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眉子曰:“九年麵壁之後,靈台瑩徹,覺海圓明,形神俱妙,與道合真。彼時性命混融,太虛同體。功積三千,行累八百,遊戲人間,潛伏俟時。天書詔拜,飛身金闕,返佩帝鄉,世間富貴,何可比之?此乃大丈夫功成名遂之時也。”
《參同契》曰:“道成德就,潛伏俟時。太乙乃召,移居中洲。功滿上升,膺籙受圖。”
《唱道真言》曰:“遊六合以外之名山,觀八方不及之風氣。鼓瑟於琪林瑤圃,藝藥於瓊館芝田。分司造化,佐天帝於真空妙有之境,握樞機於太無太極之宮。各事其事而不勞,各行所行而不亂。天地之大,如指諸掌,近在目前,何樂如之?”
《唱道真言》曰:“道妙自然,真境逍遙,永無貪著。”
《唱道真言》曰:“淘得一點元神,如水月交輝。盡天地,遍乾坤,都比作一團紫彩金光,上貫三清,下徹六道。將見元始天尊,與毗盧遮那古佛,歡然來會,與之握手,敘契闊之多時,恨相見之已晚。”
張三豐《金丹節要》曰:“欲證天仙,須宜麵壁。可選名山福地,古跡靈壇,水拱山朝,聚氣藏風之處,傍雲構室,背陰向陽,後龍如寶鏡之高懸,前案似神鋒之插立。有此勝境,無他崩洪,可以結圜。始為麵壁,兀然靜坐養神,仿要虛心守一,如龍養頜下之珠,似鳥抱巢中之卵。形神俱妙,與道合真,入水火不溺、不焚,步日月無形、無影。”曹文逸仙始曰:“九年功滿火候足,應物無心神化速。”
邵子《安樂窩詩》:“直從泰岸收功後,始信人間大丈夫。”
張紫陽《悟真篇序》曰:“到此名題仙籍,位號真人,乃大丈夫功成名遂之時也。”
《仙佛合宗語錄》曰:“神不自神,複歸無極,體證虛無,隻以完其恒性於焉。心與俱化,法與俱忘。寂之無所寂也,照之無所照也。佛雲:‘欲證虛空體,示等虛空法。證得虛空時,無是無非法。’”
《唱道真言》:“此時形神俱妙,紫光玄炁,充滿於天高地厚之間。明則為日月,銳則為雷霆,鼓蕩則為風,潤澤則為雨。尋聲救苦,無感不通。握大造之樞機,為眾生之父母。”
《洞玄真經》曰:“入金石而不阻不礙,入水火而不溺不焚。隱則步青山而無形無影,顯則充法界而億萬化身。散則成炁,聚則成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天地之間,一個完人。
“功完行滿,玉敕賓迎。驂鸞跨鶴,朝覲天庭。九玄七祖,盡得超生,這回才是真仙子,這回才是大功名。任他劫運,我獨長存。
“真光法界,任意逍遙,大而化之,不可得而知矣。顯大法相,放大毫光,百千萬億身,遍滿虛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