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銘疑竇叢生,揣著滿足疑惑徑直往後村裏走,準備找陳婆婆問個究竟。
陳婆婆說來也算是這個村的傳奇人物,屬於特殊的吃陰陽飯的人,平時人們對她敬而遠之,一旦出事,又都會覺得她不可或缺。
婆婆不姓陳,她丈夫姓陳,沒死的時候,村裏麵的人都叫他丈夫陳三爺,三爺先前是個地主家的少爺,土改之後家道中落,十多歲就出去跑江湖,等到年過半百才落葉歸根。
陳三爺在村裏很有人緣,憑借著大半輩子走南闖北的見識和本事很得大家尊重,尤其是在風水堪輿、走穴葬埋這一塊,在村裏麵可以說是一家獨大,誰家的白事都會請三爺去指點一二。
陳三爺死後,他那些書籍技藝據說都留給了老伴,陳婆婆也算是繼承了三爺的衣缽,所以現在大家遇到一些隱晦的事情之後也都會請陳婆婆看看。
陳婆婆在老伴死後搬到了村後的空曠地方,為了營生,開了家紮花店,由於紙人紮得惟妙惟肖,生意也還不錯。
隔了老遠,曹銘就看見紮花店的各種紙人紙馬在風中衝自己招手。
進了店裏,曹銘說明來意。
陳婆婆拿著竹篾撐著素白紙質童女的身架,念念有詞:
陽人肩上有雙燈,夜行獨身似有神。
陰魂乍叫回頭滅,從此陽魂不得門。
曹銘一呆。
這首打油詩他實在是太熟悉了,其實不僅是他,這片的村子誰都耳熟能
這一帶的人普遍相信這麼個說法:人的身上有三盞陽燈,分別位於頭頂和左右兩肩上,這陽燈在鬼魂的眼裏就是三把火,走夜路的時候切忌回頭看,因為頭轉過的地方就會吹滅肩上一盞燈,那麼鬼魂就會從滅了的燈那邊靠近你的身體,所以鬼魂為了讓你回頭,通常會在身後呼喊你。總得來說就是讓你切記:
半夜聽見有人叫你,千萬別回頭!
曹銘還是有點接受不了:“三胖…真是鬼上身?”
陳婆婆停下手裏的動作,將已經皺成雞皮覆骨般的手搭在曹銘腕處,皺眉道:“娃子,你先莫擔心他三胖,你自己的問題大著哩。”
曹銘心頭一震,強自鎮定,幹笑道:“婆婆亂說,我有什麼問題?”
陳婆婆無聲輕笑,神情像是對待一個妄想瞞住父母而搗蛋的孩子,不過也沒有再往下逼問,自顧自語:
“你麵相的三宮五格在慢慢變化,無跡可尋,雖說皮相是銘娃子,但是早已經脫了原來的命理軌跡。
娃子,以後要牢記這幾個字:獨善其身”
曹銘還想負隅頑抗,不屑的語氣:
“婆婆,你這套路我熟悉得很。總是先說些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的話把人給說迷糊了,然後當頭棒喝,動不動就嚇唬人…”
聽這話,婆婆也不生氣,手裏的竹篾輕輕一轉,將其一端指向曹銘。
正在曹銘不知何意的時候,隻見婆婆手上還沒完成的紙童衝自己詭異地笑了起來。
曹銘嚇出一身冷汗,趕忙揉揉眼睛,可再看的時候,卻發現那眼眉未描的紙人根本是麵無表情。
曹銘如鯁在噎,不知道說什麼好,也不敢再說什麼,失魂落魄而去。
。。。。。。。。。。。。。。。。。。。。。。
ps:謝謝大家在書評區留言,也歡迎大家留言,
感謝創世平台書友們的陪伴推薦和打賞,由衷謝謝你們
也起點平台的papapa,感謝他十個起點幣的打賞,(哈哈,雖然是十起點幣,但是我高興了好長時間),也感謝lin22的關注,還有淡漠的習慣這位大兄弟的推薦票
雖然作者更新量不大(沒辦法,兒子四個月大了,之前一直上學,現在放假當然要多幫媳婦,你們沒聽錯,我已經有孩子了,雖然我還沒畢業,此處捂臉)
但是一直關注著你們的留言和反饋,再次謝謝你們的陪伴