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叫一心愛護兒子的老太妃怎能不氣憤?
老太妃動了真格,叫來執法嬤嬤,請來家法、家規,翻著家規一條一條的細數司徒憐兒的不對,要按照規定狠狠的處罰司徒憐兒。
就在這時,司徒憐兒早派去請上官饒的人卻帶著上官饒匆匆的趕到了,而且,果然就如原著所寫,同時趕來的,還有這個大夏朝的皇帝——上官戎!
在原著中,司徒憐兒派去求援的侍女正好遇到上官饒在跟上官戎談話,這兩人就一起來了。這一來,上官戎就正好看到司徒憐兒口舌伶俐的跟老太妃一條一條的反駁自己的罪狀,用詞大膽,想法新奇,偶爾低下頭,還偷偷露出得意洋洋的可愛模樣。
於是,這個見慣了後宮規規矩矩美人的皇帝突然一下就對司徒憐兒心生好感,產生了一種若有若無的情誼,後來更是幾次偏袒了司徒憐兒——徐芙隻能無語吐槽:蘿莉控絕逼是有遺傳的!
但就算這麼吐槽了,徐芙如果不想被鴻運天書逼得真去跟司徒憐兒搶上官饒廉價的歡心,因而上官戎這個疑是蘿莉控的大叔就是她必須爭取的一股力量。
相較於上官饒,徐芙對上官戎的印象就要好多了。
上官戎不好色。他的三宮六院大多空著,有了美人也都轉手賜給了上官饒。就算原著中他幾次偏袒司徒憐兒,也不過是些無關大雅的小事。
上官戎心胸坦蕩。對於上官饒這個先帝最寵愛的兒子,他上位之後不但沒有下毒手,反而好吃好喝供著,當然,另一個層麵上,也可以說是上官戎將上官饒養成了這種貪花好色的性格。
上官戎手段了得。原著中可以看到,大夏周圍有好幾個小國,但在原著橫跨了十多年的時間線裏,沒有一個國家犯上作亂。
上官戎治國有方。原著中就司徒憐兒行事招搖,兩歲開始就陸續興辦了酒樓、戲園子、化妝品鋪子、玻璃鏡子店等,憑著現代的白酒釀造技術、手工皂製作工藝、以及各種武俠小說改編等,賺了盆滿缽滿,雖然出了些問題,但都是小打小鬧,可見社會治安比較好。
綜上可見,上官戎幾乎可以算做完人了。但老祖宗早就告訴我們,人無完人,上官戎能夠做得這麼好,隻能說明他所圖甚大,能夠完全壓下他其他的欲/望。作為皇帝,他能圖什麼?徐芙用腳趾頭都想得到。
這就比較好解釋為什麼原著裏上官戎會出言想幫司徒憐兒,讓老太妃的責罰落空了。
在徐芙看來,根本就是因為老太妃在衛家軍中的號召力太大,就算上官戎已經陸續收回了兵權,但隻要以前那批將領沒有死幹淨,他就依舊對老太妃有所忌憚,更何況老太妃以前很得老皇帝的寵,老皇帝既然會交給老太妃暗衛,就指不定還會交給老太妃其他的東西。
這對上官戎來說是個潛在的威脅,所以他才會出手打壓老太妃的氣焰,而不是原著中所寫的那樣對司徒憐兒一見鍾情——笑話!上官戎這樣自製的皇帝,怎麼會因為對一個女人的感情而影響到自己的決定?
有了這種猜測,徐芙才有了跟上官戎接觸的念頭。隻要讓上官戎意識到,對他威脅最大的根本就不是已經年過六十的老太妃,而是肆意妄為的司徒憐兒,相信根本用不著她出手,司徒憐兒就會被上官戎給收拾了。
就算司徒憐兒的智商再怎麼高——雖然從原著來看,除了司徒憐兒每每強調“我可是智商220的大美女!”以外,壓根兒沒看出來她哪裏智商高了——也不可能鬥得過國家機器。
她才沒興趣窩在上官戎的瑞王府後院,成天把精力放在跟一群女人爭來爭去上麵呢!
穿了幾回男人後,徐芙的思考方式已經不自覺的向男性靠攏了,隻要想到每天就為了一支簪子、一件衣服鬥來鬥去,她就覺得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