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故事前
在寫這篇小說時,我在想要不要用我這個人稱代詞。在很多故事中,言必稱我,這對他人和自己來說都是不必深刻、不用深究的事。在我看來,故事中的張陽有著和我一樣的性格,而他遇到的事於我而言新鮮刺激。對部分讀者來說,亦是可以完成一段“體驗”。由於經驗的淺薄使我的故事可能了無生氣,但卻是另一段時光。而我也樂於講述。
第一章電話
世界跟想象不一樣。他不習慣和人群一起,準確的講,從自己“被孤獨”以來,他一次比一次沉默。習慣了電視機前的等候——電視裏的世界廣大奇妙,原來風景是這樣的。這樣真不錯,直到高三的六月。高考前,自以為的“好友”勸他離“別人兩”遠一點。眼前的模擬題讓他煩躁,腦海盤旋“我怎麼了,我怎麼了你們”。
整個世界才變得真實起來,所有的瞬間如同飛速閃過——所有他能想到的。單純就是情商低。
張陽,某高校大三在讀生。三年來,陪他走過的有:大學計算機、綜合外語、中國近代史、大學物理、形勢與政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線性代數、自動化、高等數學、軟件技術、數字電子技術、模電電子技術、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電路分析、現代信息查詢與利用、體育、電子競技社、電子技術社、辯論隊、陶藝社、新聞中心、科技部、MCF軟件實驗室。。。本著三天曬網兩天打漁的精神原則他掛科數門,被辭退數次。想想還是挺牛的。哈哈
張陽比其他同學提前一星期來到學校,正哦列偶咧,瘋瘋癲癲的收拾自己的狗窩。這裏的氣候潮濕,棉被衣服鞋子該洗的洗、該曬的曬。天氣挺大的,這好一會兒就滿頭大汗。這時手機鈴聲“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叮叮的響起。他沒好氣的放下襪子,水就T恤上一抹,小跑過去接聽。果不其然是爸的電話。心裏嘀咕:說好的斷絕父子關係呢。
滑動接聽鍵,別別扭扭的叫了一聲“爸”。那邊卻傳來何茹的急切聲音“兒子,你現在在哪呢?”張陽略感不爽地回答“我在宿舍呢!”
“你舅昨天來電話說你從他哪走了說是去學校,你到校了怎麼也不來個電話。也讓我們放心一下呀。你爸一直念叨你”
昨天玩遊戲,把電給用光了。今天才發現。張陽紅了紅臉。
“誰念叨了,他愛咋咋的,這個狗崽子。”旁邊傳來張國棟的大嗓門。
“說啥呢,他是你的崽子。狗崽子狗崽子的,誰是狗呀。”張陽不理會電話那頭的情形,隻想快點報告完畢。“怎麼這麼多事兒”。
“對了兒子,舅舅給你的2000塊錢你拿著了嗎。別回頭餓著了。”老媽還是想著兒子,一回頭就想起張陽的卡裏多半沒錢了。
“拿著呢,我那這麼笨。”這2000錢塊錢是張陽在舅舅家的“保姆費”。張陽20年來第一次認清何成貴的臉,本來內向的他在這個隻聽說過沒見過的舅舅家裏純粹一個新客。何元園卻跟他玩得開,還老愛給他講一些“隻告訴你”的話。日子到也過得去。何元園五年級,偶爾問問作業。舅媽看張陽講的有模有樣,就讓他輔導每天的功課。本來說好的2000,舅舅卻給了這麼多,這讓他很是欣喜。雖然在這兒很是拘謹有錢拿也是不錯的。
老媽嘮嘮叨叨半天,翻來覆去的照顧好自己,別落下學習。張陽都好好聽著,此刻就算是他也覺得讓兩位日漸老去的人為自己擔心是不對的事。
“兒子,以前疏忽了你,你對我們這樣冷淡我們也能理解。可親情始終是親情,你有什麼事多給你爸講講。他是家裏的主心骨,他不容易呀。”
張陽想都沒想就“恩”了一聲當是回答。“兒子最乖了。有啥話給你老爹說的沒。”“有啥說的。你你你這”一定是媽把電話塞給了爸。
“爸,有事嗎、沒事我掛了。我還忙著呢”
電話那頭傳來“沒什麼事,你照顧好自己。”的聲音。
完了這個電話,又屁顛屁顛的跑去洗衣台。“要不給何成貴打一個電話,算了沒必要。偶雷歐雷歐蕾。。。”
你給世界一個微笑,它並不會給你32個讚。嘻嘻哈哈的“朋友”,要你瘋陪他們鬧,聽他們傾訴、“倒垃圾”,陪他們渡過難關。前一秒眉開眼笑、涕泗橫流,下一秒橫眉豎指、“罪惡滔天”。為了外麵的安逸生活丟下孩子,一直說著“愛你的父母”,覺得你永遠是個孩子,能記得什麼。現在,說著冠冕堂皇的話。張揚開始拒絕這個世界與他有關的一切。——真是虛偽自私,真可笑。“這些人真麼這麼煩,這麼自私。總有一天。。。可能我不適合生活在人群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