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優化情緒,就會活得更快樂(5)(1 / 3)

如果讓自卑控製了你,那麼你在自我形象的評價上會毫不憐憫地貶損自己,不敢伸張自己的欲望,不敢在別人麵前申訴自己的觀點,不敢向別人表白自己的愛情,行為上不敢揮灑自己,總是顯得拘謹畏縮。另一方麵,對外界、對他人,尤其是對陌生環境與生人,心存一種畏懼。出於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便會與自己畏懼的東西隔離和疏遠,這樣便將自己囚禁在一個孤獨的城堡之中了。如果說別的消極情緒可以使一個人在前進路上暫時偏離目標或減緩成功速度,那麼一個長期處於自卑狀態的人根本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希望,甚至已有的成績也不能喚起他們的喜悅、興奮和信心,隻是一味地沉浸在自己失敗的體驗裏不能自拔,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對什麼都沒有信心,不願走入人群,拒絕別人接近,整個與豐富多彩的生活隔絕,與人群疏遠,自囚於孤獨的城堡中。

有自卑情結的人可能會很膽小,由於要避免可能使他感到難堪的一切,他就什麼也不做;由於害怕別人認為自己無知,就忍住不去征求別人的意見;由於擔心受到拒絕,就不敢去找個好工作。由於壓抑,自卑的人會變得更加敏感。日益敏感,再加上日益怯懦,精神狀態就日益低落。一個有自卑情結的人不能長時間把精力集中在任何事物上,隻能集中在他本人身上,因而常常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

嚴重的自卑和自我壓抑會導致自殺。這種慘痛的結局在年輕人中極其常見。

1983年,長沙某學院的一名男生臥軌自殺。他來自邊遠山區一個貧寒之家,父母含辛茹苦將他拉扯大,他卻走向了自我毀滅之路,留給親人無限的悲痛,後來根據對其他同學的調查和他的日記發現,他的自殺隻是源於自卑。因為他的身高不足一米六,雖然他身體健康,但隻是出於審美習慣的緣故,他覺得自己在別人的眼裏是個二等殘廢,是社會的棄兒,活著已經沒有什麼意思了。

依正常人看來,這根本就算不了什麼,如果這也可以成為自殺的理由,那麼這個世界上該有多少人走向毀滅,這種對生命極不負責的行為源於自卑。

長期被自卑情緒籠罩的人,會導致心理活動失去平衡,引起生理變化,對心血管係統和消化係統產生不良影響。生理上的變化反過來又會影響心理變化,加重自卑心理。長期這樣惡性循環下去,必將毀了你。因此,認識自己,擺脫自卑更有利於你的成長。

品悟人生

自卑的根源是過分否定和低估自己,過分重視別人的意見,並將別人看得過於高大而把自己看得過於卑微。

不要壓抑負麵情緒

生活中,誰都會有一些不良情緒,如果不斷壓抑它們,你就會越來越消沉,因此,最好的辦法是找一種不傷人的方式把不良情緒宣泄出來,這樣你就會重新輕鬆起來。

一天深夜,一個陌生女人打電話來說:“我恨透了我的丈夫。”

“你打錯電話了。”對方告訴她。

她好像沒有聽見,滔滔不絕地說下去:“我一天到晚照顧小孩,他還以為我在享福。有時候我想獨自出去散散心,他都不讓;自己卻天天晚上出去,說是有應酬,誰會相信!”

“對不起。”對方打斷她的話,“我不認識你。”

“你當然不認識我。”她說,“我也不認識你,現在我說了出來,舒服多了,謝謝你。”她掛斷了電話。

生活中,大概誰都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不良情緒。每一個人都難免受到各種不良情緒的刺激和傷害。但是,善於控製和調節情緒的人,能夠在不良情緒產生時及時消釋它、克服它,從而最大限度地減輕不良情緒的影響。

不良情緒產生了該怎麼辦呢?一些人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克製自己的感情,不讓不良情緒流露出來,做到“喜怒不形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