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秒鍾定律:這是記憶力服從的第二個時間定律。如果人們不做出記憶努力,那麼在獲取和複述記憶材料之間不會超過30秒鍾。

若要體會一年的價值,不妨去問一問一個留級的學生;要體會一個月的價值,不妨去問一位早產的母親;要體會一星期的價值,那麼就去請教一個周報的編輯;要體會一小時的坐,就去問一問正在等待約會的情人;要體會一分鍾的價值,剛剛錯過飛機的人可能會給你最好的答案;要體會一秒鍾的價值,就去問一問百米賽跑的金牌獲得者。時間真的是一個最珍貴的禮物,珍惜你所擁有的每一秒吧。

黃金定律:時間老人是不等人的,他不會因為某個人而在不斷行走的同時猛然停滯,今天就僅僅是今天,時間的擺動不可能讓你嚐試昨天的甜美,也不可能讓你進行明天的愉快。因此,青少年應該學會珍惜點點滴滴的時間。

6.珍惜時間,珍惜生命

時間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後悔的東西。奧格·曼狄諾指出,時間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形式之一。生命和時間,緊緊相依連,失去了時間,生命成了虛幻,沒有了生命,時間便喪失了意義。時間就是生命,節約時間就是延長壽命。

珍惜時間,擁有成功

對於時間,不同領域的人們有不同的看法。哲學家認為,時間是物質運動持續性存在的方式;企業家認為,時間是金錢;醫學家認為,時間就是生命;軍事家認為,時間就是勝利;教育家認為,時間就是知識;而科學家也認為,時間就是創造。古往今來,曆史的變遷,人事的興替,生命的萌動,青春的激情等等。無不是在時間的注視下形成的。可是,自然萬物,誰能生活在時間之外,真正擁有永恒呢?

著名作家高爾基說:“時間是最公平合理的,它從不多給誰一分。勤勞者能叫時間留下串串果實,懶惰者時間留給他們一頭白發,兩手空空。”你不能讓時間停留,但可以每時每刻做些有意義的事。

珍惜時間,勤奮進取是天才必備的品質。縱觀古今中外的名人誌士,他們無一不是靠自己的勤奮努力,抓緊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而成功的。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先生曾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隻要願擠總還是有的。”的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擠”出時間的地方太多了。

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法拉第在中年以後,為了節省時間,把整個身心都用在科學創造上,嚴格控製自己,拒絕參加一切與科學無關的活動,甚至辭去皇家學院主席的職務。發明鐳的居裏夫人的會客室裏從來不放座椅就是為了不使來訪者拖延拜訪的時間。

愛因斯坦在76歲時由於操勞過度而病倒了,有位老朋友問他想要什麼東西,他說:“我隻希望還有若幹小時的時間,讓我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愛迪生是美國的大發明家,他一生都在忘我地工作,成了有2000多項發明的發明大王,在79歲生日時他自豪地宣布:“按常人的工作量計算,我已經135歲了。”

海倫·凱勒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像明天就會死去那樣去生活。如果把活著的每一天當作生活的最後一天,懷著友善、朝氣和渴望去生活,那麼,我們最終收獲的必將是輝煌的人生。但是,作為一個新時代的中學生,你們更應該將生命中的每一天當作一個新的開始,因為,生命的開始是多麼的可貴。既然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何時才是終點站,但你卻知道今天是你人生餘下的生命的第一天。

對中學生來說,自然界所賜予的每一天都是新的,都是好日子,因為它包含了重新再來的機會、勇氣與希望,每天你們都應用感恩的心來迎接它,使用它,將一日的生活過得豐富而踏實!這也是你們能把握生命中每一天的惟一方法。

珍惜時間,珍惜每一天

時間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重要的。勤奮者總感到時間不夠用,麵對時間緊而有序;懶惰者總感到時間難以消磨,麵對時間不知所措。

