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兒童驚厥(1 / 2)

兒科危重症學(pediatric critical care medicine)是一門跨學科的兒科學科。我國從80年代陸續建立兒童危重症監護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和新生兒監護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PICU和NICU提供24小時特殊的醫療環境、設備和各類專業醫務人員組成的綜合醫療隊伍,並監護、診斷和治療急危重症患兒。

驚厥(convulsion)是指由於神經細胞異常放電引起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發生不自主強直性或陣攣性收縮,常伴輕重不等的意識障礙。驚厥是兒科臨床常見急症,兒童期發病率為4%~6%,較成人高10~15倍。年齡愈小,發病率愈高。驚厥的原發疾病和並發症可能導致兒童死亡。

【病因】

1.感染性病因

(1) 顱內感染:細菌、病毒、寄生蟲、真菌引起的腦膜炎和腦炎。

(2) 顱外感染:非顱內感染性疾病引起的驚厥發作。

(3)熱性驚厥:是兒科最常見的急性驚厥。

(4) 感染中毒性腦病:大多並發於敗血症、重症肺炎、細菌性痢疾、百日咳等嚴重細菌性感染疾病。

2.非感染性病因

(1) 顱內疾病:各型癲癇、顱內占位病變、顱腦損傷與出血、顱腦發育異常、腦積水。

(2) 顱外疾病:缺氧缺血性腦病、水及電解質紊亂(如重度脫水、水中毒、低血鈣、低血鎂、低血鈉、高血鈉)、藥物或毒物中毒、全身性疾病(低血糖、尿毒症等)、遺傳代謝性疾病(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及肝腎衰竭及Reye綜合征。

【發病機製】驚厥是一種暫時性神經係統功能紊亂。因嬰幼兒大腦皮質發育尚未完善,神經髓鞘未完全形成,故大腦皮質易由於各種刺激而形成強烈興奮灶並迅速泛化,如腦缺血、缺氧、缺糖、炎症、水腫、壞死、中毒、變性等,導致神經細胞突然異常反複放電而引起驚厥。

【臨床表現】

1.典型驚厥驚厥為突然發作,意識喪失,雙眼凝視,斜視或上翻,口吐白沫、牙關緊閉,頭向後仰,麵部及四肢肌肉呈強直性或陣攣性收縮,麵色青紫,部分患兒有大小便失禁。驚厥持續時間為數秒至數分或更長,發作停止後多入睡。驚厥典型表現常見於癲癇大發作。

2.不典型驚厥多見於新生兒或小嬰兒,可出現呼吸暫停、反複眼瞼抖動或頻繁眨眼、流涎、出汗、口角抽動等不典型症狀。

3.驚厥持續狀態(statural convulsivus)是指驚厥持續30分鍾以上或兩次發作間歇期意識不能完全恢複者。驚厥持續狀態為驚厥危重型,多見於癲癇大發作、破傷風、嚴重顱內感染、代謝紊亂、腦瘤等。往往導致腦水腫,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

4.熱性驚厥(febrile seizures,FS)是小兒時期最常見驚厥性疾病,首次發作年齡多為生後6個月至3歲間,絕大多數5歲後不再發作。男孩稍多於女孩。與發熱性疾病中體溫驟然升高有關。分單純性熱性驚厥和複雜性熱性驚厥兩型。

(1) 單純性熱性驚厥(又稱典型熱性驚厥):為全身強直陣攣性發作,持續數秒至10分鍾,可伴有發作後短暫嗜睡。發作後,除原發病的表現外,一切如常,不留任何神經係統的體征。在一次發熱疾病過程中,大多隻有一次,僅半數患兒在以後的發熱時會再次發作。

(2) 複雜性熱性驚厥:驚厥形式呈部分性發作,發作後有暫時性麻痹,驚厥發作持續15分鍾以上;24小時以內反複多次發作≥5次;初次發作年齡小於6個月或大於6歲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