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哲洋聽到這裏感到很意外,李旭接著說:“當時你嶽父也受了很嚴重的傷。對於這次事故的發生,說法眾多,有說是因為這個科研項目根本就沒完成,唐院長無法麵對大眾的質疑,故意製造的事端;有說是因為這個科研項目研究出了違反人類自然發展規律的******發現,所以人為地製造了這起事故,總之是眾說紛紜。自從這次事故後,唐院長也調離了崗位,自己也承擔了責任,從軍事研究院調入現在我們工作的科研院當副院長。自這次事故後的十餘年,唐院長是再沒來過這裏,無論是學術研討,還是每年的交流學習。”
“或許這次事故對他打擊太大”落哲洋小聲地說到。
“這是肯定的,但這次在軍事研究院見到唐院長就感到意外了”李旭。
“你是怎麼知道這些的”落哲洋問道:“難道這些是他跟你說的?在那個時間,你應該還在上小學吧?”
“他當然不會說,這些是保密的,但還是有那麼些人知情人,我是從這些人的口中得知的”李旭。
“我發現你還是個搞情報的天才,不過這些信息的可靠性就讓人懷疑了”落哲洋。
“大致是不會錯的”李旭。
“沒想到他過去經曆過這麼坎坷的事情,時間總會衝淡過去痛苦的記憶”曉說完歎了口氣。
李旭勉為其難的笑了笑道:“也許吧!”
真正的藍機構
落哲洋心中的李旭幾乎是無所不知的,不光是他學識淵博,而且對一些人和事是知根知底。落哲洋不知道李旭給自己述說唐院長的過去用意何在,而李旭對曉也故意隱瞞了一些事情,就是這麼一個組織,代號:藍機構。
唐院長在擔任軍事科學研究院院長時非常年輕,他想有一番作為,於是決定組建一支專門攻克先進技術的科學團隊。他向上級打了報告:為了改變我們落後的科技,強國強軍,鞏固國防、保衛人民。我申請組建一支團隊,招募全國頂尖的科研人才,共同開發研究尖端科技.......。當時這項計劃得到了上級的大力支持。唐院長在經過一年多的精心組織後終於成立了由48人組成的團隊,代號:藍機構。機構負責人就是唐院長。
之後“藍機構”再沒有正式的接收過人。“藍機構”成立後決定研發的第一個項目就是人體傳感技術,研發這項技術被稱為“A計劃”,這項研發項目在當時的科學界遭受到很大的質疑。其實“A計劃”裏麵還有一項條款,就是研發人的記憶移植,這項條款是隱秘條款,沒有對外公布。這項條款隻有政府高層及唐院長少數人知道。
“A計劃”項目研發過程是艱辛的,當時在認識的局限性下,“藍機構”一步一步摸索著。開始,他們是對小白鼠、猴子進行實驗。就這樣幾年過去了,“藍機構”沒有什麼突破性的進展。於是“藍機構”組織召開了一次秘密會議,會議決定用活人做實驗。當時這項決定遭到機構很多成員的反對,這是嚴重違反人道主義的。機構內有一半追求功名的人是支持的,也有一半人是反對的。但為了科學,唐院長決定采取這項決定,收購將要執行死刑的犯人,把這些人當做試驗品進行研究。但死刑犯必定是極少數,加之程序複雜,所以“試驗品”的資源很少。於是唐院長再次決定鋌而走險,組織了一支秘密行動組,深夜到街上抓一些流浪乞討人員,把他們當做試驗品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