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車間民主管理(二)(1 / 3)

權利與義務相一致的原則

職工民主管理應貫徹權利與義務相一致的原則。既要通過各種形式保證職工行使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力,保護與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防止和反對官僚主義損害職工合法權益的現象;又要激發廣大職工的主人翁精神,人人關心企業改革,個個重視企業經濟效益,為企業和車間的興旺獻計獻策,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三、如何加強車間民主管理

職工民主管理的中心,是要真正讓職工群眾當家作主。當家就要管家,管家還要會管。要實現和加強職工民主管理,不僅要把管理企業、管理車間的權力真正交給職工群眾,還要不斷提高職工群眾管理企業的能力。提高職工群眾管理企業的能力,需要做好三個方麵的工作。

提高職工群眾的思想政治素質要采取有效辦法努力提高職工群眾民主管理企業的政治思想素質和政策水平,既提高職工群眾的主人翁責任感,使他們牢固樹立主人翁精神,並在企業及車間的管理中充分發揚

主人翁精神,真正做到“想主人的事,說主人的話,做主人的事”。

要堅持對職工群眾進行工人階級的曆史地位與責任的教育,使他們明確認識到,管好、辦好社會主義企業是每個職工的崇高責任和義務。通過各種健全民主生活的實踐,使他們進一步從實際生活中切實感到自己確實是企業的主人。

讓職工群眾尤其是職工代表了解並懂得關於職工民主管理方麵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學習並領會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的論述,一定要把社會主義民主同資產階級民主、個人主義民主嚴格地區別開來,一定要懂得把民主和集中、民主和法製、民主和紀律、民主和黨的領導結合起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還要懂得在社會主義製度下,個人利益要服從集體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暫時利益服從長遠利益的道理。

在行使各項民主管理的具體職權時,要懂得並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例如,民主評議、民主選舉領導幹部時,要懂得黨的幹部政策;在進行工資和獎金分配、集體福利資金分配等問題時,要懂得並貫徹執行國家的勞動工資政策和各項新規定等等。

提高職工群眾的管理能力

隻有管好企業的願望,沒有一定的業務素質,車間職工民主管理是難於實現的。現代化的生產管理是一門科學,它與其它科學一樣有其內在的規律。要組織職工群眾學習和不斷提高文化、科學、技術及企業管理的知識水平,充分發揮職工群眾的聰明才智,學會根據發供電企業的生產特點和客觀經濟規律的要求,不斷提高管理能力。同時還要學習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與法規製度,不斷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隻有這樣,才有可能管好企業。

要讓職工群眾在實踐中提高民主管理水平

要采取多種多樣的民主管理形式,為更多的職工群眾提供經常性的管理企業的機會,並及時總結經驗,表彰積極分子,鼓舞職工當家作主的熱情。對職工群眾在管理活動中出現的缺點和偏差,不應過多指責而要耐心引導,誠懇幫助。

如何加強車間民主管理,應當說是一個新課題。各發供電企業對車間的民主管理進行了多方探索,其形式有:

民主選舉車間主任、班組長、車間工會主席,開展好日常工作。

車間定期召開行政工作審議會。

建立職工智囊團。

進行職工代表小組質詢,行使職工代表小組檢查監督的權利。

定期講評幹部。

建立職工代表負責征集若幹個職工意見的製度。開展職工代表培訓自檢活動。開展民主管理大家談活動。建立職工代表小組活動日製度。)建立“工人巡視員"製度(三個月輪換、任內檢查、監督行政工作)。

把社會主義民主貫徹到企業職工民主管理中去,關鍵在於建立一套民主管理的程序,隻有使職工民主管理走向規範化和製度化,才能保證職工民主權利的實現。我們應不斷總結經驗,使車間民主管理得到充實和提高。

第三節車間的班組管理

一、班組的性質、地位和作用

班組是為適應企業內部的勞動分工與協作需要而劃分的一種基本作業單位,是企業最基層的生產單位和管理單位。它既是企業分級管理不可缺少的最基層單位,又是整個生產流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班組是企業最活躍的“細胞”,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企業要實現安全、優質、低耗、高效、增強活力,進行“兩個文明”建設,都要通過班組去實現。車間的班組管理搞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車間和企業的管理水平,對企業整個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班組在企業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班組是企業組織生產活幼的基本作業單位生產力的三要素,即勞動者、勞動手段和勞動對象。勞動者每時每刻都工作在班組,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與創造性,離不開班組機器設備和工具由班組直接管理和使用,日常維護、保養靠班組進行,充分發揮設備的作用,挖掘潛力,離不開班組;原料、材料和燃料等由班組掌握和使用,做到節約原材料和燃料、降低消耗,仍然離不開班組。隻有所有班組都做到按質、按量、按時完成生產任務,實現安全、優質、高產、低耗,企業全麵、均衡地完成生產經營計劃才有堅實的基礎和可靠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