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問。何因所化之人。能於空中。安布床位。隨意而臥。答能化自在。所化亦然。故於空中布設床位。由此因故。空中能臥。
此如是等。餘諸神通功力化事。如其所說隨意。應知。
因施設門第十四
問曰。有何分量。知天降雨。答有八種雲。彼第一雲。高一由旬半。第二雲。高五俱盧舍。第三雲。高一由旬量。第四雲。高三俱盧舍第五雲。高半由旬量。第六雲。高一俱盧舍。第七雲。高半俱盧舍。第八雲。高俱盧舍中四分之一。諸雲住已。天雨不雨。其複不定。
又問。何因劫初時人。乘雲高起一由旬半。一切地中。而悉降雨。答劫初時人。具大威德。彼大力龍。而悉尊仰故。能乘雲高由旬半。一切地中。而悉降雨。今時人者。威德減少。大力勢龍。不生尊仰。是故今時乘雲。能起半俱盧舍。天中降雨。由此因故。其事如是。
又問。何因或時天中不降其雨。答有八種因。天不降雨。何等為八。
一者合降雨時。電光閃爍。大雲振吼。四方冷風。飄揚吹鼓。占候之人。不能明了。但自說言。天將降雨。或複大地火界增勇。即以此緣。天雨隱息。如是乃名第一種因。天不降雨。
二者合降雨時。電光閃爍。大雲振吼四方冷風。飄揚吹鼓占候之人。不能明了。但自說言。天將降雨。或複空中猛風吹鼓。乃使其雨墮彼遼迥。曠野空舍如是。乃名第二種因天不降雨。
三者合降雨。時電光閃爍。大雲振吼。四方冷風。飄揚吹鼓。占候之人。不能明了。但自說言。天將降雨。或複羅睺阿修羅王。二手執障使雨墮於大海之中。如是乃名第三種因天不降雨。
四者合降雨時。電光閃爍。大雲振吼。四方冷風。飄揚吹鼓。占候之人。不能明了。但自說言。天將降雨。或複行雨。天官迷醉放逸。以放逸故。不能降雨。如是乃名第四種因天不降雨。
五者合降雨時。電光閃爍。大雲振吼。四方冷風。飄揚吹鼓。占候之人。不能明了。但自說言。天將降雨。或複人民多行非法險惡之行。以行非法險惡行故。天不降雨。如是乃名第五種因天不降雨。
六者合降雨時。或有神通天子。以彼神通威力。隨雨分量。而悉製止。如是乃名第六種因天不降雨。
七者以其人民業障法合如是。於此界中。天不降雨。如是乃名第七種因天不降雨。
八者或複愆雨澤時。精實祈求。以彼神通威力天子製而不降。如是乃名第八種因天不降雨。
又問。何因能使上天依時降雨。答有八種因。能降天雨。何等為八。
一者龍威力故。天即降雨。二者夜叉威力故。天即降雨。三者鳩盤茶威力故。天即降雨。四者天威力故。天即降雨。五者人威力故。天即降雨。六者神通力故。天即降雨。七者法合依時。而自降雨。八者精實祈求。天即降雨。
又問。何因盛夏熱時。及雨際時。廣多天雨。答彼二時者。諸龍歡喜。以為節令。自空騰躍。適悅而來。龍喜悅故。於彼二時多降天雨。或複民行正法。修營善業。善力所資。自然二時多降天雨。
又問。何因天降雨時。結而成渧。答二方猛風。吹歸一聚。故降澍時。結以成渧。或複人造惡業。惡力所資。非人動亂。如斯相者。大無義利。由此因故。其事如是。
又問。何因大雨之中。而有其雹。答二方冷風。吹雨一聚。成渧墮地。地複堅硬。下風所吹。或時作雪。或作猛雨。由此因故其事如是。
又問。何因有電光出。答二方猛惡熱風所吹。二風相擊。故有電光。自風而出。由此因故。其事如是。
又問。何因雨中有其霹靂振舉。答謂。以下方有大猛火。色狀熾炎。即火界增勇。火增勇故。即風增勇。風增勇故。有水來去。由此因故。其事如是。
又問。何因雲有青色。答謂。以水界流潤性故。
又問。何因有黃有赤。答謂。以火界溫燥性故。
又問。何因有其白色。答謂。以諸界和合性故。由此應知雲相有其青黃赤白。
又問。何因世間諸味。有其苦醋及辛鹹淡。答謂以諸界互違害故。由此因故。其事如是。
又問。何因有其甘味。答謂。以諸界和合性故。由此因故。其事如是。
又問。何因世諸物中。有其粗重及堅硬者。答謂。以地界堅強性增。
又問。何因有其軟滑及調適者。答謂。以水界流潤性增。由此因故。其事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