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明勁(1 / 2)

“這五行拳中的劈拳,屬金。是身體內萌動的真意即一氣的起落,劈拳練習時上下運用這一氣,有劈物之意,你看我演練一遍”張良說完,開始演練。

“劈拳分四個節,起點式,換掌式,回身式,收式。”

“起點式由我之前教你的三體式開始站好,先將左手往下直落,到小腹處,左手下落時由手掌握成拳,再由臍往上鑽到口,手如同托下頦一樣,再與左足一起同時往前起鑽。。。。”

“換掌式,再出右手與右足齊向前去,右手出時,隨出隨翻,到前手時,右手心朝下。。。。”

“回身式,按以上兩式要領,左右劈拳互換,連打九拳後,回身換式,將左手左足一起扭回,左足與右足成一內八字形,左手挽回在左肋心口邊靠住,右手與右足和身體向後回身,右手鑽至下頦再與右足同時邁步鑽出。。。”

“收式,操練劈拳走到原起點處,左手左足在前,劈拳回身式打出左手左足,仍還於起點三體式為止,惟右足要往前跟步,不可離前足太近。。。”

隨後張良以三體式樁收招,對安晨說道“五行拳中,每一個招式,都有一段口訣,像劈掌的口訣,金生水來水濡金,肺腎兩家本相親;劈開火山通丹灶,鑽出腎水返昆侖”

“當你境界達到,就會明白口訣中的意思”

“好了,按照我剛才的招式,做一遍,我在旁邊幫你糾正”張良說道。

安晨一聽,自行開始憑借記憶開始摸索。第一次做錯了幾個地方,經過張良的指正,越做越標準,隨後慢慢進入了狀態。

安姐那邊,此時張良與王婼玲正在整理搬運過來的器材,而安姐紮著馬步,向前伸著手,不知疲憊的對著眼前,用繩子掛著的木板出拳,換拳。

這一種出拳方法是詠春拳中第一套拳法“小念頭”,又稱為詠春拳中的代表套路,而安姐此時練的是小念頭中的日字拳。

練習此拳時必須做到全身放鬆,意念集中,摒除雜念,舌頂上齶,呼吸自然,提肛、收臀,兩腳始終保持原地不動,出手時運用巧力,力輕意重,緩緩地練習,從頭至尾八分鍾,方可收功。

能夠持之以恒地練下去,習者會覺得精力充沛,勁略大增,功力深厚無比。

在小念頭中,分為十一種掌式。兩腳並攏站立,雙膝向左右微開,雙腳掌外側緊鉗於地,兩腳掌著地。當兩膝微開後,收提臀部,環跳凹陷,沉腰,這種叫拍腳鉗陽。

隨後需要以剛才的動作之上,兩手自然下垂,雙掌心朝向大腿兩側並貼褲縫,雙拇指向前上緊扣,四指並攏,兩手促勁。

雙腳掌外側著地緊鉗,雙腳跟離地向後左右移開成八字形。然後,雙腳前腳掌向左右移開,成反八字形。

雙腳跟半步呈“11”字形,最後為二步半,再開膝沉腰,臀部緊收,沉肩,會陰上提(提肛),氣沉丹田,上身挺立

再依上勢,用肩肘腕轉動雙臂往外攤,成半陰陽仰掌,拇指緊扣。

用肩、肘、腕行肘底勁,提抽成將台掌,掌心朝上,上行到無法再上時止,雙肘內收。

掌心朝內,雙臂交叉,左上右下,雙臂貼肋行虎口勁往左右下插。

這種姿勢可以化解對方用腳踢向下腹部時,插指掌即可變為雙拳,配合退馬或進馬,擋格對方來腳。

之後的掌式,為胸前抱掌,將台守掌,左日字拳,十字擺指,右日字拳。

而安姐此時正練左右日字拳與十字擺指,想必之前的掌式都練習過了。

時間飛速流過,中午十二點的時候,此時在空地上練習劈拳的安晨,已汗流浹背,但神采奕奕,手掌每劈一次,如斧頭般,沉穩有力,有力劈華山之氣勢,力由腳跟生,勁力,由下身筋骨傳遞到上身,再以腰蓄力,傳到劈出的手掌,造成了剛才的現象。

“恩,不錯,已經把剛勁練的差不多了,但你的拳中缺少柔勁,你要記住,太剛易折,要記得剛柔並進,才是之後所需要達到的境界。好了今天就到這吧,我們回去”張良說道。

“好的”安晨收式,擦了擦額頭上的汗說道。

收拾好東西,一群人往山下走去。

“阿良,我覺得這山頂光禿禿的,不如在上麵蓋棟兩層的樓房,不然突然下雨的話,也沒地方躲,還有這路,也修一下吧”王婼玲建議道。

“山是我暫借的,我怕。。”張良遲疑的說道。

“這沒問題,包在我身上”王婼玲自信的說道。

“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