙方曾經使之數次易手。最後,蘇第五十三集團軍第二九九師某連占領了這一高地。在最後一次與德軍的爭奪戰中,戰鬥已經發展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當時,德軍的炮火幾乎轟平了這一高地。守衛在這裏的彼得裏謝夫上尉,在全連隻剩下7個人的情況下,仍然帶領戰士們一起英勇地抗擊敵人,最終堅守住了這一陣地。

庫爾斯克大會戰的第二階段開始於7月12日,一直持續到8月23日。

8月3日,別爾哥羅德—哈爾科夫方向的反攻開始了。這一反攻是在沃羅涅日方麵軍和草原方麵軍,在西南方麵軍的協助下,在“魯勉采夫”戰役範圍內實施的。

朱可夫負責協調沃羅涅日和草原兩個方麵軍的行動,華西列夫斯基負責協調西南和南方兩個方麵軍的行動。

8月10日,華西列夫斯基提出了兩個方麵軍行動計劃報請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