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訓】
“夫神明內也,形軀外也,公不死於銅官,幸也;即死於銅官,而謂蕩平東南,遂無望於繼起者乎?則不然矣!事有成敗,命有修短,氣運所由廢興也,豈由人力哉!”
【故事】
曾國藩率軍在靖港偷襲太平軍,因為得到的是錯誤情報,被打得大敗,性急之下跳水自殺,幸虧被幕僚救起,才撿了一條性命。消息傳到長沙,那些平日對曾國藩就看不上眼的老官僚,抓緊商量著彈劾曾國藩,被駱秉章製止。
當時,左宗棠就坐在旁邊,聽著這些人落井下石的話很是氣憤,但有無可奈何。
左宗棠來到江邊的時候,曾國藩正一個人坐在船艙裏黯然神傷。他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就在這時,他見一人飄然立於船頭,仔細一看,正是左宗棠。
左宗棠麵無表情地說:“聽說曾大人快要走了,左某特來送葬。”
曾國藩不高興了,心說我就是戰敗你也不能這麼說我啊。
“季高,你這話是不是傷人太深?”
左宗棠不理會,問道:“剛才我看見你弟弟國葆抬了一口棺材回來,難道不是為你準備的?”
曾國藩這才想起,半個時辰前,他確實命令曾國葆帶人去城裏買棺材去了。想到這裏,曾國藩趕緊藏桌案上的一張紙,但被左宗棠一把槍了過來。
“我沒猜錯吧,遺書都寫好了。”接著,左宗棠朗聲讀道,“為臣力已竭,謹以身殉,恭具遺析,仰祈聖鑒事。臣於初二日,自帶水師陸勇各五營,前經靖港剿賊巢,不料開戰半時之久,便全軍潰散。臣愧憤之至。不特不能肅清下遊江麵,而且在本省屢次喪師失律,獲罪甚重,無以對我君父。謹北向九叩首,恭折闕廷,即於今日殉難。論臣貽誤之事,則一死不足蔽辜;究臣未伸之誌,則萬古不肯瞑目。謹具折,伏乞聖慈垂鑒。謹奏。”
“別念了!”曾國藩大聲製止左宗棠。
“怎麼,既然敢寫,早晚都要被人看到。這麼好的文筆,看來要名垂千古了。”
麵對左宗棠的冷嘲熱諷,曾國藩羞愧不已。其實,左宗棠是怕曾國藩真一時想不開自殺了事,才用這些難聽的話激他的。見曾國藩低下頭,左宗棠突然改了口吻,破口大罵:“我以為你曾滌生是什麼人物,原來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徒!我告訴你,如果你死了,我不僅不會哭一聲,還要鞭屍揚灰,勸說伯父大人不準你入曾氏祖塋。”
就這一句,曾國藩“騰”地站了起來,用手指著左宗棠,哆嗦著說:“你……你給我說明白,我哪裏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了?”
“嗬,不承認是吧?好,我就慢慢說給你聽。”左宗棠把手一背,像背書似的說:“你二十八歲入翰苑,三十七歲授禮部侍郎銜,官居二品,誥封三代,皇上對你的恩情可謂天高地厚、河長海深。現在太平軍作亂,皇上委派你幫辦團練,是指望你保境安民、平亂興邦,你呢?出師受挫便自殺,置皇上殷殷期望於不顧,視國家安危為身外之事,說說,這是不是不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