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抓住基礎等級得分點——從平凡到優秀(上)(1 / 3)

篇章頁

仔細審題——巧妙扣題

【得分點解讀】

如果寫作是舞蹈,那麼“題意”便是舞曲。舞蹈的時候,舞步都需要切合舞曲。所謂切合題意,就是要對命題者所給的題目能夠準確、全麵的理解。準確是指審題時要分清是非、大小、可否等;全麵則強調看清各個部分的字麵和深層的含義。

對不同的命題形式的作文,有不同的方法可以達到切合題意。

一、材料作文

必須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語,仔細分析命題者的意圖,深入理解題旨,以挖取隱含在材料之中的題眼。

二、話題作文

準確理解話題的概念,把握話題涉及的範圍;

三、命題作文

分析每個限定詞語,把握題眼、重點。大多數情況下,題眼往往是由題目中的定語和狀語來充當的。有些作文題的詞語除了具有表明意義之外,還具有某種比喻意義、引申意義或象征意義等。這就需要透過字麵去尋找相對應的東西。

魅麗範本

【滿分範文】

送你一輪明月

宜昌一考生

當暮色染透了蒼穹,一輪孤月,徘徊在天幕。而此時的我,獨自一人,徘徊在街頭。城市的喧囂在耳旁尖叫,我的內心卻在平靜中帶著幾縷憂傷。

回想起剛剛在家中發生的一幕,不禁又潸然淚下。才進家門,媽媽劈頭就是一串連珠炮:“又考砸了?這次又是什麼理由?看錯題了?時間不夠?”本來就夠差的心情在媽媽嚴肅而頗帶幾分慍色的麵孔前迅速蔓延,我極力反抗著,最終在媽媽眼前奪門而出。

從小就愛月的我,真想就這麼倚著月光入睡。月,讓我覺得溫暖、安靜。定下腳步,呆呆地仰望深藍的天空。突然,爸爸那熟悉的聲音在身後響起:“又和媽媽吵架了?”我低低地應一聲:“嗯。”然後回頭看爸爸,爸爸笑了一笑,說:“就知道你會來這兒,這兒看月最美。”

爸爸抬起頭,望著明月,長歎一聲:“真美呀!我現在有一種詩仙的感覺,要是有一杯酒,我也會唱出‘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聽著爸爸的調侃,我不禁“撲哧”一笑,心情頓時輕鬆了好多。

爸爸見我笑了,問道:“你說現在的天空是什麼顏色?”我不加思索地答道:“深藍色!憂傷的顏色,和我現在的心情很相配。你看我現在成績直線下滑,完全是個不折不扣的失敗者!”說著,眼淚又湧了出來。說老實話,我其實很不想和爸媽爭吵,我隻是討厭這個失敗的我。

爸爸沒有停下來,繼續問:“看到那月亮了嗎?那白而透的月亮?”說罷,他深情地望著天上的那輪明月。過了片刻,見我沒有說話,接著說道:“孩子,月照亮了夜,夜雖憂傷,可它有了月的清輝,憂傷就會淡一些。看,有月亮的天空是不是格外美,並且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心中充滿希望?”

我伸手抹去眼角的淚滴,再看天空,發現天空似乎亮了許多,月亮也好像在望著我笑。爸爸抓起我的手,攤開,讓我閉上眼,然後變戲法似的拿出一個小盆,盆中有水,等我睜開眼,發現盆中赫然映著一輪明月。“送給你,孩子!”我小心翼翼地接過,神聖而又虔誠。

……

不知不覺間,憂傷已隨風而逝,留在心中的是坦然,還有對明天的一份自信和期待。

【漾語精評】

作者認真審題並準確切題,描述了爸爸送給“我”一輪明月,讓“我”走出了心理的陰影和情緒的低穀,增加了自信的事情。本文的成功並不僅在於巧妙扣題,還在於謀篇布局的匠心,行雲流水的語言。文章以情感為線索貫穿故事的始終,思路明晰,層次清楚。從開頭看見月亮時的“憂傷”到聽見爸爸對月調侃時的“輕鬆”,再到接受送月時的“神聖而又虔誠”,一步一步情隨月動。人物對話自然流暢,幹淨洗練,特別是爸爸的話,既推動情節的發展,又揭示文章的主旨。

