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詞的節奏單位
詞的節奏單位與詩的節奏單位有兩點不同:第一,枟詩經枠四言句式中雙音頓的位置,枟楚辭枠和五七言詩中雙音頓和單音頓的位置,都是固定的,詞中的雙音頓和單音頓的位置卻不一定是固定的。詞中五七言詩句式的單音頓在句尾,雙音頓在句首和句中,是固定的。但詞中有些五七言句式並不是五七言詩句式,其單音頓不在句尾而在句首,雙音頓卻在句尾。如:
漸/霜風/淒緊
———柳永枟八聲甘州枠
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枟鵲橋仙枠
詞中的四言詩、六言詩句式全由雙音頓組成,沒有單音頓。但有些四言、六言句式並不是四言詩、六言詩句式,它們可以有單音頓,這單音頓既可以在句首,也可以在句尾。如:
封/狼居胥
———辛棄疾枟永遇樂枠
以手/推鬆/曰:/去!
———辛棄疾枟西江月枠
前例中單音頓在句首,後例中單音頓在句中和句尾。
第二,以往詩體的主要句式中隻有雙音頓和單音頓,沒有三音頓。詞的句式中卻有三音頓。詞的三音頓分三種情況。一種是三音的名詞,主要是人名、地名。人名如:
孫仲謀/處
———辛棄疾枟永遇樂枠
地名如上文“封/狼居胥”一句中的第二音頓,又如:
太液池/猶在
———王沂孫枟眉嫵枠
另一種情況是由語助詞、介詞、連詞和感歎詞等虛詞與前後的雙音詞或雙音詞組構成的三音頓,這包括許多口語化的三音頓。如:
好好地,/惡了/十來日!/恰而今/較些不?
———秦觀枟品令枠
再一種情況是詞所獨有的三字領,如: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柳永枟雨霖鈴枠
還有如“更能消”、“最無端”等。
二 曲的節奏單位
在曲譜定格的字句中,曲的節奏單位與詞的節奏單位相似。文人小令很少加襯字,所以其節奏單位一般為雙音頓和單音頓,它們在句中的位置也是不固定的。
曲的節奏單位的特殊點,在於曲句可以有襯字,因而其節奏單位擴大了,常常出現三音頓。因襯字而構成的三音頓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襯字和本字一起構成三音頓,另一種是單純由襯字構成三音頓。如(著重號標出的是襯字):
秋蟬兒/噪罷/寒蛩兒/叫,淅零零/細雨/打巴/蕉。
———關漢卿枟雙調· 大德歌枠
第一句中的兩個三音頓是由襯字和本字共同構成的,第二句中的三音頓單獨由襯字構成。襯字是由於樂調的需要而增加的不大重要的字,歌唱時輕輕帶過,在誦讀中也不宜強調。
此外,有的散曲由於口語化,不但三音頓多了,同時單音頓也多了。例如:
見/一個人/手撐著/椽做的/門,高聲的/叫/“請請”,道/“遲來的/滿了/無處/停坐”。
———杜仁傑 套曲 枟般涉調· 耍孩兒枠
曲中還有少數四音頓。如:
近來時/買得匹/蒲梢騎,氣命兒般/看承/愛惜。
———馬致遠枟般涉調· 耍孩兒枠
詞和曲的節奏單位之所以有上述特點,有語言方麵的原因。宋、元以來逐漸形成了不同於隋、唐的語言體係,加之運用口語(尤其是在曲中),詞和曲的節奏單位的音數便擴大了,在句式中的位置也較靈活了。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音樂的作用。就樂曲與歌辭的關係說,詞和曲都是依聲填詞,歌辭的語言形式從屬於樂曲,隨樂曲的需要而變化,加之詞和曲的曲調比以往的音樂曲調更複雜多變,詞和曲在語言上的節奏單位就不隻局限於雙音頓和單音頓,它們在句式中也不處於固定的位置。
詞和曲的節奏單位在有三音頓和不同音數的音頓在句式中位置不固定這兩點上,可以看成在向新詩節奏單位過渡,因為後者就多三音頓,不同音數的音頓在句式中也是不固定的。
第三節 詞和曲的句式
一 詞的句式的特點
詞的句式的特點有四點:參差不齊、一句多式、領字作用和相對靈活。
(一)參差不齊
隻有很少詞牌的句式是齊言的,如枟生查子枠等的句式與五言詩的句式相同,枟木蘭花枠等的句式與七言詩的句式相同。其餘大多數詞牌的句式都參差不齊,與雜言詩句式類似。但與後者還是有兩點不同。一是詞的長短句是定格,而雜言詩的長短句不是固定的。二是詞的句式多樣,從一字句至十一字句都有,其中常用的不但有五七言句式,還有四六言句式,此外二言、三言、八言等句式也常用,所以句式的長短變化大,與齊言的五七言詩形式全然不同;而雜言詩的長短句雖然種類也多,但一般以五七言句式為主而兼用其他句式,所以相對說來句式的變化較少,並且在格調上較接近五七言詩。
(二)一句多式
以往詩體的主要句式都是一句一式,詞卻可以一句多式。以下就較常用的句式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