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憶聞一多(2)(3 / 3)

聞一多作品精選

五四斷想

舊的悠悠死去,新的悠悠生出,不慌不忙,一個跟—個,——這是演化。

新的已經來到,舊的還不肯去,新的急了,把舊的擠掉,——這是革命。

擠是發展受到阻礙時必然的現象,而新的必然是發展的,能發展的必然是新的,所以青年永遠是革命的,革命永遠是青年的。

新的日日壯健著(量的增長),舊的日日衰老著(量的減耗),壯健的擠著衰老的,沒有擠不掉的。所以革命永遠是成功的。

革命成功了,新的變成舊的,又一批新的上來了。舊的停下來攔住去路,說:“我是趕過路程來的,我的血汗不能白流,我該歇下來舒服舒服。”新的說:“你的舒服就是我的痛苦,你耽誤了我的路程,”又把它擠掉……如此,武戲接二連三的演下去,於是革命似乎永遠“尚未成功”。

讓曾經新過來的舊的,不要隻珍惜自己的過去,多多體念別人的將來,自己腰酸腿痛,拖不動了,就趕緊讓。“功成身退”,不正是光榮嗎?“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這也是古訓啊!

其實青年並非永遠是革命的,“青年永遠是革命的”這定理,隻在“老年永遠是不肯讓路的”這前提下才能成立。

革命也不能永遠“尚未成功”。幾時舊的知趣了,到時就功成身退,不致阻礙了新的發展,革命便成功了。

舊的悠悠退去,新的悠悠上來,一個跟—個,不慌不忙,那天曆史走上了演化的常軌,就不再需要變態的革命了。

但目前,我們還要用“擠”來爭取“悠悠”,用革命來爭取演化。“悠悠”是目的,“擠”是達到目的的手段。

於是又想到變與亂的問題。變是悠悠的演化,亂是擠來擠去的革命。若要不亂擠,就隻得悠悠的變。若是該變而不變,那隻有擠得你變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古訓也發揮了變的原理。

紅燭

“蠟炬成灰淚始幹”——李商隱

紅燭啊!這樣紅的燭!

詩人啊吐出你的心來比比,

可是一般顏色?紅燭啊!

是誰製的蠟——給你軀體?是誰點的火——點著靈魂?

為何更須燒蠟成灰,然後才放光出?

一誤再誤;矛盾!衝突!

紅燭啊!不誤,不誤!

原是要“燒”出你的光來——這正是自然的方法。

紅燭啊!既製了,便燒著!

燒吧!燒吧!燒破世人的夢,燒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們的靈魂,也搗破他們的監獄!

紅燭啊!

你心火發光之期,正是淚流開始之日。

紅燭啊!

匠人造了你,原是為燒的。

既已燒著,又何苦傷心流淚?

哦!我知道了!是殘風來侵你的光芒,

你燒得不穩時,才著急得流淚!

紅燭啊!

流罷!你怎能不流呢?請將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間,培出慰藉的花兒,結成快樂的果子!

紅燭啊!

你流一滴淚,灰一分心。灰心流淚你的果,創造光明你的因。

紅燭啊!

“莫問收獲,但問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