一天,在醫生擁擠的候診室裏,一位老人突然站起來走向值班護士,“小姐,”他彬彬有禮,一本正經地說,“我預約的時間是三點,而現在已經是四點,我不能再等下去了,請給我重新預約改天看病吧!”兩個人在旁邊議論紛紛:“他肯定至少80歲了,他現在還會有什麼要緊的事?”那老人轉向他們說:“我今年88歲,這就是為什麼我不能浪費一分一秒的原因。”

一個88歲的老人,他知道時間對他來說意味著什麼,在他身上,人們才能真正的感覺到時間就是生命。中學生朋友,你感覺到時間就是生命了嗎?你能體會到這句話的意思嗎?也許對你來說,有很多很多的時間,你總覺得時間用也用不完。可是,你有過這種情況嗎?在睡覺前,你突然想起,第二天的作業忘記做了;在考場上,你發現平時浪費了時間,還沒來得及好好複習;和同學約好了在某一時間見麵,可是過了約定的時間,你還沒有到……

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是平常人,有一天都將老去,但人們總是把那一天想得極其遙遠,把人生視為當然。當青春年少的你們正處於精神活潑、身體健康的狀態時,死亡簡直是不可想象的。2008年5月12日,2點28分,那是一個刻骨銘心的時刻。難道隻有當災難來臨時,隻有當生命受到威脅時,你們才能感覺到時間的可貴嗎?

請注意聆聽:嘀嗒,嘀嗒……這是唯美的音符,幸福的希冀,歡樂的鳴啼,也是秒針旋轉的節拍。嘀嗒,嘀嗒……你,來了;為了迎接你的到來,她歡快旋轉起來;你,長大了;每長高一寸,她便會旋轉一圈,一圈;平和地,緩緩地;你,讀書了;每上完一堂課,你就會偷偷看上她一眼,她還是在旋轉;興奮地,緊張地。其實,每個人的生命就好比一張張麵紙,等一一抽取之後,如果自己沒有善加利用,即可能會被棄如敝屣。

日常生活中,有的人惜時如金,分秒必爭,廢寢忘食,努力拚搏。而有的人則整日無所事事,在一場網絡遊戲、一次戲嬉中打發光陰。在生命中,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選擇如何處理自己所擁有的每一天,你可以把它消磨在遊戲廳和網吧裏,也可以將它花在教室裏或運動場上。當然,你也可以將它變得輕如鴻毛,一文不值,或者把它過得多姿多彩、富有意義。在世界上,對人類來說最可貴的就是“今”,而最容易喪失的也是“今”。因為它容易喪失,所以更覺得它寶貴。

時間過得很快,猶如黑夜裏的流星,瞬間滑過星空。雖然說時間是屬於每個人的,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它。隻有珍惜時間,不浪費一分一秒的人,才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斯賓塞曾經說過:“必須記住我們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時間有限,不隻是由於人生短促,更由於人事紛繁。我們應該力求把我們所有的時間用去做最有益的事情。把握好自己的時間,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抓住身邊的每一分鍾,珍惜時間吧。

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7.樹立正確的時間觀念

有人曾這樣寫到:人生就好比在空白的紙上塗鴉,可以有規律,也可以很隨意,可以很鮮豔,也可以很淺淡。而這都取決於你如何利用你的人生時間。隻有樹立正確的時間觀念,才能很好地繪畫自己精彩的人生。

時間觀念是人的根本品質

從某種程度而言,時間觀念是人的根本品質,是對被約人的起碼尊重,是走上成功之路的基本條件,是駕馭財富的第一要素,是學習、工作與生活上最為重要的準繩……對於青少年而言,良好的時間觀念有助於其健康成長。一般而言,守時、惜時的孩子,心智成熟程度較高,不僅容易建立健康規律的學習生活習慣,還能夠具有自信、樂觀的精神,與此同時其交往能力也比較強。

