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認知改變人生。人貴在有自知之明,如果一個人總是無法看清自己的不足,那麼他將會枉活一世。天生我才必有用,認清自我,分析自我,完善自我,保留自己的特色,不畫他人的風景,挖掘自己的閃光點,做到最好的自己,才能更快的到達成功的巔峰。
英雄隻問本事
孔子在談到仲弓的時候說:“耕牛產下的牛犢長著紅色的毛,角也長得整齊端正,人們雖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難道會舍棄它嗎?”
仲弓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之一,出身貧苦,他父親當時的名譽也並不高,在各方麵都很不如意。但這做兒子的,卻才能出眾。因此孔子全力提拔這個學生,給予特別培養。他勸仲弓心理上不必有下意識的自卑感。“犁牛”是一種雜毛牛的名稱,在古代這種雜色的牛,除了耕種,沒有什麼其他的用途。尤其在祭祖宗、祭天地等莊嚴隆重的典禮中,一定要選用色澤光亮純淨的牛為犧牲。但這條雜毛牛卻生了一條毛色純紅、頭角崢嶸的俊美小牛。雖然那雜毛牛的品種不好,但是隻要這頭小牛本身條件好,即使在祭祀大典中,不想用它,山川神靈也不會舍棄它的。山川在往古和春秋時代,有時代表神。在這裏,孔子是說天地之神也一定啟示人們,不會把有用的才具,平白地投閑置散的。這也是告訴仲弓,你心裏不要有自卑感,不要介意自己的家庭出身如何,隻要自己真有學問,真有才具,真站得起來,別人想不用你,天地鬼神都不會答應的。
春秋時代,孟嚐君所養的諸多門客,大多出身卑微,但其中不乏有識有能之士,而且各有其用。當時,秦昭襄王為了拆散齊楚聯盟,使用了兩種手段。對楚國他用的是硬手段,對齊國他用的是軟手段。他聽說齊國最有勢力的大臣是孟嚐君,就邀請孟嚐君上鹹陽來,說是要拜他為丞相。
孟嚐君是齊國的貴族,名叫田文。他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專門招收人才。凡是投奔到他門下來的,他都收留下來,供養他們。這種人叫做門客,也叫做食客。當時,孟嚐君門下一共養了三千個食客。
孟嚐君上鹹陽去的時候,隨身帶了一大幫門客。秦昭襄王親自歡迎他。孟嚐君獻上一件純白的狐狸皮的袍子作見麵禮。秦昭襄王知道這是很名貴的銀狐皮,很高興地把它藏在內庫裏。
秦昭襄王本來打算請孟嚐君當丞相,有人對他說:“田文是齊國的貴族,手下人又多。他當了丞相,一定先替齊國打算,秦國不就危險了嗎?”
秦昭襄王說:“那麼,還是把他送回去吧。”
他們說:“他在這兒已經住了不少日子,秦國的情況他差不多全知道,哪兒能輕易放他回去呢?”
秦昭襄王就把孟嚐君軟禁起來。
孟嚐君十分著急,他打聽得秦王身邊有個寵愛的妃子,就托人向她求救。那個妃子叫人傳話說:“叫我跟大王說句話並不難,我隻要一件銀狐皮袍。”
孟嚐君和手下的門客商量,說:“我就這麼一件,已經送給秦王了,哪裏還能要得回來呢?”
