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景物寫作好段(四)
131.黎明時的雲
一道夾帶藍色的紅色光線撫摸著雲朵,雲朵的邊緣上泛出光亮。千萬支火箭射向天際,越射越遠,越射越高,越過黑暗的大地,照亮廣闊的地麵,它們相逢了,交叉了,展開了,又跑掉了,最後彙合在一起,形成大片大片的火焰,把碧藍的大地染成光輝燦爛的金色。紅的,藍的,紫的,金黃的。老天爺——黎明終於到來!
132.千姿百態的雲
在每天的不同時間,雲的景象也是千姿百態的。
清晨,太陽升起來了,但烏雲像一床厚被子似的遮住了它,太陽隻好給烏雲鑲上了一條閃亮的金邊,好像在告訴我們它在那兒;有時雲層不厚,陽光透過雲層的縫隙直射下來,像千萬把閃著金光的長劍,雲也因為借了太陽的光變成玫瑰色,豔麗極了。
傍晚,太陽落山了,但它的光染紅了半邊天,似火的晚霞仿佛要把整個世界熔化。這時,老人們看見了,會笑眯眯地說:“明天又是個大晴天。”小孩子們看見了,會歡叫起來:“火燒雲嘍!火燒雲嘍!”
在晴朗的夜晚,小星星眨著頑皮的眼睛出現了,天空中隻有幾絲雲在慢慢移動,它就像絲帶一樣把小星星遮得時隱時現,看上去好像在和人捉迷藏呢。
133.鉛色烏雲
有些是混濁的鉛色烏雲,投下那麼悲哀沉重的影子。雲動得很慢,時而混在一起,時而互相追逐,色彩混雜,形影交錯,互相吞吃著,又換成新樣子,莊嚴、愁蹙。
134.浮雲
拿著幾片紅葉,我躊躇於林叢中不忍離去,不時從枝葉掩映間,看看天,看看那一朵朵浮雲。我看浮雲在天空遊蕩,輕輕地舒展,緩緩地移動,那麼悠然自在。有時兩朵雲剛結在一起,忽然一陣天風吹來,硬把她們隔開,霎時你在東我在西,而離程是越來越遠了。我想問天風:你為什麼要隔散浮雲?天風沒理我。我再問浮雲:你們分散了,還會重逢嗎?浮雲默然,也沒表示什麼。但我相信:縱使世事真變幻莫測,隻要不失掉自己,你們的重逢終必有日。那時不必悲傷,也不必歡喜,但願彼此都認得那是原來的雲,也就夠了。
夏天的早晨,天空,飄飄悠悠,像一層薄紗,這是浮雲。它隨風起舞,悠然自得,好消遙啊!中午,好多雲塊,互相追逐、嬉戲,顯得活潑可愛,為浩瀚無際的天空增添了生機和活力。
夕陽西下時,那雲更是一大奇觀。它像一個魔術師在耍弄多棱鏡、萬花筒,時如黃絨絨的小兔,時如張牙舞爪的蛟龍,時如長嘯的駿馬,時如五彩繽紛的孔雀……然而,它變得太快了,令人眼花繚亂,無法細細欣賞。如果你有一架高級攝影機,將這些景全部拍照下來,那該多好啊!
要下雨了,隨著隱隱的雷聲,烏雲湧來了。不一會兒,烏雲越來越濃,最後竟像怒吼的風暴,席卷長空,似乎那些將傾注的不是大雨,而是濃濃的墨汁,可怕極了。有時,也不可怕,隻見那烏雲的邊淺黑淺黑的,像渲染的中國畫一樣,有明有暗,有濃有淡,在向無盡的天際浸潤,顯露出了幾分魅力。
雲,變化無窮,神秘莫測,美不勝收。
135.白雲
玩得疲乏了,我們便在地上坐下來。臥下來,觀看那青空裏的白雲。白雲確有使人欣賞的價值,一團一團地如棉花,一卷一卷地如波濤,山一般地擁在那兒,野獸一般地站在這邊:萬千狀態,無奇不有。這一幅最神秘最美麗最複雜的畫片,隻有睜開我們心靈的眼睛來,才能看出其間的意義和幽妙。
136.黃山的雲海
黃山的雲海更好看。置身於北海觀景台,眼前是一片浩瀚的雲海。白雲在山穀裏翻滾湧動,就像大海的波浪一樣。一座座山峰被雲霧環繞著,像海裏的孤島一般,使人有進入夢境之感。
黃山的鬆、石、雲絕不是孤立的,它們互為依托,相映成趣。瞧,在山穀中,一塊筆直的巨石衝出茫茫雲霧,尖尖的頂部就像一支飽蘸墨汁,倒立著的毛筆。令人驚歎不已的是在筆尖上長著一棵鬆樹,遠遠看去,仿佛一朵盛開的蓮花。怪不得人們稱之“夢筆生花”。真是名副其實呀!
奇鬆、怪石、雲海,構成了一幅幅不是畫卷,勝似畫卷的天然國畫,使我舍不得離去。我多麼想化成一棵鬆、一塊石、一片雲,永遠留在黃山上。
137.彩雲
驀地,天色一暗——太陽光被雲朵遮住了,它透過雲層射出一道桔色的光熱。雲帶著玫瑰的青蓮色,山和樹木染上了桔紅。搖曳在微風中的枝枝葉葉,全帶著一絲悠然寧靜的飄逸氣質。一些雲在山腰中浮動,忽來忽去,忽聚忽散,忽隱忽現,如同出自魔術師捉摸不定的戲法一般。
138.廬山的雲
早起推開窗戶,幾朵白雲悄悄地飛進屋來。簡直可以在室內捉雲為戲。
廬山的雲,飄忽不定,起自何方,落於何方?
站在含鄱口的懸岩上,眺望鄱陽湖。剛看到茫茫湖水,轉眼間雲起湖滅。雲,起自湖上,前簇後擁,推上山來,直飛到一千二百米高的含鄱口懸崖上,在人的身前身後湧來退去,飄飄蕩蕩。人行雲中,好像蒙上一層紗幕的舞台,看不真切舞蹈者。自然界也如藝術家一樣,善於以雲、紗幕,表現若明若暗的夢境。
雲,有時來自山外的湖上,有時起自半山的石縫中、杉林下。團團絮雲,慢慢向半山空曠處湧聚,緩緩流動。從一萬米高空的飛機上看雲,雲在機翼下,如冰山一樣莊嚴肅立。茫茫雲海是靜止的,凝固的;顏色慘白,像萬古荒原,有種恐怖感。站在五老峰上看半山起雲,雲在山腰間是流動的,顯得輕巧活潑;但又朦朦朧朧,不知雲深雲淺,不知雲厚雲薄。
有時雲自剪刀峽升起,漫越天街山城,再下東穀。白茫茫,如瀑布般鋪天蓋地順穀瀉下。瀑布雲瀉至前山,再從山腰翻卷升騰,灰雲凝聚而為黑雲,慢慢地變為雨。
139.秋天的雲
俗話說:“二八月看巧雲”。這天,我和媽媽登上景山公園的萬春亭,憑欄而立,抬頭仰望。隻見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際,一朵朵白雲在空中徐徐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