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城的畢青先是找了個人問了問坊市的位置,而後便朝坊市直直的走了過去。也不知是不是畢青進的城門剛好就在坊市附近,才幾百米的腳程,就見到了那人所說的南門坊市。
坊市的入口是一個碩大的牌坊,上麵用金筆龍飛鳳舞的寫了三個字:“南門市”,煞是威武!
雖然招牌不小,但實際的規模讓畢青多少有些失望,也許隻是渭江城的一個分市,整個坊市就隻有一條街道而已,街道呈南北方向,在南端建有大大小小數十棟房屋,這些建築或高或低,有的是樓房,有的則隻是小屋而已,甚是參差不齊。有一小半店鋪是青武國的幾大商鋪所開,另一大半是一些本地的商團或者一些本地散戶所開。但幾乎所有店鋪經營的都是草藥,獸皮這些卿武山裏的山貨。
當然在坊市的另一頭也有一個區域給留給那些臨時擺攤的散人,隻要給坊市的市吏一些銀兩,便可以在這些空地上擺一天的攤,很多覺得店鋪價格不公平的獵戶和巡山人也會選擇在這裏自己擺個攤試試運氣。
畢青這次帶來的是一些自己以前處理好的一些珍品,但他對自己去擺攤可沒什麼興趣,這時候他覺得還是低調一些比較好,所以還是決定去選擇一家還不錯的店鋪來出手,以期能賣一個好的價錢。
“百草堂”
“臥虎樓”
“奇物行”
畢青並未莽撞的隨意找家店鋪就走進去,而是沿著街道慢慢的溜達了起來,把這些店鋪的名字和規模有心的記住後,很快,他就選定了目標,是一家名叫聚名閣的店鋪,這家店無論招牌還是所占的位置,都明顯是這條街最大的一家。打定主意的畢青也沒有猶豫,便直接走進了聚名閣。
一進其內,畢青拉低了自己鬥笠,用餘光掃了一遍店鋪內的情景。
店內的大廳很大,足以容納數十人還讓人不覺得擁擠。用不知名的黃木打造的櫃台足有十來米長。櫃台內還有五六名穿著青衫侍從模樣的人在忙碌。櫃台內的架子上擺滿了許多五花八門的東西,從各式各樣的枝木到各種已經製好的皮草全部應有盡有。
就在這時,一名青衫侍從模樣的人走了過來,打量了會畢青的模樣,皺著眉地說道:“有什麼要賣的去後堂,那邊有專人收購你們的東西,別在大堂待著。”
“好的,我這就過去,不過,你先看看這東西你們店裏收不收?”畢青隔著鬥笠並沒因為對方的言語而生氣,隻是反手從竹筐裏摸出了一件包裹,這件包裹大約三四十公分長,被人精心地油紙包好,並用麻繩細心的纏好。
青衣侍從聽聞此言微微一怔,順手接過包裹,一邊拆一邊輕蔑看了看畢青。但打開包裹看到包裹內的事物後青衣侍從顯然吃了一驚,又檢查了兩番後對畢青的態度顯然不一樣了起來。
“收,當然收!這樣,您先隨小的去後堂坐會喝口茶,小的眼拙,這就去請眼師鑒定一番。”青衣侍從對著畢青做了個請狀,又回頭對櫃台後的另一名侍者說道:“你帶這位客人去後堂坐會,泡壺好茶,我去請眼師。”
畢青似乎早就料到侍者的變化,不置可否,隻是對他擺了擺手,表示其可以隨意。然後又隨另一個侍者從側門進入了後堂的一個雅室,坐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