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心理描寫寫作指導·1.什麼叫心理描寫
學生心理描寫範文閱讀與指導學生有效閱讀範文與方法指導
心理描寫是指在文章中,對人物在一定的環境中的心理狀態、精神麵貌和內心活動進行的描寫。是作文中表現人物性格品質的一種方法。最常用的是描寫人物的內心獨白,寫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讓人物一無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聲,說出他的歡樂和悲傷、矛盾和愁鬱、憂慮和希望,使讀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內心世界。
通過對人物心理的描寫,能夠直接深入人物心靈,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人物豐富而複雜的思想感情。作者塑造人物形象,可供運用的方法是很多的,其目的都是為了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心理描寫的目的也是如此,跟肖像描寫、語言描寫等方法相比,心理描寫能夠直接敘寫人物的七情六欲,揭示人物靈魂深處的奧秘,把單靠外部形象難以表現的內心感受揭示出來,使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立體化,從而顯得更為完整和真實。
2.心理描寫的表現形式
法國作家雨果說過:“有一種比海更大的景象,是天空;還有一種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內心世界。”人的心理活動的複雜多樣,決定了心理描寫具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內心獨白
一般使用第一人稱。猶如電影中人物思考時的畫外音,是傾吐衷腸、透露“心曲”的一個重要手段。
(2)動作暗示
人的動作、行為總是受心理活動的支配,從行動中刻劃人物的心理活動,揭示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內心世界,是心理描寫的又一表現形式;
(3)景物烘托
即繪景而顯情。作品中出現的景物,往往是“人化的自然”,滲透了人物的特定心情。
(4)心理概述
又稱心理剖析,是作者對人物內心活動的直接描述,一般使用第三人稱。由於作者是以旁觀者的身份對人物的內心世界進行剖析、評介,因此不但便於比較細膩地表現人物當時當地的思想活動,還可以有進展地概述人物在一段時間內的感情變化,內心鬥爭,在行文中比較靈活方便。
心理描寫要成為塑造人物形象的有效手段,首先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質特征,使心理描寫符合人物性格發展的邏輯,成為多方麵展現人物性格並完成人物形象塑造的有機組成部分。不要興之所至,信筆寫去,遊離了人物而空發議論、徒作感歎,使心理描寫成為累贅。
心理描寫要實事求是,恰如其分。不可主觀臆造,不可無限製擴大。過於冗長繁瑣的心理描寫,非但達不到真切感人的目的,反而會令人生厭。隻有當它和肖像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等多種寫作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產生良好的效果。
3.心理描寫常用方法
(1)直接描寫式
這是最為常見的運用最廣泛的一種人物心理描寫法,有的句子中含有“想”等關鍵的字眼作為明顯的標誌。“想”字或出現在心理活動之前,或出現在心理活動之後。“想”字後有的用“逗號”,有的用“冒號”等做標示。
例如在《陳奐生上城記》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推開房間,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猶豫:“脫不脫鞋?”一轉念,忿忿想到:“出了五塊錢呢!”再也不怕髒,大搖大擺走了進去,往彈簧太師椅上一坐:“管它,坐癟了不關我事,出了五元錢呢。”
以上的心理描寫就屬於直接描寫式,它非常恰當的將陳奐生患得患失、狹隘自私的小農經濟的心理描寫了出來。
同樣的例子在《阿Q正傳》裏麵也有:
阿Q在形式上打敗了,被人揪住黃辮子,在壁上碰了四五個響頭,閑人這才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裏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不象樣……”於是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走了。
以上的心裏描寫雖然很簡潔,但很好的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將阿Q的精神勝利法活化了出來。
(2)抒情獨白式
這種刻畫人物心理的方法,是用抒情的筆法展示人物的內心矛盾和思想鬥爭。如下麵的例子:
我一邊跑一邊想:看樣子是難以逃脫了。扔了米跑吧,山上急等著用用糧食,舍不得丟,——而且就是扔了也不一定能逃得脫;不扔吧,叫敵人追上了也是人糧兩空。怎麼辦呢?……這時,洪七還緊跟著我,呼哧呼哧直喘氣呢。我聽著他的喘氣聲,驀地想出了一個法子。可是當我這樣想著的時候,我自己不由得渾身都顫抖了起來:兒子,多好的兒子……這叫我怎麼跟他媽交代呢。……可是,不這樣又不行,孩子要緊,革命的事業更要緊!也許我能替了孩子,可孩子替不了我呀!……
以上的文段,心理描寫非常成功。
作者用抒情的筆法,寫“我”與兒子洪七給山上的紅軍送糧,在途中遇到了敵人。在萬分危急的情況下,是犧牲兒子保護糧食,還是保護兒子?“我”的內心鬥爭非常激烈,心情極度矛盾、複雜。最後,“我”毅然犧牲了兒子,使“我”的崇高品質得到了最好的表現。
(3)夢境描繪式
這是一些學生容易忽略的心理描寫法。夢境是人所想的集中表現,它同樣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章的主題等。夢境描繪的文字一般較多,下麵選一較短的進行說明:
這裏寶玉昏昏默默,隻見蔣玉菡走了進來,訴說忠順府拿他之事;隻見金釧兒進來哭說為他投井之情。寶玉半夢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覺有人推他,恍恍忽忽聽得有人悲戚之聲。寶玉從夢中驚醒,睜眼一看,不是別人,卻是林黛玉。
以上文字,作者就描寫了夢境。它既揭示出了寶玉關心體貼少女,思想叛逆,具有民主思想的性格特征,又反映出當時社會中,處於下層地位的人任人宰割的不合理的黑暗現實。
(4)心理分析式
這種心理描寫的方法在西方的一些小說中很常見。即通過剖析人物的心理來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讓讀者對人物的所思所想更加明了。
如,莫泊桑在小說《項鏈》中就運用了心理分析式。他用“她一向就想望著得人歡心,被人豔羨,具有誘惑力而被人追求”,表現瑪蒂爾德希望擺脫寒酸、暗淡、平庸的生活,置身於上流社會,成為生活優裕、受人奉承的高貴夫人的夢想;通過“她陶醉於自己的美貌勝過一切女賓”,表現她自覺頗有姿色,具有跳出平庸家庭,爬進上流社會的資本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