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訓】
“就兵事而言,欲杜俄人狡謀,必先定回部,欲收伊犁,必先克烏魯木齊。”
【故事】
左宗棠奉命督辦新疆軍務,為中國近代反對外國侵略鬥爭史揭開了新的一幕。
但左宗棠也清楚,新疆地理位置偏僻,雖有林則徐留下的一些資料,但那隻能是紙上的乾坤,作為實戰,僅是參考。
這天,左宗棠召集部將研究收複新疆的事宜。因為大家大多是湖南人,對於新疆知之甚少。所以,他們隻有聽左宗棠講。
左宗棠看看這些愛將,讓人把地圖掛好,站起來,對大家說:“此次收複新疆事關重大,而我身體又不好。不過,既然我敢接這副重擔,就有信心把這件事辦好。”左宗棠回身指著地圖說,“我想了一下,這事要做的完美,就要先殲滅阿古柏匪幫,然後索還伊犁。”
大家都點點頭。
左宗棠接著說:“收複除伊犁外的新疆領土,第一個戰略目標應分為兩步走,即首先平定北疆,接著再底定南疆。天山南北兩路,北可製南,南卻不能製北。隻要按這個步驟走,收複新疆隻是時間問題。好了,大家都談談各自的看法。”
左宗棠引起了話題,大家就開始討論,從備戰到結束,幾乎全部涉及到了。
左宗棠一邊聽一邊點頭,嘴角浮現處不易察覺的微笑。隨後,左宗棠確定了消滅阿古柏勢力的具體步驟。他說:“此次進兵,先北路而後南路。如大軍攻剿古牧地烏垣、紅廟一帶,帕夏敢赴北路之援,官軍猛打數仗,就可挫其凶鋒。將來再打南邊,靠我們已有的聲威,就會變得容易些。”左宗棠話鋒一轉,“當然,此次收複新疆,這些叛賊勢必會拚死抵抗,會有很多大仗惡仗,大家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所以,北疆之戰的成敗決定著是否能順利收複南疆,我們的部隊要整頓一下,以達到全殲頑敵的目標。”
接著,左宗棠依照“整軍乃能經武”的古訓,一麵對已出關和準備出關的軍隊予以整頓,將金順、景廉、穆圖善等部加以裁並,一麵強調精擇出關之將,任用英銳果敏,才氣無雙的劉錦棠總理行營事務,對其他統領、營哨各員,均根據實際情況作了安排。
軍隊要打勝仗,離不開平時的訓練。雖然兵將出關,但臨陣磨槍,也會加強各隊之間的協調性,增強戰鬥力。
幾天以後,左宗棠又把幾個主要將領叫過來,研究軍隊後勤保障的問題,左宗棠把精力主要用在籌糧、籌餉和籌轉運上麵。左宗棠說:“行軍打仗離不開糧食的供給。隻有軍隊和糧草一起前進,才能保障戰鬥的勝利。因此,北路的大軍就用北路的糧草,這樣不但節省時間,還可以降低糧耗。”左宗棠站起來,指著地圖說:“我看了一下,北路於歸化(今呼和浩特市)設立北局,南路以肅州(今酒泉市)為南局,負責北、南兩路的糧食補給,這樣就可以做到南北相顧,不至於出現‘斷鏈現象’。”最後,左宗棠又命令已出關各軍,在巴裏坤、哈密等地辦理采糧、開墾,並讓“蒿武軍”統領張曜全權負責。
糧草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就是軍餉問題。這件事讓左宗棠很是頭疼。本來,西征軍的軍費每年支出約800萬兩,但實際收到的各省協餉隻有500萬兩。這麼大的缺口,要想一下子補齊,確實不是容易事。
因此,左宗棠多次上奏請求敕下各省如數撥解協餉,並主張暫借洋款以補不足。在左宗棠的努力下,西征軍餉源匱缺的情況最終受到清廷重視。皇上一道聖旨,所有問題全部解決。
籌糧、籌餉已經有了結果,左宗棠又開始研究糧食和軍火物資的轉運問題。西征軍馳騁數千裏,籌劃轉運也並非易事。但這也難不倒左宗棠。他主張關內運糧以車駝為主,關外則以駝運為主,解決了糧食轉運的難題。他還通過上海采辦轉運局、漢口後路總糧台、西安總糧台等轉運軍火物資,並由蘭州機器局自造槍炮供應前線。
經過近一年的積極籌備,左宗棠於光緒二年二月二十一日(1876年3月16日)離開蘭州西進,三月十三日(4月7日)抵達肅州(今酒泉市),收複新疆的大幕正在徐徐拉開。
【感悟】
你準備好了嗎:其實,人的一生有很多次“戰鬥”,升學、找工作、結婚、買房子、教育兒女、贍養老人……不管是大點的事情,還是你認為不值一提的小事,如果事先不積極籌劃,其結果都不會很圓滿。很多人相信“車到山前必有路”,這是一種消極的心態。路可能有,但布滿荊棘和花香鳥語絕對不能同日而語。所以,在平時要做好各種準備,事前一點微不足道的準備工作,可能使你在事到臨頭時有更多、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