其中有個門客說:“我有辦法。”
當天夜裏,這個門客就摸黑進王宮,找到了內庫,把狐皮袍偷了出來。
孟嚐君把狐皮袍子送給秦昭襄王的寵妃。那個妃子得了皮袍,就向秦昭襄王勸說把孟嚐君釋放回去。秦昭襄王果然同意了,發下過關文書,讓孟嚐君他們回去。
孟嚐君得到文書,急急忙忙地往函穀關跑去。他怕秦王反悔,還改名換姓,把文書上的名字也改了。到了關上,正趕上半夜裏。依照秦國的規矩,每天早晨,關上要到雞叫的時候才許放人。大夥兒正在愁眉苦臉盼天亮的時候,忽然有個門客捏著鼻子學起公雞叫來。一聲跟著一聲,附近的公雞全都叫起來了。
守關的人聽到雞叫,開了城門,驗過過關文書,讓孟嚐君出了關。
秦昭襄王果然後悔,派人趕到函穀關,孟嚐君已經走遠了。
孟嚐君回到齊國,當了齊國的相國。他門下的食客就更多了。他把門客分為幾等:頭等的門客出去有車馬,一般的門客吃的有魚肉,至於下等的門客,就隻能吃粗茶淡飯了。有個名叫馮諼的老頭子,窮苦得活不下去,投到孟嚐君門下來作食客。孟嚐君問管事的:“這個人有什麼本領?”
管事的回答說:“他說沒有什麼本領。”
孟嚐君笑著說:“把他留下吧。”
管事的懂得孟嚐君的意思,就把馮諼當作下等門客對待。過了幾天,馮諼靠著柱子敲敲他的劍哼起歌來:“長劍呀,咱們回去吧,吃飯沒有魚呀!”
管事的報告孟嚐君,孟嚐君說:“給他魚吃,照一般門客的夥食辦吧!”
又過了五天,馮諼又敲打他的劍唱起來:“長劍呀,咱們回去吧,出門沒有車呀!”
孟嚐君聽到這個情況,又跟管事的說:“給他備車,照上等門客一樣對待。”
又過了五天,孟嚐君又問管事的,那位馮先生還有什麼意見。管事的回答說:“他又在唱歌了,說什麼沒有錢養家呢。”
孟嚐君問了一下,知道馮諼家裏有個老娘,就派人給他老娘送了些吃的穿的。這一來,馮諼果然不再唱歌了。
孟嚐君養了這麼多的門客,管吃管住,光靠他的俸祿是遠遠不夠花的。他就在自己的封地薛城(今山東滕縣東南)向老百姓放債收利息,來維持他家的巨大的耗費。
有一天,孟嚐君派馮諼到薛城去收債。馮諼臨走的時候,向孟嚐君告別,問:“回來的時候,要買點什麼東西來?”
孟嚐君說:“你瞧著辦吧,看我家缺什麼就買什麼。”
馮諼到了薛城,把欠債的百姓都召集攏來,叫他們把債券拿出來核對。老百姓正在發愁還不出這些債,馮諼卻當眾假傳孟嚐君的決定:還不出債的,一概免了。
老百姓聽了將信將疑,馮諼幹脆點起一把火,把債券燒掉。
馮諼趕回臨淄,把收債的情況原原本本告訴孟嚐君。孟嚐君聽了十分生氣:“你把債券都燒了,我這裏三千人吃什麼!”
馮諼不慌不忙地說:“我臨走的時候您不是說過,這兒缺什麼就買什麼嗎?我覺得您這兒別的不缺少,缺少的是老百姓的情義,所以我把情義買回來了。”
孟嚐君很不高興地說:“算了吧!”
