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老子—道德經
********************************************************************
公元前210年秦帝國阿房宮
皇宮中央一處宮殿,和阿房宮內其它地方待衛叢立,戒備深嚴不同,這個宮殿四周空無一人,僅宮殿外圍大門前站著兩名侍衛,門口圍著10幾名身著各色官服服飾的大臣,靜靜站立,不敢出聲,隻是不時抬頭向大門內深處的宮殿望去。
秦皇贏政即將出巡,臨行前,召見樞要大臣,安排國事。現正在宮殿裏麵單獨召見丞相李斯。其他大臣就在這門口等候。
“皇上,如此安排,臣恐後世史書對皇上不敬哪。”,李斯低頭拱手道,手心全是汗。
“哼!凡夫俗子如何評說,朕何須在意!滅六國何足道哉!焚書、坑儒、毀九鼎,才是朕為天下蒼生做的大事,可是,又有幾人能懂?”
贏政深深看了一眼李斯:“朕讓你安排的事,都辦妥了?”
李斯麵色一疑,“萬事俱備!”
贏政點點頭,揮了揮手,李斯深鞠一躬,告退出去。
公元前210年夏天,秦始皇出巡途中暴斃,隨行的丞相李斯立即封鎖消息。
隨即中府令趙高與李斯合謀,扶秦二世登基。
秦始皇遺體運回鹹陽後,由李斯一手遮天。匆忙下葬。秦始皇書房裏,生前所閱所有書稿及物品,盡數焚毀。
第三年,李斯被腰斬於市。
臨刑前,李斯老淚縱橫,喃喃自語:“皇上,臣先走一步!臣不負重托,”
縱使斷氣,李斯亦雙目圓睜,望向天空,那是月亮的方向。
***************************************************************
1999年7月地球中國湘西
湖南西部,正是下午最熱的時候。一個安靜的小山村,村口幾條土狗無精打采地趴在樹蔭下,張著狗嘴,口水直流。幾位老人也坐在門前的陰涼處,扇著自製的蒲扇,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天打發時間。
離村裏幾十裏遠的一座深山裏,一名少年一手拿著一本書,一手卷成喇叭狀,正焦急地喊著“大牛!大牛!”。
少年叫丁文,今年18歲,在縣一中讀書,剛參加完今年的高考。母親在他初中時就病逝了。大他三歲的姐姐當年就輟學,和他父親一起在廣東打工掙錢供他讀書。奶奶也去世得早,現在家裏就剩他和爺爺兩人在家。
今天他牽著家裏的水牛到村不遠處的山腳下放牛,解開牛繩後,便自顧自地看起了小說,待他看完一章,抬起頭時,卻發現牛不見了。
他已經四處尋找一個多小時了,找遍了山腳,又從山腳順著小路找到了山腰。還是沒有找到這頭名叫“大牛”的水牛。
“大牛!大牛!”,他喊得喉嚨冒煙,嘶啞的聲音都帶著哭腔了。這頭水牛是他們家現在最值錢的財產了。這要是丟了,他都不敢想像爺爺那絕望的眼神。
丁文父親姐姐在廣東的打工收入不高,除了給丁文交學費,還要存錢準備丁文大學的費用,日子過得緊巴巴的。除了過年的時候,父親姐姐會趕回來,平時都是爺兒倆相依為命。
眼看著太陽一點點西沉,天黑前要是找不回,那就真找不回了,神腦山範圍極大,裏麵的深山就是成年人走進去都會迷路。這牛要是走進深山裏頭去,那真是泥牛入海了,也絕沒人敢深入大山去尋找的。
突然,遠處隱隱傳來一聲“哞”的叫聲。丁文大喜,這正是自家大牛的聲音。聽這聲音,是從山腰裏麵傳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