又見枝頭吐新芽

廣州—考生

自上學以來,一直都是父親騎車送我上學,但去年新春伊始,我卻作出一個決定:隻要時間許可,就盡可能步行上學。於是,我經常選擇不同的路線步行去學校,有時穿越於遊園之中,有時漫步於大街之上,有時穿梭於小巷之間。我發現步行的好處很多,既可鍛煉身體,又可欣賞美景,還可思考問題,而最大的好處則是可以親近自然。

過去,對自然界的四時更替我從未如此深切地體驗過;對自然界的無限生機我從未如此強烈地感受過;對自然界的美和德我從未如此深刻地感動過。如今,在經曆了整整一年的親近大自然的過程之後,這些體驗、感受和感動我全有了。我從路邊草地的幾棵嫩芽中感受到了春的朝氣;從那灣池沼裏的滿塘荷花中欣賞到了夏的燦爛;從郊外的一片樹林裏品嚐到了秋的芳芬;從環城河邊的一排雪鬆中領略到了冬的肅穆。當時間寬鬆時,我便一邊從容漫步於途中,一邊欣賞著街頭的翠綠、路邊的鮮花、河裏的清泉、水中的遊魚;即使時間緊迫須急速行走時,我亦不忘看一眼藍天、白雲、朝霞、夕陽。在親近自然的過程中,曾為凡塵俗務所充斥的心靈漸漸變得空靈起來。憑著一顆空靈之心,我發現了自然之美、自然之德、自然之恩。

大自然創造了無限的美,宇宙間最美的東西均存在於無言之自然中。泰山的雄偉、黃山的奇麗、長江的壯闊、漓江的清澈、青鬆的挺拔、翠竹的瀟灑、鮮花的絢麗、綠草的柔順,無不給人以美的享受,無不令人陶醉。沒有自然之美,人類生活將黯然失色,人類藝術將失去源泉。

大自然蘊涵著最高的德。宇宙間最高的善、最大的仁不是體現在人類行為中,而是體現在自然萬物中,體現在宇宙秩序中。大自然從不炫耀自己的德行,卻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時時熏染著人類的心靈,提升著人類的境界。自古及今,高山的敦厚、大海的深沉、天空的廣博、大地的包容不知陶冶了多少英雄豪傑;鬆柏的剛強、白樺的正直、寒梅的堅毅、秋菊的高潔,不知激勵了多少仁人誌士;幽蘭的含蓄、翠竹的虛心、垂柳的柔韌、小草的謙遜,不知啟迪了多少智慧的心靈;至於大自然本身那博大的心胸、質樸的氣質、博愛的情懷、無私的品格,更是不知傾倒了多少往聖時賢。

【漾語精評】

從內容上來看,文章詳細記敘了“我”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獨特發現,在記敘上有具體有概括,詳略得當,使文章內容豐富而充實。從表達上來看,充分運用了抒情與議論等表達方式。抒發的感情真摯,議論的道理深刻。文章在開篇就準確切題,直接點出中心:步行上學“可欣賞美景”“可以親近自然”,讓“我”有了新的發現。作者在寫作時緊緊圍繞“又見”做文章,在親近自然過程中的“發現”,使心靈變得空靈起來。不斷有新的“發現”,緊扣題目,也使中心得到不斷深化。

送你一輪明月

宜昌一考生

我獨自走在街上,一輛空的迎麵駛來。我定定地看著司機,他將車停在我的身旁,伸出頭來問我上哪兒,我裝出一副很嚴肅的樣子問沒錢可不可以坐。司機聽罷忙將頭縮回去,尷尬地笑著說:“小姑娘真有趣,這年頭沒錢哪能坐得了出租車?”看著漸行漸遠的出租車,我暗暗好笑:這年頭!

