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中國的英雄年,也是重慶的英雄年。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第八天,我奉命去重災區北川、都江堰采訪,在那生死營救的第一線,我看見了來自重慶的部隊戰士、武警官兵。作為一支在抗震救災戰鬥中建立了赫赫戰功的主力軍,他們是重慶的英雄,也是中國的英雄。
發生在2008年年初的冰雪災害,同樣鋪天蓋地,同樣突如其來。就重慶而言,受災範圍之廣,受損程度之重,搶險難度之大,安全風險控製之難,在這個城市的電力發展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麵對災情,重慶電力人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保交通、保供電、保民生”的部署,在重慶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領導下,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武警官兵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下,重慶電力人舉全公司之力,打響了抗冰搶險恢複重建的大會戰。
雖然我無緣到那場大會戰的第一線采訪,但是我有幸讀到了這些來自第一線的報告。老實說,在讀到這些報告之前,關於抗冰搶險,我所知道的從來沒有如此多,如此細,如此真實與生動,而且,在我的閱讀範圍內,作為非文學作品,我所感受到的也從來沒有這般強烈,這般激動,這般感人肺腑與催人淚下。
比如說,渝能建設集團電網檢修公司的報告是這樣寫的:“海拔1400米,零下6攝氏度,積雪20公分,持續30天雨雪……如果你認為這組數字聽上去都有些冰冷的話,那麼我們就是在冰冷中,揮灑堅強與炙烈的電力檢修工人!120個睡袋,60頂帳篷,30箱幹糧,12台車……如果你認為這些好似野營裝備的話,那我們就是一支抗冰搶險的野戰軍!搶險水湖線,除冰涪武線,排危黔酉東線,會戰張長線……如果把每一條線都看做是一個戰場的話,那我們就是在這場電網保衛戰中四麵出擊的突擊隊!110千伏,220千伏,500千伏……如果把這看做是電網五線譜的話,那我們這個集體就是抗冰搶險英雄進行曲中,那跳躍的音符!”
又比如,廣信電力建設有限公司是這樣寫的:“是的,我們不會忘記領命之初,那一雙雙堅定的眼神和那冒著生命危險在荊棘中穿梭的身影;不會忘記那一幕幕幹勁衝天,浴‘雪’奮戰,與魔鬼天氣進行殊死搏鬥,卻百味雜陳的感人畫麵;不會忘記除夕之夜困在深溝,想家、想親人的牽腸思戀……是的,不會忘記,廣信人更不會忘記,那個曾經為榮譽和責任而殊死戰鬥過,叫做車盤山的地方!電力精神,一種不朽的傳奇,願它戰天鬥地的浩然正氣穿越時空,綿延傳遞……”
我承認,作為作家,我寫不出這樣的文字。道理很簡單,這樣的文字是用汗水、淚水乃至鮮血和生命寫出來的。同時,讓我始所未料的是,這些報告都極富文采,極富感染力,有細微末節,有個性特征,不似文學作品,勝似文學作品,因為它們都擁有文學的第一要素,那就是生活。從這個意義上講,我願意把這些報告看做是重慶文學最新的收獲。並且由此可見,重慶電力人在自己的企業文化中,蘊藏著多麼富饒的資源,而這種資源和英雄行為連在一起的時候,便成了我們這個時代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是的,創造了精神、創造了奇跡的重慶電力人,作為一支在抗冰搶險戰鬥中建立了赫赫戰功的主力軍,你們是重慶的英雄,也是中國的英雄。
吳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