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2 / 2)

【科】第四調五事謂調心不沈不浮調身不緩不急調息不澀不滑調眠不節不恣調食不飢不飽。

四調五事調謂調停眠食二事定外調之身心息三就入住出三時調之調身之法如禪門雲夫欲坐者先須安處使久無妨若欲半跏以左壓右牽來近身若欲全跏[跳-兆+必]右壓左寬衣帶周正身勿令坐時更有脫落乃以左手而壓右手置右腳上挺動支節七八許度如按摩法勿曲勿聳正頭正項令鼻對臍不偏邪不低昂身如矴石無令騷動。

次調息者即當開口吐胸中氣自恣而出使百脈處皆隨氣出次當閉口鼻中內清氣如是至三若息已調一度亦足次以脣齒相拄舌向上齶閉眼令斷外光之後次揀息風如前數息觀中已示其息若調易入定故次調心者一則調亂令不越逸二乃調心令不沈浮若心沈時繫念鼻端若心浮時安心向下此名初入調身息心若住禪中其有不調如初入法若欲出定漸漸申舒按摩其身漸漸吐納細細呼吸漸漸放心緣於外境所以三事合而調者三事相依如初受胎煗壽識三即身心息不前不後未曾相離故合調之若眠食二不同時故各為一調今文中雲沈浮等者沈謂沈下浮謂浮上緩謂寬緩急謂急卒息鈍名澀息利名滑節謂苦製恣謂縱恣食少乃飢多則名飽今皆調之故雲不也問棄五蓋中已捨睡眠今何調眠答前為入定是故棄之今在散心所以調之各有其致無相違也。

【科】第五行五法一欲欲離世間一切妄想顛倒欲得一切諸禪定智慧門故。

五行五法文自分五初欲。

【科】二精進堅持禁戒棄於五蓋初中後夜勤行精進故。

二精進。

【科】三念念世間欺誑可輕可賤禪定智慧可重可貴。

三念。

【科】四巧慧籌量世間樂禪定智慧樂得失輕重等。

四巧慧。

【科】五一心念慧分明明見世間可患可惡善識禪定智慧功德可尊可貴。

五一心皆如文可見。

【科】此二十五法為四教前方便故應須具足若無此方便者世間禪定尚不可得豈況出世玅理乎然前明教既漸頓不同方便亦異依何教修行臨時審量耳。

三此二十下結示前方便者遠方便也是則十境名後方便近方便也方便既立即入正修須於此中列示十境以為所觀但文略耳。

【科】次明正修十乘觀法亦四教名同義異今且明圓教餘教例此。

二正修分二初標示言正修者正修玅行非方便也十種之法運載行人遊方至極名十乘也而一一乘竝以玅觀觀於陰心顯於三千三諦之理故雲觀法也三觀十乘以為能觀陰等十境以為所觀此約藥病過德分也三觀能觀三諦所觀此約不思議法說也至下十乘勿迷此矣。

【科】一觀不思議境謂觀一念心具足無減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即此之境即空即假即中更不前後廣大圓滿橫竪自在故法華經雲其車高廣(上根正觀此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