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附錄(11)(1 / 2)

趙寰(1925—),原名趙子輔。遼寧丹東人。中共黨員。畢業於燕京大學中文係。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曆任軍文工團創作員,廣州軍區戰士話劇團創作組長、團長、創作指導員。中國文聯第四屆委員,中國劇協理事。1948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電影文學劇本《董存瑞》(合作,已拍攝發行),話劇劇本《南海長城》、《十年一覺神州夢》、《馬克思流亡倫敦》等。電影文學劇本《董存瑞》獲國家文化部優秀劇本獎、莫斯科電影節獎。

周政保(1948—),江蘇常熟人。中共黨員。1982年畢業於新疆大學中文係,研究生。曆任新疆塔裏木農場農工,報社記者,財貿幹部,新疆大學中文係研究生班學員,蘭州軍區政治部創作組專業作家,八一電影製片廠文學部研究員、《八一電影》主編。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評論集《聞捷的詩歌藝術》、《小說與詩的藝術》、《軍事文學的觀照》、《小說世界的一角》、《戰爭目光》等。曾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成果獎,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獎等。

趙琪(1960—),黑龍江雙城人。大學畢業。1978年應征人伍,曆任戰士、文書,桂林陸軍學校學員、班長,四十一軍排長、幹事,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係學員,廣州軍區政治部文化部幹事、創作室專業作家。1984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中短篇小說《琴師》、《窮陣》、《四海之內皆兄弟》、《蒼茫組歌》、《援軍》、《民間兵陣》、《木魚童謠》、《登陸》、《營盤》、《告別花都》、《騎馬挎槍走天涯》,長篇紀實文學《粟裕大將》、《壯哉黃埔》、《八月一日》,電視連續劇劇本《和平年代》(合作)、《塔山阻擊戰》、《新四軍》。曾獲《解放軍文藝》優秀作品獎、廣東省新人新作獎、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獎、《青年文學》獎、《昆侖》獎等。

周濤(1946—)山西榆社人。1969年畢業於新疆大學中語係。曆任新疆喀什市共青團委幹事,喀什地區團委幹事,烏魯木齊軍區文化部創作員、副組長,蘭州軍區政治部創作室副主任,新疆軍區政治部創作室主任,文學創作一級。新疆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理事、全國委員。1972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詩集《神山》、《八月的果園》、《牧人集》、《周濤自選集》、《野馬群》,長篇散文《遊牧長城》,散文集《稀世之鳥》、《兀立荒原》、《深夜傾聽海》等。曾獲全國第二屆新詩獎、第三屆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獎、魯迅文學獎。

周大新(1952—),筆名普度。河南鄧州人。1985年畢業於西安解放軍政治學院。1970年應征入伍,曆任濟南軍區戰士、班長、排長、副指導員、幹事,總後勤部政治部創作室主任,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中國作家協會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走出盆地》、《第二十幕》、《21大廈》,中篇小說集《漢家女》、《香魂女》、《銀飾》、《左朱雀右白虎》、《向上的台階》,文集《周大新文集》(5卷)等。曾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百花獎、《十月》獎、《中篇小說選刊》獎、人民文學出版社優秀作品獎等。

周立波(1908—1979),筆名周絲儀。湖南益陽人。大學肄業。1929年就讀於上海勞動大學,因參加革命活動後被開除,後任上海神州國立社校對,又因參加工人罷工而被捕,1934年參加左聯,曆任八路軍前線司令部和晉察冀邊區戰地記者,延安魯藝教師,《解放日報》文藝副刊副主編,八路軍三五九旅司令部秘書,中原日報社副社長,北平軍調部中共代表團翻譯,中共鬆江省委宣傳部宣傳處長、沈陽魯藝研究室主任,《人民文學》編委,湖南省文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湖南分會主席。全國第一、二、三屆人大代表,全國第五屆政協委員,中國文聯第一、二、三屆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第一、二屆理事。1934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蘇聯劄記》、《鐵水奔流》、《山鄉巨變》,報告文學《晉察冀邊區印象記》、《戰地日記》、《南下記》、《紀念及其他》,譯著《被開墾的處女地》(第1部)、《秘密的中國》、《多布羅夫斯基》,文論集《思想文學短論》,《周立波選集》(7卷)。長篇小說《暴風驟雨》獲斯大林文學獎,彩色影片《解放了的中國》(合作)獲斯大林文學獎,《湘江一夜》獲1979年全國短篇小說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