後來,孟嚐君的聲望越來越大。秦昭襄王聽到齊國重用孟嚐君,很擔心,暗中打發人到齊國去散播謠言,說孟嚐君收買民心,眼看就要當上齊王了。齊王聽信這些話,認為孟嚐君名聲太大,威脅他的地位,決定收回孟嚐君的相印。孟嚐君被革了職,隻好回到他的封地薛城去。
這時候,三千多門客大都散了,隻有馮諼跟著他,替他駕車上薛城。
當他的車馬離薛城還差一百裏的時候,隻見薛城的百姓,扶老攜幼,都來迎接。
孟嚐君看到這番情景,十分感觸,對馮諼說:“你過去給我買的情義,我今天才看到了。”
偉大詩人李白說:“天生我才必有用。”天生下我們,就應該是有用的;也可以說,天生我們人類,就應該是有用的;如果再引申一步,天生動物,天生植物,天生所有生命,都是有用的。它們的存在,就說明有用。因此,具體到我們每一個人身上可以這樣說,人的出身並不重要,出身再卑微的人也不要有自卑意識。重要的是你自身要有才能,並且你還要深信,自己的才能總會派上用場。上蒼讓你這樣一個人誕生於世。絕不是毫無理由的,完全是因為這個世間需要你這樣一個角色才派你來的。你所要做的,就是找到最適合你的那個位置,並發揮作用。
勵誌小語
一個人的曲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身要有才能。並且你還要深信,自己的才能總會派上用場。上蒼讓你誕生於世,絕不是毫無理由的,完全是因為這個世間需要你這樣一個角色。你所要做的,就是找到最適合你的那個位置,並發揮作用。
不要小看了自己
任何時候都不要小看自己。在關鍵時刻,你敢說“我很重要”嗎?試著說出來,你的人生也許會由此揭開新的一頁。
從前有個人,出身很貧窮,自己又沒有一技之長。因為沒有謀生的手段,他每天隻有靠在城裏乞討度日,生活十分困窘。
剛好在此時,有個馬醫因為活計太多,忙不過來,需要找一個幫手。這個乞丐便主動找上門去,請求在馬廄裏給馬醫打打雜工,以此換取一日三餐。
這樣一來,他再也不用沿街乞討,晚上也不必漂泊流浪。安定的生活使他的日子變得充實起來,他幹活也格外賣力,並決心成為一個馬醫。
可是,有人卻在他身邊取笑他說:“馬醫本來就是一個被人瞧不起的職業,而你不過是為了混口飯吃,就去給馬醫打雜,當下手,這不是你莫大的恥辱嗎?”
這個昔日的乞丐平靜地回答:“依我看,天下最大的恥辱莫過於寄生蟲,靠乞討度日。過去,我為了活命,連討飯都不感到羞恥;如今能幫馬醫幹活,用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同時還能學到東西,這又怎麼能說是恥辱呢?”
隻要自己不小看自己,別人就不敢小瞧你。在任何時候都要保持自己的尊嚴。你應知道,你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人,因此你是珍貴的。你應該學會珍惜自己,才會贏得別人的尊敬。
如今人們所需要的不是謙虛,而是自信。隻要你不懈追求,相信自己不比別人差。你就一定能行!哪怕你隻是一塊石頭,但站著就該是一座山,倒下便是路基,完整時給人啟示,粉碎時使人警醒……你要時刻提醒自己:我很重要!
戰後受經濟危機的影響,日本失業人數陡增,工廠效益也很不景氣。一家瀕臨倒閉的食品公司為了起死回生,決定裁員三分之一。有三種人名列其中:一種是清潔工,一種是司機,一種是無任何技術的倉管人員。這三種人加起來有30多名。經理找他們談話,說明了裁員意圖。
清潔工說:“我們很重要,如果沒有我們打掃衛生,沒有清潔優美、健康有序的工作環境,你們怎麼能全身心投入工作?”
司機說:“我們很重要,這麼多產品沒有司機怎麼能迅速銷往市場?”
倉管人員說:“我們很重要,戰爭剛剛過去,許多人掙紮在饑餓線上,如果沒有我們,這些食品豈不要被流浪街頭的乞丐偷光!”
經理覺得他們說的話都很有道理,權衡再三決定不裁員,重新製定了管理策略。最後經理在廠門口懸掛了一塊大匾,上麵寫著:“我很重要。”
從此,每天當職工們來上班,第一眼看到的便是“我很重要”這四個字。不管一線職工還是白領階層,都認為領導很重視他們,因此工作也很賣命,這句話調動了全體職工的積極性,幾年後公司迅速崛起,成為日本有名的公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