後來我真遇見一位不要錢的出租車司機。

周六下午,我衝出了校門,趕到郵局去取錢。不然下周夥食費沒著落。

隻聽見一片“坐車”的叫喊聲。原本沒錢不打算坐的,可一想再晚點到郵局就怕取不出錢來,心裏一急,硬著頭皮問;“沒錢可以坐嗎?”司機們一下安靜下來,我仍抱著一絲希望,繼續說:“我現在身上沒錢,到郵局取錢。取了馬上給車費——不過,不過……不一定能取到啊。”一個司機大笑起來:“沒錢坐什麼出租車啊!”我低下頭,耳根發熱,臉很燙,心跳得厲害。正要轉身跑開,突然傳出一個低沉的聲音:“我送你去吧。”

我欣喜萬分,一輛車緩緩滑近停下。是一張普通和善的臉。他打開車門,朝我笑笑:“上車吧。”我的心突然湧起一股暖意。有司機笑起來:“你充什麼好人,學雷鋒啊?”那司機笑道:“今天就當一次雷鋒吧!”我心頭一震,鑽進車裏,關上車門。

謝天謝地,我及時趕到郵局,取出100元錢,緊緊攢在手裏。先不給他,讓他再送我回去。

車到小超市,我求他停下,說是買一點

東西換散零錢好給車費。他笑笑停下。我買了一袋瓜子,換得一把零鈔。

回到校門前,我把往返的車費數給他,連同那一袋瓜子。他很吃驚地看著我,說:“不是你自己要吃啊?真的給我的?”我點點頭,笑了:“謝謝你!請你收下吧。”他朝我一笑,不再說什麼,他一定明白我的心意了。

進校門時,我忍不住回頭,那輛出租車已經掉頭,開走很遠了。望著那漸行漸遠的車,頓感心中溫暖無比。那一刻,司機和善憨厚的笑容在我的記憶中定格,永不會抹去——原以為這世界沒有了信任與溫暖,看來,是我錯了。

點評:

這是一篇立意新穎、選材巧妙的中考滿分作文,被閱卷組評為考場標杆文,具體理由如下;

1.選材真實,剪裁得當。考生用親身經曆向我們展現了陌生人間的信任和友善。或許“他”天性喜歡幫助人,或許是“我”的坦誠打動了“他”,他竟然相信了一個素不相識的學生,真誠地幫助“我”,司機的舉動展現了人性的美麗,這是司機送給“我”的一輪明月。同樣,“我”雖有幾絲頑皮與不恭,但“我”坦誠,知恩圖報——選材精當。這短暫而愉快的交往讓我們管窺到人性的美好與溫馨,使得主題十分鮮明。

2.語句流暢,刻畫細膩。流暢、清新的敘述,如風行水上;人物對話富有生活氣息,心理刻畫細膩入微,展示了考生紮實的語言功底。

學會留心

武漢一考生

一葉飄零而知秋,一枝勃發而見春。細節中往往折射出大千世界。

學會留心,才能在一枝一葉的小世界中發掘人生的財富。

我們往往被電視中的生死離別轟轟烈烈的愛所震撼、所吸引,卻在不經意間忽略了我們身邊真正的愛:悲傷時,朋友的一句貼心問候;失意時,老師的一個鼓勵的眼神,正如一簇簇小小的白玉蘭——它們沒有玫瑰的鮮豔奪目,沒有牡丹雍容華貴,但是默默地散發沁人心脾的幽香,曠我之心,怡我之神。大愛希聲,真正的愛是不需要用華麗的辭藻來體現的,它隻能用無聲的行動去表達。

學會留心,才能體會真正的愛。

我們也常常被動人心魄的絕美所折服:向往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麗瀑布,陶醉於那氣勢雄渾連綿不絕的大山,迷戀那“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江南小鎮,憧憬那“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邊塞大漠,好像隻有如此這般的偉大才能叫做美。但隻要你細心留意生活,你也能在平凡的事物中發掘不平凡的美。黃昏時分,在西邊的天空那一抹亮麗的紅,那一團燃燒的火;驟雨初歇,荷葉上那一滴翠綠,那一顆滾動的水晶球;夜幕之中,那一彎淺淺的月,一顆顆閃閃的星星……這一切的一切,不都很美嗎?

