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訓】
“科名亦有定數,能文章者得之,不能文章者亦得之;有道德者得之,無道德者亦得之。均可得也,則盍期蓄道德而能文章乎?”
【故事】
因為左宗棠答應兩江總督陶澍,在他死後幫他養育兒子陶恍,所以,陶澍去世後,左宗棠於次年從湘陰老家赴安化小淹陶澍的宮保府第,竭盡全力地教了未來女婿陶桄八年的書。在這八年裏,陶澍豐富的藏書,使左宗棠有魚入海洋之感。陶澍學識淵博,一生酷愛讀書,他不僅愛好寫詩,而且書法造詣頗高,並且在哲學、曆史學、地理學諸方麵卓有成就。陶澍的藏書十分豐富,小淹陶家灣的藏書樓裏藏書達數十萬之多。左宗棠拿起這本,放下那本,邊看邊嘖嘖稱讚。他想,自己既然無緣仕途,倒不如一頭紮進書海裏,下決心專門研究經世之學,以備報國之用。左宗棠本來愛好讀書,現在看到這麼多從沒見過的好書,能不欣喜若狂?
左宗棠對這些書分外珍惜,每年六月初六,他都要請人把書搬到太陽地坪裏曬黴,並親自到場監督,檢查書籍保管情況,以防蟲蛀黴變。
很多年過去了。這一天,左宗棠率領收複新疆的西征軍,一路過關斬將,將匪頑打得落花流水。但樂極生悲,這天,大軍正在行進,部將來報:“左帥,我們可能誤入沙漠腹地了,駱駝帶的水已經用完,無法繼續行軍。請左帥指示。”
左宗棠也感戴喉嚨裏隻想冒煙。他下了馬,手搭涼棚四下一望,到處都是茫茫戈壁,如此走下去,凶多吉少啊。
正在大家焦急萬分之時,左宗棠突然想到,有一年六月初六,他請人將陶澍的近十萬本書籍搬運到太陽底下,他則在地上隨便拿起一本書來看。那本書裏有一篇文章,是關於在沙漠中作戰如何找到水源的章節。因為感到新鮮,左宗棠就站在那裏認真地看完,並默記在心。
現在,大軍所處的環境和書中說的正好吻合。左宗棠高興地說:“我有辦法了。”眾將官一聽,趕緊圍上來。
“那一年我在陶公家讀書時,曾讀到類似的章節。因為當時對沙漠戰爭很感興趣,就記了下來,不想,今日派上了用場。”一個將官問:“什麼辦法,我們趕緊比著做吧?”左宗棠點點頭:“把所有駱駝集合起來,分成四組,每個方向一組,從我站的這裏開始往外找,當看到駱駝前蹄所蹴之處,就地掘井,就會得水。”眾人哪敢怠慢,趕緊牽著駱駝四下去找。
理論和現實總是有一定的距離。雖然左宗棠說的有道理,但真找起來卻不是容易事。正在大家焦急萬分時,聽見有人高喊:“左帥,這裏好像有水。”左宗棠趕過去一看,和書上說的一樣。
“好,就在這裏往下挖。”
左宗棠一聲令下,官兵們輪番上陣,半天功夫,果真挖出了清涼的泉水。
左宗棠命人把水裝滿水袋,又讓官兵痛飲了一番,這才命令繼續前進。終於,大軍靠這些水不僅走出了大沙漠,還取得了金積堡之役的大捷,收複了大片失地,維護了國家尊嚴。
【感悟】
學以致用真讀書:如果隻是把讀書當作升官發財的工具,那你實在是褻瀆了千百年來的經典之作。“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車馬多如簇;書中自有顏如玉。”現在,如果你在教育孩子時,還喜歡引用這幾句“經典”來誘發孩子學習的興趣,那絕對不是什麼明智之舉。你要讓孩子知道,學以致用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