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塞外逃亡(2 / 3)

各部落都派人向月翔的這個部落來學習,學習各種技術、交易的技巧和辨識礦物、植物。匈奴王又來這視察,與月翔親近,也對月翔非常讚揚,說他為了匈奴的部落做了很多,他欠他一個大人情。劉雲出來,匈奴王也稱讚月翔的妻子很美,劉雲覺得這是好機會,與匈奴王建議可以打下漢朝,說月翔以前是漢朝很有名的武器設計人,也很有謀略,有他的協助打下漢朝不是不可能,現在劉邑的軍隊武器,月翔都了若指掌。匈奴王隻是說會考慮考慮,表麵一點也不在乎。其實月翔也不想真的去打垮漢朝,好像與歷史不太相符,可是他來這裏也從來也去管過歷史,先活下去最重要吧。

一個月後匈奴王又來,把月翔召去,問他是不是真的了解漢王的軍情,月翔說他隻了解漢王的武器和性格,至於兵力,他真的不了解,匈奴王很慎重的問他是真的了解漢王的性格嗎?兵力他大概也知道對方有三十多萬的士兵,月翔點頭,匈奴王說給他一萬軍,看他能做到什麼程度,月翔說他沒帶兵打過杖,策略是可以幫匈奴王謀畫,但是打杖就還是交給別人,匈奴王說若不試試看,就要了他的腦袋。怎麼這時代的王級人物,動不動就要下屬做些自殺的事,不做又要別人腦袋。一萬兵當然是先遣部隊,不了解月翔的能力,匈奴王還是不敢給他大軍。其實這一個月匈奴王攻擊邊關,漢王已經派了三萬兵力過來守護邊關,隻要月翔能用一萬人換一萬人,匈奴王就已經心滿意足了,他可沒天真的認為月翔真的可以打敗這三萬軍,一萬人裏麵有十二個將軍的人物,都覺得要聽命這個弱不驚風的小子,已經非常不滿,但是匈奴王的軍令,也沒人敢不從,月翔一開始派一隊約一千多人在邊關騷擾,但是軍隊一但反擊時,又逃跑了,連作戰都不打,這人根本不會帶兵,就這樣一個月後,軍隊某些人開始抗議,說他不會打杖就不要當指揮什麼的,漢軍也有苦不能言,不能撤軍,因為這些匈奴人一直來邊境騷擾,帶來的軍糧已經都秏的差不多了,最後也隻能要百姓支援軍糧,這也是應該的,他們守衛他們,又過了一個月,百姓也火大了,說他們在這一點用都沒有,還要跟他們分糧,日子已經過很苦了,他們也不是有很多糧食,這隻是個小鎮而已,又過一個月連鎮上的米糧都完全被吃光了,鎮民開始暴亂,這種隻是騷擾又不能直正作戰,就像倉蠅一樣討人厭,月翔也快控製不了自己的軍隊了,大家都渴望戰爭,最近騷擾,邊境的軍隊竟然不理,一連三次都沒有反應,他們大概也煩了,每次就隻是放放火,吵一吵就散去了,但是誰想的到這次來的可不是一、二百人,大概來了一萬多人,而且見人就殺,異常兇猛,三萬多的軍隊已經餓很久了,又麵對小鎮鎮民的抗議,大家搶糧,月翔明確規定不能殺害平民百姓,但是有波及也免不了,月翔教他們一句漢語口號,投降者不殺,要他們一路大喊。這一萬的軍隊最後隻損傷不到一千人就打贏了三萬的軍隊,俘辱了二萬多軍,月翔收繳他們的裝備後,就讓他們離開了,很多將領都抗議說這樣好嗎?他們回去後又變成他們的敵人了,但是月翔說他說放就放,他現在是代表匈奴王,自有他的作戰考量,這次大勝利後,大家也不敢對他說什麼,這次的勝利匈奴王也很吃驚。月翔展現了他無法想像的戰略頭腦,這次那二萬多軍回到王城後,把月翔的軍隊吹的很誇張,說有二十多萬,他們不敵也沒辦法。竟然打贏了還把士兵放回來,敵人的頭腦好像不怎麼好,但是二十幾萬兵,漢王手上有三十萬兵,遲早要和匈奴作戰,既然敵人也不怎麼聰明,就帶著大炮、長槍去一舉殲滅他們吧。

匈奴王聽說漢王要傾全國的軍力來自己一戰,他就召來月翔說給他三十萬的軍隊,有把握打贏嗎?月翔說不用三十萬,還是一萬就行了,匈奴王聽了覺得他瘋了嗎?用一萬的兵打三十萬,那麼容易的話,他早就征服全中國了,但是他之前的戰績實在不容忽視,何況一萬人對他沒什麼,大不了月翔敗了由他來打。三十萬軍漢王集結了很久,光是籌集軍備也將近秏近國庫,一統天下的美夢就要實現,他相信這些強大的武器,不會解決不了這些原始的軍隊吧。