學會留心,你會發現到處都是美的風景。

成敗榮辱,皆是過眼雲煙,隻有心靈的快樂才是永恒的。學會留心吧,於平淡處體會生命的愛與美,你會發現向日葵在朝你微笑,鳥兒在為你歌唱,小樹們在向你招手……學會留心吧……你的眼前會出現明亮的陽光,你的鼻子會嗅到誘人的花香,你的肌膚會享受春風的柔情……

學會留心吧,你的生命會因此而充實、快樂,你的心中會燃起希望!

【漾語精評】在文章開頭,作者提出“學會留心才能在一枝一葉的小世界中發掘出人生的財富”的觀點,為下文張目。然後,作者在平凡的生活中發現詩情畫意,感悟人生哲理,得出“學會留心,才能體會真正的愛”“學會留心,你會發現到處都是美的風景”兩個結論,有力地印證了“發掘出人生的財富”的觀點。文章結尾處,以委婉語氣,采用呼喚的方式,用“學會留心吧……”反複強調、提醒,再次點明題旨,給人印象深刻。

我們的心近了

安徽一考生

同樣的藍天白雲,同樣的花花世界,不一樣的你我他。我們和他們都是上帝撒下的苗苗。他們落在了沙漠山地,而我們有幸落在了肥沃的田地。大家同樣生長著、生長著……

七歲,我們睡在暖暖的被窩裏,早上睜開眼,麵前是漂亮的衣服,營養的早餐:油條、雞蛋和豆漿。我們背上花花綠綠的小書包,坐上爸爸媽媽的車子,安安穩穩地來到學校,打開書包,打開書本,跟老師讀:“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七歲,他們睡在冷冷的被單裏,早上睜開眼,麵前是打滿補丁的衣服,無味的早餐:糠米、開水和窩窩頭。他們扛起重重的鋤頭和鏟子,坐在爹娘的推車裏,顛來顛去地來到田裏,拿起鋤頭,跟爹娘喊:“嘿呦,嘿呦……”

我們看見山裏的照片,誌願到山裏扶貧;他們看見城裏的照片,發誓一定要走出去。

十四歲,我們在校園裏談笑風生,青春朝氣從我們身上散發。春天有郊遊的歡樂,夏天有遊泳的歡笑,秋天有風箏的漫天飛舞,冬天有聖誕的祝福安康。當然,我們不忘七歲的誌願,包起曾經喜愛的衣服,裝好用過的書本,看救災的車輛駛向遠方,帶著我們的祝願,我們的希望。

十四歲,他們在田地裏揮灑汗水,熱情與希望從他們的身影中透露,春天有青山綠水的清新,夏天有散步花叢的彩蝶,秋天有飽滿金黃的莊稼,冬天有圍著火爐的溫馨幸福。當然,他們也不忘七歲的誓言,捧起捐來的書本,裹上捐來的毛毯,點燃蠟燭,在黑夜中苦讀,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望著送糧遠去的車輛,帶著未來和希望駛向遠方。

在不久的未來,我們來到山區,帶去了光明和財富,我們笑了,他們也笑了,我們大家的心近了;在不久的未來,他們來到城市,來的還有動力和驚喜,他們貢獻自己的智慧,讓城市更美麗。他們笑了,我們笑了,我們大家的心近了。

我們沒有“我們”和“他們”之分,我們都是上帝的寵兒。同樣的藍天白雲,同樣的心“撲通撲通”。我們的心近了,緊緊地靠在了一起!

【漾語精評】這篇文章主題是關注鄉村兒童、關注中國農村、關注希望工程的大立意,借助“同樣的藍天白雲”,將鄉村生活的“他們”與城市生活的“我們”進行對比,然後點題“我們的心近了”,可以說水到渠成。文章立意高遠,十分巧妙準備地扣緊了“我們的心近了”這一文題。

在學海中遊泳

上海一考生

老師常說“字典是個寶,全身很奇妙”。說起來慚愧,事到如今,我也沒認真地查過幾次字典。我乘中午休息的時間,拿起《新華字典》隨手翻了起來。我看到了自己的姓氏“王”字,我從來沒有仔細、刻意地端詳過它。現在,我才發現,它是那樣的方正、平衡而又充滿了霸氣。看著看著,“王”字在我眼前居然活了起來……

