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旨:長安各寺高僧於雁塔寺設水陸道場!”
“太宗旨:三日後玄奘法師在雁塔寺誦《大藏真經》,可聞者願聞者可前往!”
“太宗旨:大赦天下有過者牢獄者,賜聖教序,免征三年賦稅!”
“太宗旨:..”
.。。.
貞觀二十七年三月望前三日,隨著太宗七道聖諭,整個長安城,整個大唐國度沸騰了。
玄奘法師曆經一十四年,靈山取經西回,於三日後雁塔寺設水陸道場,親身說法。
據傳,玄奘此去西天取回經文三藏,共計三十五部,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俱乃修真之經,正善之門,而這三藏便是《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
而雁塔寺水陸道場建成之日,長安虛空之中,出現了一座虛幻的金色佛陀,全身金色,坐於虛空之中,無數日月星辰圍繞在周圍,光輝無不加持其身。
金色佛陀雙眼微微閉,盤膝,雙手結印,神態安詳,透漏出來的是一種親切,宏大的氣息。
此刻夜雖已當深,不過作為不夜城的帝都長安,依然沉浸在無處不熱鬧的喧囂之中。滿街燈火把平坦的青石路麵照耀的有如白晝,街上行人如織,或駐足攤前或指星看天.。。.
“好大一尊佛?”
於此煩囂至斯,遙遙傳來一陣稚嫩的童音,分外清晰。
隻見從長安覆盎門走來一老一少姍姍而來,滿身風塵。
老的一身須發白眉,麵容清瘦,精神矍鑠,看去竟有幾分仙風鶴骨,得道高人的模樣。少的約莫十來歲左右,身子略顯單薄,麵如滿月,眉清目秀,一副道童的打扮,身上卻是匡著個比自己還大些許的包裹,看起來卻有幾分搞笑。
“青玄?”老道卻是突然橫了小子一眼,那被稱作青玄的小童立馬吐了吐舌頭,顯然明白自己的大驚小怪有辱一向自認高人的師父形象,當即埋頭跟在老道身後不作聲響。
倆人遊走於燈紅酒綠之間,青玄卻是發現,這長安似乎比傳言中的更熱鬧,而且更好看,最起碼比起巴州的好看多了,尤其是女人。
長安的女子打扮的太簡單樸素了,最起碼比起蜀地巴州臉上抹了一層白麵,屁股後麵墜了一大串布條的姑娘確實簡單的太多了,最起碼青玄是這樣覺得。盡管現在是初春時節,但是長安的夫人少女竟將手臂裸露在紗籠袖外,甚至有些竟然穿著抹胸上街,在夜色燈光之下,那抹白嫩即便青玄這點年紀看著都為之怦然。
街道上,袒露胸痛的蠻人,帶著印記的南詔人..姑娘的招呼聲,猜酒令的叫吼聲,雲端傳來的絲竹聲,交織在一起,流淌在長安上空。
這就是長安。
青玄第一次真正見識到了帝都的繁華。
牽著老道衣角的青玄,瞪大了眼睛,看著街邊上的小吃攤,覺得自己真的有些走不動道了。
喧囂的長安突然陷入一片死寂之中,街道終於變得清淨了些,老道急促的腳步突然停了下來,刹不住的青玄一頭栽在了老道身上,不由倉惶的瞥了一眼老道,卻是見老道沒有反應不由放下心來,不過當青玄瞧著老道雙眼想著西方眺望,不由好奇,也學著老道的樣子像那個方向望去。
卻聞雁塔寺方向傳來一陣香風,鍾磬之聲伴著眾僧吟唱,霎時之間仙音響亮,佛號喧嘩。隻見那高台之上站著一和尚,手捧經卷,身上袈裟條條仙氣盈空,朵朵祥光湧動。隻是身旁三人,容貌迥異,宛如異類。
“****開始了!”老道嘴中呢喃道。
“師父。什麼****。”青玄好奇的問道。
“水陸大會,也是玄奘講經****。”老道看了青玄一眼,宛如呢喃的繼續道,“當年太宗陰司還魂,應鬼判超度之事,曆時十四載,終歸是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