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危受命(3)(1 / 3)

臨危受命(3)

9月11日,丘吉爾向全國軍民發表了廣播講話,他指出:

無可懷疑的是,希特勒先生正在很快地消耗他的戰鬥機隊,如果他再這樣繼續幾個星期,就會把他這部分重要的空軍力量消耗殆盡,完全毀滅。這對我們就大為有利了。

丘吉爾還提醒道:

德國人正以他們一貫具有的周密性和條理性進行準備,要向我們這個島嶼發動大規模入侵。如果真的試圖入侵的話,看來不會拖延很久。

因此,我們必須把下星期或下星期前後看作我國曆史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它可以和當年西班牙無敵艦隊逼近英吉利海峽,德雷克快要打完一場木球的時候相比,也和納爾遜在布洛涅為我們抵擋拿破侖大軍的時候不相上下。所有這些,我們在曆史上是讀過了。

但是,當前正在發生的事情,就它的規模和對全人類的生活和未來以及對世界文明的影響來說,都遠遠不是過去那些勇敢的日子所能比擬的。

9月15日,德國空軍集中了最大力量對倫敦進行空襲。兩百多架轟炸機和三倍於此的戰鬥機群飛向倫敦。英國空軍也全力以赴地迎擊,雙方展開了激烈交鋒。

丘吉爾當天在設在阿克斯布裏奇的皇家空軍第十一戰鬥機司令部裏,親眼目睹了空戰情況,英國飛行員的英勇頑強給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當晚,他的私人秘書約翰·馬丁報告說,這天“一共擊落了183架敵機,而損失還不到40架。”丘吉爾在後來寫道:

最突出的是,我們的戰鬥機駕駛員們始終保持著不屈不撓的最大的毅力和勇氣。不列顛得救了。

所以我在下院這樣說:“在人類戰爭的領域裏,從來沒有過這麼少的人對這麼多的人作過這麼大的貢獻。”

丘吉爾的這句話後來曾反複播出,廣為流傳。

從8月24日起,倫敦在連續85個夜晚中有82個夜晚遭到空襲。從9月7日至11月3日,平均每天晚上有200架德國飛機轟炸倫敦,對倫敦的轟炸不間斷地持續了57天。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經受住了最嚴峻的考驗。作為報複,英國空軍也轟炸了柏林。由於距離較遠,轟炸柏林的規模較小,德國人的傷亡和損失都不算重,但對德軍士氣和老百姓心理的影響則是至為巨大的。

在倫敦遭受轟炸期間,丘吉爾幾乎每星期都要抽時間到被炸現場視察,親眼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情況。每當看到飽受摧殘的普通英國民眾仍表現出抗戰決心,丘吉爾總是深受感動。

9月初,他視察了倫敦港船塢的一個被炸現場,群眾對他表示了發自內心的熱情歡迎。陪同他視察的戰時內閣秘書處軍事負責人伊斯梅將軍後來寫道:

他們哭喊道:“好心的老溫斯頓,我們想,你是會來看我們的。我們能夠經受得住,給他們狠狠地回擊。”丘吉爾失聲痛哭。當我使勁讓他穿過人群時,我聽到一位老年婦女說,“你看,他真關心我們,他哭了。”他鎮定了一下情緒,以極快的速度穿過碼頭走了。

丘吉爾也對此回憶說:

在瓦礫堆中這時已經插起了許多小小的英國旗,使人百感交集。當居民認出了我的汽車時,他們從四麵八方跑來,很快就聚集了一千多人。這些人的情緒都很高昂。

他們圍在我們的周圍,一麵歡呼,一麵用各種形式表示對我的熱愛,想摸摸我的衣服。人們可能認為我給他們帶來了某些改善他們生活命運的美好的實際利益。

我實在忍受不住,我流下了眼淚。當時同我在一起的伊斯梅記述道,他聽見一位老太太說,“你們看,他真的關心我們,他在哭呢!”我這不是悲哀的眼淚,而是讚歎和欽佩的眼淚。

為了減輕空襲造成的危害,丘吉爾指示建立了他所說的“傑姆烏鴉”緊急警報製度,為了救助房屋財產和在轟炸中嚴重受損的人,他抓緊製訂了戰爭保險方案。他還通過林德曼教授組織科學家運用科學技術破壞德軍的空中攻勢,使來襲的敵機誤入歧途。

11月間,空戰進入第三階段。德國人又一次改變了他們空襲的主要目標,試圖摧毀英國工業生產中心。這一行動是從14日轟炸考文垂開始的,但持續的時間不那麼長,也沒能實現德國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