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號令風霆迅,天聲動北陬。長驅渡河洛,直搗向燕幽。馬蹀閼氏血,旗梟克汗頭。歸來報明主,恢複舊神州。——嶽飛嶽飛附錄經典故事
廉潔奉公
嶽飛平時穿的總是細麻布製成的衣衫,吃的總是簡單的麵食,和一盤炒豬肉之類的菜肴。有一次,他的夫人李氏穿了一身綢緞的衣服。嶽飛就對她說:“你既然和我同憂同樂,就不適宜穿這種衣服。”夫人立即改正,並從此不準家中任何人追求好的吃穿。
還有一次,廚師燉了一隻雞,給嶽飛佐餐。嶽飛問為什麼要殺雞,廚師告訴他,這是鄂州的一位官員送來的。嶽飛就叮囑部下切勿再接受這樣的禮物。
在鄂州,嶽飛去看望新近撥歸他名下的部將郝,郝留他在營寨吃飯,並特意用一種名為“酸餡”的美食款待。嶽飛吃了一個,便吩咐左右將其餘的“酸餡”收起,說自己平生還未吃過這麼好的食品,不要一次吃光了,留待晚飯再吃吧!郝原先不隸屬於嶽軍,不太了解嶽飛的作風,見此情況,深受教育。
南宋諸大將無不豪富,張俊為防盜,鑄1000兩一個的大銀球,稱為“沒奈何”,堆滿大屋,退休後尚有每年60萬石租米的收入。而嶽飛被害抄家時,總家產隻有3000貫,且其中含有數千匹麻布和數千石糧米,顯然也是準備用於軍隊的。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除了自己儉樸淡泊,刻苦勵誌外,嶽飛對子女教育也很嚴。要求他們每天做完功課後,必須下地勞作。除非節日,不得飲酒。
宋時有“任子恩例”,官員品級越高,子女可享受的官階越高,次數越多。嶽飛勉勵兒子們“自立勳勞”,僅用了一次“恩例”,還是為被秦檜迫害致死的老上級張所之子張宗本而用。而嶽雲屢立殊勳,嶽飛卻多次隱瞞不報。
為此,張浚說:“嶽侯躲避榮耀到了這個地步,廉潔固然是廉潔了,卻不見得公正。”
嶽飛回答說:“父親教育兒子,怎麼能讓孩子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呢?”
虔城百姓暴亂時曾驚擾孟太後車駕,被嶽飛平定後,高宗密旨屠城,嶽飛冒險屢次求情,保全了一城老小。
令出如山,賞罰分明
“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是嶽家軍的口號,也是真實的寫照。損壞莊稼,妨礙農作,買賣不公,斬!
在古代,令出不行者斬,很多軍隊做得到,號稱損壞莊稼、買賣不公斬的也不少,但真正做得到的,恐怕隻有嶽家軍一支。所以嶽家軍所到之處,民眾無不歡欣圍觀,“舉手加額,感慕至泣”。
嚴格的軍紀外,又有濃濃的溫情:士卒傷病,嶽飛親自撫問;士卒家庭困難,讓相關機構多贈銀帛;將士犧牲,厚加撫恤。
部將犧牲後僅餘孤女無人照料,嶽飛讓兒子娶她,嶽飛妻子李氏亦時常慰問將士遺孀。如此賞罰分明、官兵同心的軍隊,自然是“撼山易,撼嶽家軍難。”
孝順父母
嶽飛十分孝順,母親留在河北,他派遣人去求訪母親,並且把母親迎接歸來。他的母親有很難治愈的疾病,端藥喂藥一定要親自來。嶽飛的母親過世之後,他3天不喝水不吃飯。
身先士卒
嶽飛直至最後一戰,都是身先士卒。官職不高時自不必說,升任通泰鎮撫使後,為掩護大隊和百姓過江,親率後衛死拒南灞橋頭,擋住金兵唯一去路,此役嶽飛身被數十創,嶽家軍後衛戰死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