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媽呀,終於到了,快累死我了!”曉站在禹王亭的門口一邊用手扇風一邊說。
“哈哈,知道累了吧,讓你好好的鍛煉你不聽,活該哦!”楊雨宸在一邊說起了風涼話!結果,“哎喲,輕,輕點,疼啊!”
沒有別的事,曉的大拇指和食指又跑到楊雨宸的胳膊上去了,看著楊雨宸在那裏又蹦又跳的,曉在那裏瞪著雙大眼就說了,“有本事你再說啊,怎麼不說了,恩?”
“不敢了還不行嘛!真是的,出手也不知道輕重,還要往死裏掐啊!也不怕嫁不出去嘍!”楊雨宸在那裏小聲嘟囔著!
“行了,看你那樣呀,不就是掐一下嗎!有什麼大不了的啊,要不你掐過來?”曉笑著走到楊雨宸跟前說到。
一個人影刷的一聲閃了出去,“還是算了吧,這樣子就夠了,再掐下去就沒有完了,都到了,咱們就快點進去吧!”楊雨宸跑的老遠說了!他怕曉再給他來一下子。
“你跑那麼遠幹嗎?”曉裝出一副很疑惑的樣子,“當然進去嘍,我去買票,你等著,今天好好的玩就是了,別的什麼都不需要你做!你聽到了嗎?”
“那好,真好,省了,哈哈!”楊雨宸知道這是姐姐的習慣,就沒有反駁,直接答應下來了,“以後再好好的請姐姐就是了!”
兩人邊鬧邊往裏走,禹王亭內沒有什麼太多的東西,但是建築看起來顯得很古樸,讓楊雨宸心裏竟然升起了那種享受的感覺,遊人不是很多,大多都是本地人到裏麵,也都是一家一夥,象他們倆人這個樣子的還真不是很多!
”
“哎,姐姐,咱們挨著逛逛好吧?環境挺不錯的!”
“行啊,咱們先從邊上轉,到最後到正殿去看,肯定不錯的!正殿就是大禹的雕像,還是比較宏偉的哦!”
“什麼叫比較嘛!看你說的,走吧!”
兩人從東門右手邊開始轉了起來,據說當年大禹治水曆時13年的時間,使千裏沼澤變成糧田。大禹治水經過禹城縣時,為查看水勢,在城西十裏處率百姓聚土成丘,堆成一個“高十仞,廣倍之”的土疙瘩,這就是“具丘”。大約在明代或明代以前,有人在具丘上建築了一個亭子,取名“禹跡”,以此來頌揚禹的功績。禹跡毀壞後,張邑侯在原地修建了一座禹王廟。明朝舉人紹延達曾撰文描述過禹王廟:“大門三楹,中門三楹……則旋題耀日,珠綱懸星……士人過者,穆然思明德之遠……”由此可見,當時禹王廟的規模是很宏偉壯觀的。
兩人邊走邊看介紹,知道了很多,楊還特意問曉“姐你看這還算宏偉吧?嘿嘿!”
曉也被介紹所說的震撼不以,“奇怪啊,怎麼現在看起來變化了不少呢!能怪我說錯嗎!”
……
清朝康熙年間,禹王廟又破落不堪了。甲午年間,禹城知縣曾九皋,答應百姓的請求,“複草創焉,塑像焉,置田數畝,招道人而祝之。”從此以後,“禹王廟”改稱“禹王亭”。
“你過來看看,我說吧,人家已經給重修了嘛!”曉把楊拉過來說了,好象給自己辯解一樣!
“恩,果然是這樣,不錯不錯,好哇好哇!”楊撇著腔說道!
“你什麼聲音!!給我好好的!!”曉裝出很生氣的樣子說了!
“哎呀姐姐,說著玩的嘛,別生氣,生氣會長皺紋,變老了就不好看了哦!”楊打趣道。
果然,曉不再生氣,隻是手又抬了起來,楊一下子蹦了老遠,還衝曉舉手討饒呢!曉看他那樣子撲哧下子笑了!
這時,旁邊有個老漢在那裏看著他們,看著他們走過來,遍說了,“兩個小朋友挺開心的啊,願不願意聽老漢給你們講講這關於禹的故事啊!?”
還沒有等楊雨宸說話呢,曉就跑老漢身邊坐下了,還一個勁的催楊過來!其實楊也想知道大禹的故事,因為他一直從心裏就對大禹很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