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回 初萌登龍誌(一)(2 / 2)

那劉謙微笑的看著李無庸的反映,奸詐的眼神朝宋獻策望了一眼,兩人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

李無庸雖然鬱悶,但與劉玲兒早已情深義重,隻得走到劉謙麵前,磕了三個響頭,口中喊道:“小婿李無庸拜見嶽父大人。”樂的劉謙哈哈大笑。

李無庸狠狠的瞪了一眼旁邊正在偷笑的宋獻策道:“宋先生計謀無雙,不知道為什麼找上我這個一無勢,二無權的人?要知道現在天下英雄多餘牛毛,李自成、多爾袞,張獻忠,就連山東境內的王俊,手下也有數萬兄弟,據有九個山頭,先生怎麼不去投之。”

宋獻策也不慌張,微笑道:“主公奪取天下有三大因素,其一當今天下大亂,群雄並起,荒災不斷,眾多百姓流離失所,主公隻要捎加安撫,不但可得數十萬之眾,還可以得到天下民心;其二主公雄才大略,有劉前輩襄助可得數千金,這樣起義的糧草就比較充足;其三,朝廷日下目不暇接,大軍集中在四川、湖北、湖南、京師以及山海關,山東雖有十萬兵力,但都是老弱,防守有餘,進攻不足。而主公剛才所說的那些所謂的英雄豪傑雖然有可取之處,但從長久來看,都非天子所選,就天下而論,暫時有望得天下者有四個人,其一,明朝正統,據有江南錢糧和數百萬大軍,更有朱家的兩百多年的基業已經深入人心,但是當今天子剛用自愎,疑心甚重,居然派太監監軍,焉有不敗之理,更何況河南、安徽、陝西等地災荒不斷,陛下不但不善加安撫,反而加派各種兵響,天下苦不堪言,得民心者得天下,明朝失去天下也是遲早的事情;其二就是關外的後金,勢力雄大,騎兵更是天下精銳,也有可能問鼎天下,但是卻不是漢家正統,以一個數百萬之眾的民族來統治數千萬之眾的民族,在曆史上的元朝曾經發生過,但結果怎麼樣,不到百年就被推翻了,更何況後金士兵連年對明朝疆土的侵犯,殺我無數漢人,與我漢人仇深似海,安能統一天下;其三就是勢力暫時排名第三的張獻忠,此人雖然現在盤踞四川與西北一帶,帶甲也有數十萬,但此人軍紀甚差,雖說也是義軍,但是民心早已盡失,不在我等考慮之中;其四就是李自成了,此人說實話可以說是與主公不相上下的人物,不但據有雄才大略,更能深得民心,其人不好酒色,脫粟粗糲,與其下共甘苦,在繼稱闖王。提出均田免賦口號,贏得民心,百姓都唱道‘迎闖王,不納糧。’雖然現在失利,但是屬下相信,不出一年,此人必會轉土重來。其勢不可擋也,此人乃是主公大敵。”說完,宋獻策眉頭緊皺。

“既然先生說李自成有如此厲害,日後有可能問鼎天下,先生為何不去投之,依先生的才華,日後必然能得丞相之位,為何反來尋……尋李大哥呢?”劉玲兒見宋獻策如此推從李自成,心裏微怒,不由的出聲問道。劉謙聞言也奇怪的望著宋獻策,顯然希望他能做個合理的解釋。隻有李無庸好象漠不關心的坐在那裏,手上還端著茶杯,象是在望著什麼似的。

宋獻策苦笑的望了李無庸一眼,當下解釋了起來。

想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