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生悔過中三。初明善財聞上十三眾所說以勸曉歡喜。二唱如是下請恕疑心。三時婆羅門下顯無疑獲益。

八依前教命中三。初登山入火。二未至下得益。益中二。先明暫始到火時得善住定者。善能安住焚惑性故。後得靜樂通定者。得離諠適悅定起無[得-彳]用故。三善財下讚其定緣。逆順翻顯故曰甚奇。

九謙己推勝中。謙己唯名菩薩無盡輪解脫者。謂以精進誓願如風輪轉住諸行不令退轉故。推勝有三。初總雲大功德焰者。即福之慧能燒我見故。次必不下六句別顯。後而我下一句結自所不知。

十指示後友中。師子奮迅者。如上具顯。童女名慈行者。善知眾生受生等十種行故。起慈饒益行故。

十一汝詣彼下令問法可知。

十二時善財下戀德辭退。第九住竟。

第十童女慈行灌頂住善友中八。

初念前善友恩。生極尊重意中。有二十四句。此即總句。後皆別顯。於中。一廣淨解。二念我。三求智。四願見佛。五觀法。六無礙智常現。七決了法實際。八常住際。九剎那際。十如空際。十一無二際。十二無分別際。十三義無障際。十四劫無壞際。十五佛無際際。十六於佛心無別。十七破想網。十八離執。十九不取佛眾會。二十不取淨國。二十一知生無我。二十二知聲如響。二十三知色如影。

二依教趣求中二。初至彼城推覓。二善財入已下見彼依果。可知。

三其慈行童女下明見正報聞法。可知。

四時慈行下正答。答中二。一令善財觀其宮殿。於中二。先總顯。後周遍下別顯。別中二。先明能現壁等諸事。初有十一句。後走見下明所現一切佛從發心至佛果事。二爾時善財下明善財意問童女懸領以言答。答中三。先答法門名。二答本得法處。三答得法時入方便名般若普莊嚴者。慧心如空福德成滿故。

五善財白言下問境界中二。先問。後童女答言下正顯。顯中二。初總答。謂入此門思惟等時。得普門總持故。後所謂下別明。明中有一百二十句總持。分為十段。一初八理事總持。二福德下十門。明願行持。三業不下十門。明業持。四三昧下六門。明定用持。五心海下五門。明知他心持。六知眾生下十二門。明知所化持。七大悲下十五門。明能起化持。八世界下十七門。明知世界持。九見諸佛下二十五門。明佛海自在持。十菩提心下十二門。明知菩提心因果行願智淨等總持。

六謙己推勝中。謙己可知。推有十五句。明推勝者能知。末句結已不知。

七指示後友中三處人可知。令問法可知。

八仰德辭奉可知。第十住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