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女人,憂傷和堅韌都是美麗的(1 / 1)

大約兩年前,有朋友跟我說起,有一位中學女教師寫詩,也寫散文,而且文筆很棒。我當時不是很在意,因為小城雖然不大,但寫詩和寫散文的人不少,其中不乏優秀者。讀了丹青的詩,讓我感到很驚訝。還真有點兩年前朋友說的那樣,她的文筆確實很棒。無論是寫人生,寫愛情,寫風花雪月,寫白雲藍天,寫歲月催人,寫草生木長,都帶著一絲淡淡的哀怨和憂傷,而這些哀怨和憂傷裏,似乎又時刻地閃耀著堅韌的光芒。人生是一個永恒的主題,也是詩人們幾乎無法回避的一個主題。在丹青的作品裏,我們能經常看到她對人生的感悟:繁華喧囂的世界,仿佛離我很遠,很遠。

我獨自一個人,帶著期盼,帶著對人生的無限向往,默默地行走。心中的追求與悵然,一如我對生活的熱愛與眷戀。

乘著歲月的風,駕著光陰的雨,無聲無息。

你飛奔啊!飛奔,向著光明,向著鮮花盛開的草原,向著晨曦綻露的天際。

而我獨自在黑夜裏,在無盡的旅途,化做了清晨的一滴露珠。

在太陽升起的早晨,我會悄悄地消失,消失,從你的生命裏。

丹青的詩作,主要在人生和愛情這兩大主題裏張揚和體現自己的認知。作為一個個體人來說,人生觀和愛情觀有時是沒有多少區別的。不論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也不論是國外還是國內,在人生觀和愛情觀上,大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屈原有《離騷》也有《國風》,毛澤東有《沁園春.雪》也有《七律.答李淑一》,還有歌德、普希金、托爾斯泰等等,他們無一不是具有人生觀和愛情觀的統一性。當然,丹青還達不到毛澤東、屈原和歌德等人的境界,還沒有站在哲學的高度和曆史的高度認識人生和愛情,但她作為詩人已經具備了自己對人生和愛情的獨特的領悟能力。“如果愛情是嬌豔的玫瑰/我願如冬日的枯蝶與落葉/在愛的芬芳裏枯萎。”(《如果愛情是朵嬌豔的的玫瑰》)。可以說丹青的愛情詩在幽怨中不失堅守,很有古代佳人的浪漫情調。同樣,丹青對人生的感悟也很有獨特的認識:“如果是一劑良藥/就讓我當作口香糖/慢慢咀嚼吧”(《苦難》)。類似這樣的感知在丹青的詩中能找到不少,從中能讓我看到一個樂觀的靈魂在人生道路上的堅忍不拔。

其實,丹青是一個很有才情的女詩人。她的詩除了寫人生和愛情之外,還寫了很多的大題材,譬如大愛。她在《這是我熱戀的土地》中寫道;

花季的孩子,失去了至愛的雙親;

行走在通往天堂的旅途裏,血染的課本,還藏著未來的秘密!

走吧!孩子!我們會永遠想著你!

我們撕心裂肺,長歌當哭,這是我們的同胞啊!

這是我熱戀的土地!

這樣的詩雖然語言略顯直白了一些,但絲毫沒有減弱震撼人心的力量。可以說,這樣的震撼人心的詩句再直白一些,也無法掩蓋其炫目的光芒。

同樣是寫大愛的詩,丹青的《穿越時空的愛戀》卻又是一種寫法,溫婉、真誠,又多少帶有幾分哀痛:草叢裏,露珠點點,那是我昨夜未幹的淚花!

朝霞滿天,愛的太陽已經升起,請為我送別吧,請再為我吟一首美妙的小曲,別讓我孤單的上路!

前路流水潺潺,芳草萋萋,也許有風,也許還下著雨。

……

丹青的詩涉獵題材很多,在人生和愛情的主題下,她的詩還寫風,寫雨,寫樹,寫花,寫雪,寫土地,寫嚴冬,寫春天。這些繁雜的物象,在她的詩中其實都與愛情和人生緊密相聯。譬如《愛情十四行》中,她寫落葉,寫黑夜,也花朵,寫夜雨,通過對眾多的個體具象的感慨表達了詩人的無助和哀怨:告訴我你的聲音藏在哪裏我為何見不到你黑夜裏諦聽黎明的聲息心痛的無法呼吸告訴我今夜的星星都去了哪裏是否它們也像我一樣孤寂躲到雲的懷抱裏哭泣黝黑的天空裏正落著細雨花朵被黑夜的幕布遮蔽聽不見綻放的聲息心像一片落葉從樹上剝離在夜雨中傷心地哭泣黑夜裏熟悉而遙遠的你愛怎麼繼續這無言的結局讀這首詩,讓我想起了上世紀80年代享譽詩壇的女詩人林子,她的愛情十四行組詩《給你》,曾經讓那個時代的青年男女們血脈賁張。而丹青的這首愛情十四行詩,似乎與林子的愛情十四行詩大有異曲同工之妙。相信對於今天的年輕人的心靈也會有所觸動。其實,不論寫什麼題材,丹青的詩都表達著一種真誠。真誠裏有憂傷,但憂傷裏又有堅韌。作為一個詩人,尤其是一個具有悲憫情懷的女詩人,憂傷和堅韌都是需要的,也都是美麗的。希望丹青在詩的道路上一路高歌。

2010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