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州大達無業國師上堂。有僧問曰。十二分教。流於此土。得道果者。非止一二。雲何祖師東化。別唱玄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豈得世尊說法。有所未盡。隻如上代諸德高僧。竝學貫九流。洞明三藏。生肇融叡。盡是神異間出。豈得不知佛法遠近。某甲愚昧。願師指示。師曰。諸佛不曾出世。亦無一法與人。但隨病施方。遂有十二分教。如將蜜菓換苦葫蘆。淘汝諸人業根。都無實事。神通變化。盡百千三昧門。化彼天魔外道。福智二嚴。為破執有滯空之見。若不會道。及祖師來意。論什麼生肇融叡。如今天下。解禪解道。如河沙數。說佛說心。有百千萬億。纖塵不去。未免輪迴。思念不亡。盡須沉墜。如斯之類。尚不能自識業果。妄言自利利他。自謂上流。竝他先德。但言觸目無非佛事。舉足皆是道場。原其所習。不如一箇五戒十善凡夫。觀其發言。嫌他三乘十地菩薩。且醍醐上味。為世珍奇。遇斯等人。飜成毒藥。南山尚自不許。呼為大乘學語之流。爭鋒唇舌之間。鼓論不形之事。竝他先德。誠實苦哉。隻如野逸高士。尚解枕石漱流。棄其利祿。亦有安國理民之謀。徵而不赴。況我禪宗途路且別。看他古德道人。得意之後。茅茨石室。向折腳鐺子裏。煑飯喫過。二三十年。名利不幹懷。財寶不為念。大忘人世。隱跡巖叢。君王命而不來。諸侯請而不赴。豈同我輩貪名愛利。汩沒世途。如短販人。有少希求。而忘大果。十地諸賢。豈不通佛理。可不如一箇博地凡夫。實無此理。他說法如雲如雨。猶被佛嗬。雲見性如隔羅縠。隻為情存聖量。見在果因。未能逾越聖情。過諸影跡。先賢古德。碩學高人。博達古今。洞明教網。葢為識學詮文。水乳難辨。不明自理。念靜求真。嗟乎。得人身者。如爪甲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上土。良可傷哉。設有悟理之者。有一知一解。不知是悟中之則。入理之門。便謂永出世利。巡山傍澗。輕忽上流。致使心漏不盡。理地不明。空到老死無成。虗延歲月。且聰明不能敵業。乾慧未免苦輪。假使才竝馬鳴。解齊龍樹。隻是一生兩生。不失人身。根思宿淨。聞之即解。如彼生公。何足為羨。與道全遠。共兄弟論實不論虗。隻這口食身衣。盡是欺賢罔聖。求得將來。他心慧眼觀之。如喫膿血一般。總須償他始得。阿那箇有道果。自然招得他信施來不受者。學般若菩薩。不得自謾。如氷稜上行。似劒刃上走。臨終之時。一毫凡聖情量不盡。纖塵思念未忘。隨念受生。輕重五陰。向驢胎馬腹裏託質。泥犁鑊湯裏煑煠一徧了。從前記持憶想。見解智慧。都盧一時失卻。依前再為螻蟻。從頭又作蚊虻。雖是善因。而遭惡果。且圖什麼兄弟。隻為貪欲鹹性。二十五有。向腳跟下繫著。無成辦之期。祖師觀此土眾生。有大乘根性。唯傳心印。指示迷情。得之者。即不揀凡之與聖。愚之與智。且多虗不如少實。大丈夫兒。如今直下便休歇。頓息萬緣。越生死流。逈出常格。靈光獨照。物累不拘。巍巍堂堂。三界獨步。何必身長丈六。紫磨金輝。頂佩圓光。廣長舌相。若以色見我。是行邪道。設有眷屬莊嚴。不求自得。山河大地。不礙眼光。得大總持。一聞千悟。都不希求一餐之直。汝等諸人。儻不如是。祖師來至此土。非常有損有益。有益者。百千人中。撈漉一箇半箇。堪為法器。有損者。如前已明。從他依三乘教法修行。不妨卻得四果三賢。有修進之分。所以先德雲。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還須償宿債。
評曰。禪宗之弊。當時早已如此。又何恠乎後世。幸賴此老。不惜口業。一一數破。使有誌之士。尚可以明生熟。驗得失。酌損益。審進退。不為世波漂蕩。而喪其法體。則是篇正今日對病之良藥也。敬錄之於此。以為禪學者龜鑑。
大智度論雲。復次一切法性皆空。無所有。汝所瞋因緣。亦皆虗誑。無實事故。而受大罪。如山中有一佛圖。彼中有一別房。房中有鬼。來恐惱道人。故諸道人。皆捨房而去。有一客僧來。維那處分。令住此房。而語之言。此房中。有鬼神。喜惱人。能住中者住。客僧自以持戒力多聞故。言小鬼何所能。我能伏之。即入房住。暮更有一僧。來求住處。維那亦令在此房住。亦語有鬼惱人。其人亦言。小鬼何所能。我當伏之。先入者。閉戶端坐待鬼。後來者。夜暗打門求入。先入者謂為是鬼。不為開戶。後來者。極力打門。在內道人。以力拒之。外者得勝。排門得入。內者打之。外者亦極力熟打。至明旦相見。乃是故舊同學。各相愧謝。眾人雲集。笑而恠之。眾生亦如是。五眾無人無我。空取相致闘諍。若支解在地。但有骨肉。無人無我。是故菩薩。語眾生言。汝莫於根本空中。闘諍作罪。闘諍故。人身尚不可得。何況值佛。
評曰。眾生三毒。日用現行。過失甚重。而嗔毒之過失尤重。葢由不達前境本空。乃於自心中。妄興對待。以對待故。鼓忿恨風。吹心識火。自他善根。互相焚燬。以正眼觀之。政如二比丘。閉門推門。極力打鬼。修道人。當逆境擊心。恚覺勃發時。能入此觀。則直下釋然。氷消瓦解。亦如二比丘。天明相見。自當撫掌一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