有一家以普通小客戶作為主要訪問對象的保險公司,當時,在其他保險公司的推銷員一天隻訪問30個左右的客戶時,而這家保險公司的推銷員,每天卻要訪問100個以上的客戶,每天早上9點左右,他們就來到自己所負責的區域,展開例行的訪問活動,其他競爭對手直到9點以後才姍姍來到。若不考慮別的方麵,僅僅從起步而言,這家保險公司就贏得了30分鍾。

除此之外,經調查當地顧客之後,就會發現他們受歡迎的程度令人吃驚。這家保險公司的推銷員,不管刮風下雨,從來沒有中斷過該地的訪問活動,而其他保險公司的推銷員,隻是偶爾才來,且隻是停留一小會。

如果每天都能比競爭對手多出10分鍾,雖然隻是短短的10分鍾,但是一個月卻能積累240分鍾左右,一年就能多出48個小時左右。“一寸光陰一寸金”,對推銷員而言,時間就是金錢。因此,他們的時間觀念和業績是緊密相連的。

古往今來,不計其數的人們惋惜,時間易逝,於是感歎“時間之快,人生行樂需及時”“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的確如此,時間的流速實在令人難以估測。那麼,一個人怎樣才能在有生之年活得更有意義,做出更大的貢獻呢?答案卻是惟一的:樹立正確的時間觀念。

青少年應惜時如金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放棄他。時間會衝破青少年的華麗精致,把平行線刻上美人的額角,吃掉稀世之珍……天生麗質,一切都難以逃脫它橫掃的鐮刀。”巴甫洛夫在《給青少年們的一封信》中談到:“一個人即使是有兩次生命,這對於我們青少年而言也是不夠的。”董必武在《中學生》中說道:“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古人雲此足可惜,吾輩更應惜秒陰。”這些話語均向青少年揭示出樹立正確時間觀念的重要性。時間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是公平的,它不會因你是一個勤奮者而多給,也不會因你是一個懶惰者而少給,在有限的時間內,不同觀念的人得到的結果卻不盡相同。

華西村之所以能夠取得巨大的成就,時刻走在前列,與華西人正確的時間觀念是密不可分的。

吳磊是華西村的一個村民,一次,包括他在內的二十幾個華西村民去日本旅遊時,陪同的導遊是一位華裔日本人。原本約好的是早上八點集合出發,但是到了早上7點45的時候,華西村民早已來到了集合地點,卻遲遲不見導遊的蹤影。八點,八點十分……時間在不斷流逝著,直至8點35的時候,導遊才慢慢騰騰地從遠處走來。

大家都感到非常生氣,紛紛質問導遊為什麼遲到。刹那間,導遊感到十分驚訝,並說道:“你們怎麼這麼早就來到了,以前中國的遊客從沒有在規定時間就能集合完畢的,一般情況下,總要拖延半個小時左右,因此我也是依照‘經驗’晚來了半個小時左右……”遊客具有極強的時間觀念,不禁使導遊感到他們的與眾不同,他豎起大拇指,接著說道:“難怪你們的經濟水平一直居於名列前茅,就憑你們正確的時間觀念,我心服口服了!”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些詩句均向青少年闡述了一個道理:人生有限,必須樹立正確的時間觀念,做到惜時如金,趁青春有為之時多學習一些科學知識,多做出幾番事業。在現實生活中,不計其數的青少年並沒有意識到時間的彌足珍貴,沒有樹立正確的時間觀。你們不懂得珍惜時間,整日渾渾噩噩、庸庸碌碌、無所作為;把今天的學習任務拖延至明天,把今天需要做的事情不時地向後推移;生在蹉跎歲月,卻絲毫不會感到因虛度年華而悔恨,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大凡成功的人,都是具有極強時間觀念,善於運用時間,做好計劃安排的人。他們絕對不會為不能給自己帶來好處的人和事上浪費一分一秒,他們總是清楚自己下一步要去做什麼。與此同時,時間也會為勤勉的人帶來智慧和力量,為懶惰的人僅留下悔恨。隻有樹立正確的時間觀念,青少年才能掌握更豐富的知識,迎接不斷的挑戰,擁有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