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1 / 3)

附錄

在學習上不肯鑽研的人是不會提出問題的;在事業上缺乏突破力的人是不會有所創新的。——朱可夫朱可夫附錄經典故事

以實際行動嚴格要求士兵

朱可夫治軍非常嚴謹。而他提醒士兵擦皮鞋的招數,更是新奇、有效。

有一次,朱可夫在路上遇到一隊哨兵,值日官向他報告後,他決定檢查一下值勤哨兵們的軍容。經檢查,他對大家的軍容基本滿意,但發現有一人皮鞋擦的不亮。他問帶隊的值日官,認為那位哨兵的皮鞋擦的行不行,值日官便命令這個士兵解釋他的皮鞋為什麼沒有擦。

朱可夫打斷他的話,說:“我問的是你,而不是他,我感興趣的不是你的反應,而是你的意見。光讓戰士解釋一下,鞋也不會幹淨起來!”

值日官不知所措。朱可夫耐心地解釋說:“在這件事情上,重要的不是鞋沒有擦,而是你沒有注意這個問題。他可能由於疏忽沒擦鞋,但你應當要求戰士在值勤巡邏之前,一律把鞋擦幹淨。問題是,看來團裏除了團長就沒有別人去幫助他擦鞋了。”

然後,朱可夫拿來一張小凳和擦鞋的東西,讓這位戰士把一隻腳放在凳子上,十分認真地擦了起來。不一會兒,這隻鞋就擦得鋥亮了。朱可夫把刷子遞給那位士兵,要他照這個樣擦好,請值日官檢查合格後,再向他報告。

值日官這次認真極了,把兩隻鞋反複比較,認為確實合格了,才把鞋拿到團部請朱可夫看。這件事在全團傳為佳話。此後,士兵們擦皮鞋就更賣勁了。

民眾受苦深感自責

朱可夫出身貧寒,他最能感受到民眾的苦與樂,他最同情民眾的不幸,把人民作為母親。他認為,軍人最大的痛苦和失職就是不能保護好人民,使得他們在戰爭中遭受苦難。

1941年9月13日,朱可夫到達列寧格勒。下了飛機之後,他立即組織全城軍民的防禦作戰。為了能夠長期堅守,在全城三麵被圍的情況下,他實施了糧食配給製度。朱可夫也不例外。

有一天,朱可夫到肉類加工廠視察,那是一個防禦據點,要立足於城市攻防作戰。肉類加工廠在郊區附近。從工廠出來了,轉過一條大街,朱可夫一路走,一路看,忘記了吃飯。隨行人員提醒說:“該吃飯了,司令員同誌。”

朱可夫一看表,果然如此,於是就坐在路邊上吃飯。他吃著,吃著,看到路邊上有兩個小姑娘看著他,於是他就向她們招手,說:“過來,過來,你們有什麼事啊?”她們還一味地看著他。

一個小姑娘搖搖頭,拘謹地說:“沒有什麼事,隻是……隻是……”吭哧了半天,說:“如果不介意的話,我們想為您做點事。”

朱可夫感到很奇怪,你們這麼小的小孩子能為我做點什麼事呢?於是就問她:“你能為我做什麼事呢?”

小姑娘說:“我們想用手接著你掉下來的麵包渣,免得落在地上浪費了。”朱可夫沒有想到孩子們說出這個話。朱可夫立馬收起了笑容,臉色頓時凝重起來。他站起來摟過孩子,把麵包掰開分給她們。隨後,他對隨行的人員講:“我們的孩子餓成這樣,這是我們軍人的恥辱!為了她們,我們一定要打敗希特勒匪徒。”

作為軍人,軍人的職業道德就是在戰爭中打得贏,不使人民遭受戰爭的苦難。軍人的道德理念轉化為對戰爭的追求,對軍事領域工作的熱愛。這就是朱可夫這位能征善戰名將的原動力!

巧妙下達最後通牒

在執行一些看起來似乎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時,有很多關於朱可夫元帥如何“巧妙”地給前線指揮官下達最後通牒的故事。

據說,其中最典型的一種做法就是甩下這樣一句話:“要麼在明天早上之前執行命令,要麼就準備以叛國罪被槍斃”,然後立即把電話掛掉,根本不給指揮官們留下任何申辯的機會。

1941年11月21日,在羅加喬夫鎮爭奪戰期間,朱可夫向第八坦克旅指揮官羅特米斯特洛夫拍發了這樣一份電報:

我要求你至少再堅守羅加喬夫鎮24小時,不要說你做不到。

“不要說你做不到!”從這句話中,你可以領略到朱可夫的指揮藝術,以及他對於人類心理的準確把握。

力挽狂瀾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悍然向蘇聯發動進攻。在蘇軍節節敗退的情況下,朱可夫曾建議在葉利尼亞組織反擊,以防德軍以此為橋頭堡進攻莫斯科。基輔失陷後,朱可夫以預備隊方麵軍司令員的身份赴葉利尼亞前線指揮反擊,成功地實施了衛國戰爭期間蘇軍的第一次進攻戰役,重創德軍的突擊軍團。這一勝利極大地鼓舞了蘇聯人民。1941年9月,正當列寧格勒地區戰事處於危急關頭,朱可夫臨危受命就任列寧格勒方麵軍司令員。在波羅的海艦隊的配合下和列寧格勒人民的支持下,該方麵軍戰勝了難以想象的困難,使敵人奪取列寧格勒的計劃始終沒有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