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水西林卻有一段佳話,在福州有句俗話“北嶼水西林,天下無處尋”。它指的就是這個水西林。南嶼昔分南北兩嶼,水西林居北嶼,坐落在錦溪北岸上,峴山南麓下。峴山是八閩翠旗山的餘脈,傳為旗山旗帶飄落點之一,狀若如意,千百年來太平吉祥,裏人為之呼其為太平山。
此山本朝中葉在鄉賢林春澤的“植樹造林,營建西林”的倡導下,每年春秋兩季營造防護林、風水林,遍種鬆、柏、杉、榕等樹木,致使山上杜鬆參天,杉柏挺拔,鬆榕翠綠,山下村前錦溪之水潔淨透澈,涓流不息,村莊山清水秀,風光旖ni……因之地靈人傑,人才輩出,有“科第傳芳”、“世代書香”、“詩禮傳家”之美譽。
從宋朝開寶八年始祖林文蔚遷此至明朝共出科舉進士二十三人,其中名聲顯赫的有七世祖抗金主戰派,理學家林之奇,八世祖抗金誌士,官至七省經略使的林士衡,南宋辛醜科進士林畊父子皆進士,有“父子八進士”之殊榮,十九世祖為官清廉,美政多端,曆貴州程番知府十三任三直九載,當地百姓呼為“林青天”的林春澤,林春澤“父子孫孫世進士”,他們為官清正,剛正不阿,在朝廷深受同僚的欽羨仰慕。
水西林之名始於正德年間,林春澤與城門濂浦林炫同科進士(同是正德甲戍科),同朝為官(林炫吏部尚書,春澤戶部侍郎)。一天,正德帝上朝呼“林卿家”,兩人一同應之。正德帝因之按濂浦(在東)、北嶼(在西)所居方位,將兩人分別呼為“東林卿家”,“西林卿家”。北嶼人以此為榮,便將村改為“西林”。又因源於旗山之錦溪由此流過,在村前經村人營造的堤壩抵擋,水向西倒流,故裏人呼其為“水西林”。
水西林從林春澤為官後,陸續起建府宅,逐漸形成了稱絕於閩、具有南方特色的官宦第宅、街道、碼頭、牌坊等建築物。
鄭芝龍自從被熊文燦招撫後,憑借數十年的積蓄,在水西林同樣買了一棟豪宅,雖然不能與林氏的家宅相提並論,但比其他的官員居住的地方要好的多,裝飾華麗,又背山靠水,風景秀麗,真是一個居家的風水寶地,也難怪此地成為福建文人相互讚賞的對象,沿途的山石、長廊上留著許多文人騷客的墨寶。
鄭芝龍隻所以在次買了一棟豪宅,也是快速的進入福建高層,也免的讓別人詬病自己曾經是個海盜。這次送給李無庸,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權利這個東西的確讓人著迷,就算是鄭芝龍這樣富可敵國的人也黯然低頭。
“鄭將軍,這是什麼意思?”李無庸十分懶散的坐在椅子上,雙腳十分不雅的翹在書桌上,朦朧的眼睛盯著麵前的一疊銀票,心裏暗呼道:“他媽的,鄭芝龍,你果然有錢,一出手就是十萬兩,還有水西林的一棟豪宅,那他自己的家底到底有多少啊!看樣子與日本、香料群島的貿易讓他賺翻了。”當下心裏更加堅定了控製太平洋貿易的決心。
“末將聽說將軍在福州還沒有住的地方,末將在水西林多了一棟,空著也是空著,幹脆送給大人做個落腳的地方,也免的,免的……”言下之意是也免的你住在妓院裏讓人笑話。
“那著些銀票?”
“這是我福建水師的經營所得。將軍現在作為總兵大人,當然也有一份。”鄭芝龍讒笑道。
“每舶三千金,這福建海麵每天怎麼著最起碼也有上百隻船吧!你鄭芝龍幾年下來可能富可敵國了,怎麼著,你打發花子啊!”李無庸斜著眼睛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