“唉,怎麼我的身邊,沒有兄弟姐妹,連一個朋友也沒有”,王在自言自語,感到無比孤獨寂寞。這時,一個“點”聽到它這麼說,馬上說:“我來和你做朋友吧!”於是,點一下跳到了王的頭上,“王”就變成了“主”字。“啊?不行,怎麼你倒成了我的主人了!下來,下來!”王的霸道個性哪容得有人在它頭頂上呢?於是,點從王頭上慢騰騰地爬了下來,落到了王的懷裏。這樣,兩人合起來變成了個“玉”字。這下王可高興了,溫潤如玉、完美無瑕、柔中帶剛。它把點抱得緊緊的,向前走去。

走了不遠,王一個趔趄,把懷中的點摔得眼冒金花。原來一叢蓬鬆的小草讓它踩了個空,它一下子變成了“弄”。王很生氣地對小草說:“你這個小家夥,那麼多字不去貼,偏偏跑到腳底下來捉弄我!”這時,太陽公公從雲朵後麵出來了,王離開了小草,跟著太陽跑去。它搖身一變成了“旺”字,激動萬分,幻想著自己興旺發達、平步青雲了。

跑著跑著,王感到身體熱得厲害,原來“誇父逐日”並沒有想象那麼美好。看到前邊有一條河,王一頭紮進河裏洗了個澡,才發現自己又變成了“汪”。他露出水汪汪的兩隻眼睛,費力地爬上了岸。抖了抖身上的水珠,王來到田邊的一片樹林裏,靠在一棵樹下休息起來。剛打了個盹,它看到有個農民扛著鋤頭向它衝了過來。它有些莫名其妙,抬頭一看,原來自己睡在一棵李子樹下,變成一個“枉”字了。“瓜田李下”,難怪自己會被冤枉了!“唉,不好玩,還是回去吧”,王急忙站起身逃跑了。

“王”字偷偷出去遊玩了一圈,還是回到了自己原來的位置,我也回過神來了。果然,老師說得一點沒錯,字典裏的樂趣還真多啊!簡單的一個漢字,短短的午休時間,卻讓我學到了這麼多知識。看來,我以後要拜字典為師,經常向它學習了。

【漾語精評】本文是一篇妙趣橫生的想象作文,作者由查閱字典,將“王”這一漢字加以充分的想象,體現了漢字的魅力和語文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的道理。很好地破解了“在學海中遊泳”這一文題,扣題準確而又角度新穎。在結構上,本文把現實與想象相結合,出入自然,連接巧妙。結尾照應開篇,點明中心,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說牆

被困在無形的牆之間,有人選擇守株待兔,也有人不甘寂寞把牆打破,於是便有了他的悲痛,他的悠然,他的灑脫。

南唐後主

隨著“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的嗬斥,你的生命中多了一堵牆。這堵牆上寫滿了你的寂寞與無奈。你獨自一人登上西樓,彎月如鉤,勾起你心中縷縷憂愁;剪不斷,理卻仍亂,縈繞在心間的是數不清,記不明的離愁啊!放開手終願隨鴻雁南去,但“路遙歸夢難成”“砌下梅花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踏著滿地的落紅,數著片片落葉,一堵牆從心底爬上來,圍住了你的心。這牆是心靈的愁。

陶淵明

“誤入塵網中,一去三十年”,陶淵明,你寒窗苦讀,考取功名,本想憑借自己的才華,在黑暗中凸現一縷光芒,卻終不得願。心被困住了,忠心被阻擋在大牆之外。官場中,你被讒言所繞。最終你拋棄了高官厚祿,選擇了歸隱田園種豆南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一把鋤頭打破那堵世俗之牆。於是有了五柳先生,以柳為宅,與菊為侶,南山為伴,臥五柳之下,吸菊中清氣,你是那個時代的“叛徒”,魏晉五百年,你以品格突圍,征服了一個時代,一束光穿破了官場的圍牆。這牆是官場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