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於一時。長老阿難。被諸梵行大德人輩勸請。令彼奉侍世尊。從爾已來。盡心盡力。意行調適。如來所說。悉皆受持。從如來囗所聞之事。或世間事。或出世事。悉能受持。永不忘失。若有人來谘問所疑。亦悉能令彼心歡喜。以是因緣。世尊集眾。告諸比丘。作如是言。汝諸比丘。於我聲聞弟子之中。多聞利智。侍者之內。阿難比丘。是其人也。時諸比丘。白佛言。世尊。長老阿難。於往昔時。造何善根。藉彼善根。今生釋種大豪姓家。巨富饒財。大有勢力。乃至一切無所乏少。複以何業。今得出家。受具足戒。得諸聖法。若聞世間出世間事。永不忘失。若有諸人來問所疑。亦悉能令彼心歡喜。世尊複記謂諸比丘。若知於我聲聞弟子多聞智慧強記不忘最第一者。此即阿難比丘是也。作是語已。佛告諸比丘。我念往昔。過去世中。久遠之時。還於此處波羅奈城。有王治化。名曰梵德。彼王爾時生於二子。一名喜根。二名婆奴(隋言月)。二子之內。喜根為大。其大子者。本性調善。賢直柔和。多有慈心。畏懼諸罪。厭離愛有。其彼王子。見其城內為諸王事之所逼切。懸官苦惱。殺害無窮。多有係閉。所謂枷鎖杻械囹圄。地牢固禁。斬截手足。割其耳鼻。挑其眼目。既見此事。遂作是念。我之父王。百年已往。我身雲何當治王位。我今知用如此王位。欲作何事。及我身命。亦知何用。所以者何。今見一切諸眾生輩。以種種苦逼切其身。如我今者。不如舍家出家修道。作是念已。詣父母邊。白言。父母。我欲舍家出家修道。
爾時父母。報其子言。汝身是我所愛之子。不離心意。瞻看無厭。我等寧死。不能別汝。我等但使身命存在。終不相放。如是再過。喜根童子。白父母言。父母當知。我今必定舍家出家。唯願父母。哀湣許我。如是數數谘請父母。而彼父母。遂即聽許舍家出家。而告之言。汝是我子如汝所樂。隨汝意也。爾時梵德喜根王子。以其父母許得出家。至於他日。舍家剃發。次第修道。而悟緣覺。能作神通變化之事。放光放水。回天動地。興雲致雨。如是等事。皆悉能辦。彼辟支佛。作如是念。我為何事。而得出家。如是之事。我今已辦。已得己利。所作已辦。我今可往本生之地。憐湣父母諸眷屬故。及餘眾生。令作福田。
爾時喜根辟支世尊。次第遊行。至波羅奈。至彼國已。依住彼城父王梵德庵羅林內。
爾時梵德。傳聞他說。喜根童子。已成大仙。還來於此。住我境界。我今可往至喜根邊。顯現於彼。問訊慰喻。時梵德王。以大勢力。嚴盛威風。示現神德。從城而出。有四兵眾。前後圍繞。
爾時喜根尊者辟支。遙見父來。而作是念。此諸人輩。梵德王等。大有威力。我慢貢高。我若隨宜。在彼前者。梵德王等。必不敬我。作是念已。飛騰虛空。現諸神變。坐臥經行。半身放煙。半身出火。身上放火。身下出水。示現如是種種神通。
時梵德王。諸臣百官。見彼尊者大聖辟支飛騰虛空現諸神變。彼等見已。作如是念。我之童子。雖舍王位今得出家。已成大仙。有大威德。有大神通。其心爾時即大歡喜。踴躍無量。遍滿其體。不能自勝。詣彼喜根辟支佛所。王既漸進。佛複下空。王到其所。歡喜敬仰。時辟支佛。下住地上。即便坐於所敷之座。
爾時梵德。到辟支邊。頂禮佛足。卻住一麵。坐一麵已。時辟支佛。少說諸法。令王歡喜踴躍無量。顯示善事。
爾時大王。從辟支佛。聽聞法已。歡喜踴躍。白辟支言。善哉大仙。今受我請。常住我家。我為尊者。當作伽藍經行房窟四事供養。心所樂者。悉皆辦與。若欲哀湣諸眾生故。村落城邑。欲行乞食。任意所行。我不障礙。辟支佛尊。默然而受父王所請。於時彼王。見彼尊者喜根緣覺默然受請。即辦種種諸供養具。經行房窟。四事供養。悉持施與。自餘須者。一切辦給。
爾時喜根辟支仙人。為欲憐湣諸眾生故。入城乞食。如此之時。即得入城。其月王子。日別至於喜根仙人辟支佛邊。承事供養。於諸法中。心有所疑。時時往問彼辟支佛。其辟支佛。或被婆奴王子所問。默然不答。唯於諸指。出其光炎。爾時婆奴。作如是念。此辟支佛。大有神通。而無才辯。
爾時喜根尊者辟支。告婆奴言。婆奴王子。汝來出家。汝今若其不肯出家。我定知汝命終之後。必墮惡道。若其出家。汝亦應當成就大仙。有大神通。爾時婆奴。詣向父母。白如是言。善哉父母。喜根仙人。今已出家。我今意欲隨出家也。唯願父母。哀湣許我。而彼父母。遂不許可。婆奴王子。猶故數數至彼喜根仙人之所。承事供養。其辟支佛。複數語彼婆奴王子。汝當出家。婆奴王子。複報兄言。父母今日決不聽我舍家事雲何也。
爾時王子婆奴。麵上色相。出現於七日內必當命終。爾時喜根辟支仙人。告婆奴言。汝來婆奴。汝必當須舍家出家。何以故。汝熟相現。於七日內。必當命終。爾時婆奴。至父母邊。白言。父母。唯願放我舍家出家。
爾時喜根辟支世尊。亦即詣向自父母邊。白言。父母。汝等當放婆奴出家。所以者何。其相出現。七日之內。定當命終。以此因緣。父母必當與彼別離。以是定故。寧放出家。在於法內。取於命終。莫令在家取命終也。父母報言。婆奴王子。於七日內。必取命終。與我別者。我今當許舍家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