月翔以逸待勞,他也知道大炮的可怕,可是大炮隻有對固定目標才能發揮強大的破壞力,長槍和三連弩弓,上次收繳的備,他們也有。他不會笨的去硬碰硬作戰,所以給他再多的軍隊也沒有大用,還是之前跟他作過戰那些人可靠的多,他們贏過,也相信月翔,小軍隊打戰,靈活是最重要的,軍隊再多也沒用,反而愈多軍隊要秏費愈多兵糧、馬草,還有各種管理上的問題。

之前的邊關小鎮因為三萬多的軍隊跟他們搶糧,玉妃覺得對不起他們,主動提出運米糧給他們救急。還親自押送,趙王也不是很同意,現在是什麼世代,送這些米糧不被搶是奇蹟,何況現在軍糧也是很吃緊的,禁不起玉妃的衷求,趙王終於決定給一百石的糧食給玉妃去運送救急,玉妃真的就穿了輕裝去押糧,隻帶了一百多士兵,簡直是自殺的行為。路上真的有人出來搶糧,大家都快餓死了,有人把糧食送上門當然要搶,玉妃大聲表明自己送糧是要救助邊關的百姓,對方大笑不相信,直到士兵表明玉妃的身份後,沒想到那些強盜竟然說道歉的離開了。原來玉妃在外的名聲太好,大家都相信她。玉妃成功的將米糧運送到了邊關小鎮,月翔聽到這個消息後,開始擔心了,玉妃是他算漏的一步棋,有她在的話,可能他真的會打不過漢王劉邑,如果她一直站在漢王在邊,那民心就在漢王那。也不能派人暗殺她,如果她被暗殺,那百姓會激憤,最後也是會為了她力抗匈奴軍,本來漢王隻有三十萬軍,若連百姓都支持他,猶如百萬大軍,所以他必須要籍漢王的手來解決玉妃才行。宮中有人傳玉妃與月翔有染過,漢王本來不相信,但是三人、五人、十人都在說,他最後把玉妃召來問,是否曾經與月翔有染,玉妃竟說她不想騙他,也不想回答,漢王大怒,說不答的話,就當她是有了,玉妃說漢王要對他怎麼樣都無所謂,希望他能多顧及百姓。漢王真的太火大了,就下令處死玉妃,幾乎全朝的官員都為她求情,連齊妃也為她求情,甚至有百姓知道後,簽了萬人書為玉妃求情,漢王想我隻不過處死個女人,怎麼大家都認為他錯,他可是個大王,如果因此這些人求情就輕易改變立場,他還是不是王呢?還是處死了玉妃。並公告玉妃不貞,一時全城百姓激憤,罵聲不斷,漢王把帶頭的人抓回來斬首,說再有人說這件事,下場一樣,大家都隻能怒而不敢言。玉妃被處死的事傳回月翔那,他真的很難過,玉妃人那麼好,卻非得要逼他用計害死她,等於人是他殺的一樣,他真的很討厭這樣的自己,但是戰爭就是這樣殘忍,不是她死,就是自己打敗。

歷經一年多,漢王的軍隊也集結完了,帶著大隊向塞外出發,途中被很多人伏擊,搶糧、軍隊的人逃亡,什麼都有,大家肚子都餓了,還一直征糧,被搶了糧後,又沿途去搶百姓的糧,軍隊當然比百姓重要的多,人還沒到關外,已經少了近十萬人了,沒軍糧是要怎麼打,強盜愈來愈多,有的甚至死都要與士兵兩敗俱傷,很多小鎮在軍隊都沒到時,人民已經都逃光了,沿途沒辦法補充軍糧,漢王的軍隊逃兵愈來愈多,漢王下令逃兵殺無赦。其實月翔在他們軍隊要來之前就一直宣導漢王的軍隊來了會搶大家的糧食,若想活命就帶糧食,收拾細飲快逃,但是實際也是隻要沒逃的小鎮,最後都避免不了被漢王像土匪一樣的洗劫。到了邊關小鎮,漢王的無敵大王剩不到十五萬人,軍隊折了一大半,還是逃兵不斷,就連將軍都想離開了,每天麵臨大家抱怨吃不飽,真的難過至極。突然又被人伏擊燒了糧倉,簡直雪上加霜。月翔這時軍隊都還沒損一人,漢軍已經折損十五萬了。月翔開始了騷擾戰術,這一萬人已經駕輕就熟了,戲稱餓死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